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课题 创新永无止境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本框包括“创新强国”“万众创新”两目内容,本框主要论述“怎么做”的问题,展现我国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国家、社会、企业、个人都应该激发创新活力,为建设创新强国而努力。第一目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注重基础教育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各种创新平台,并给予制度保障。第二目阐述在“双创”时代,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个人要发扬创新精神,企业和个人都应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明确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热爱科学、热爱创新。法治观念:懂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责任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懂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重点 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现状;我国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难点 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结合视频思考:创新的道路有没有尽头?(3分钟)明确:创新的道路没有尽头,创新永无止境。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教师点拨引入课题。 借助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下疑问引入课题。讲授新课 环节一:自主学习:(8分钟)课件展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探究点一:创新强国1.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现状。2.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3.我国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4.教育的重要性。探究点二:万众创新1.我国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创新精神的表现。3.如何对待知识产权?环节二:新课学习(15-20分钟)探究点一:创新强国活动一 思考讨论 结合视频,谈谈我国近些年科技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发言,教师点拨:1.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现状(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材料分析:在全世界100个热点科学研究前沿和49个新兴研究前沿领域中,美国都有核心论文入选,且在其中108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都排名第一;相比之下,中国仅在16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为第一名.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突破基本上有8成来自美国。 综合上海25项指标的全球排名,其中有超过一半(13项)指标未进入全球20强,主要包括: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和重量级科技奖项,超算能力偏弱;创投、众筹等创新活动与金融中心地位不匹配,企业创新成长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有待进一步集聚等问题。讨论: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归纳:1.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现状(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差距(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活动二 自主思考 美国特朗普政府认为,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军备竞赛。虽然这是一场涉及技术,而非常规武器的竞赛,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同样大的威胁。在一个由计算机网络控制着最强有力武器(除核武器以外)的时代,任何主导5G技术的国家,都将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拥有经济、情报和军事上的优势。结合材料思考:5G争夺战,实质是什么竞争?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归纳:2.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2)目前,我国虽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选。(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3)谋未来就要谋创新。活动三 小组讨论材料一:讨论思考:材料一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何启示?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归纳:3.我国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4.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必须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习近平同志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下苦功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摘自《人民日报》)讨论思考: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的话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何启示?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归纳:3.我国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材料三: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91岁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院士和86岁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院士。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5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讨论思考: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归纳:我国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探究点二:万众创新活动一:自主思考结合视频内容,说说我国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学生思考发言,教师点拨归纳:1.我国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个人角度)(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企业角度)(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活动二:小组讨论阅读教材P26-27页探究分享,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2)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你谈谈什么是创新精神?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归纳:2.创新精神的表现(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活动三:情境探究(1)假如你是一名创客,你会有哪些希望和担忧?(比如你开发了一款新的游戏、创作了一本著作、制作了一项发明)(2)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面对他人的知识成果,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并发言,教师点拨归纳:3.如何对待知识产权?(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尊重创造,保护创新。(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活动四 知识拓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如何做?(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归纳:(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4)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5)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6)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等。环节三:课堂小结(2分钟)师:这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得很顺利。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课件展示预习提纲,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自主思考并回答问题。结合材料内容,思考归纳。结合视频内容思考,自主发言。根据材料内容及问题,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自主思考并分享看法。 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材料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归纳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教材,明确知识点。)(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内容,归纳知识点,让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国家实际。)(设计意图: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知识点进行升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设计意图: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切身感受和体会,对知识点把握更加透彻。)(设计意图:把握重要考查点,提升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 1.《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2位,较上一年上升2位,排名连续九年稳步上升。《报告》高度评价中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并强调了政府决策和激励措施对于促进创新的重要性。这说明( D )①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创新型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②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③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创新 ④“中国智造”已具备良好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2."天宫课堂”第二课于2022年3月23日开讲,“太空讲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激发了同学们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这启发我们( B )A.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人人争当优秀航天员B.要学习伟大的航天精神、科学精神,放飞青春梦想C.只要认真学习航空航天知识,就能成就青春梦想D.中国梦的实现只与航天员有关,与我们青少年无关3.材料分析题【上九天揽月建科技强国】 材料一 2021年10月16日00时23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奔向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⑴近些年来,我国科技成就硕果累累,请举出两例。(2)分析“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取得了不起成绩的原因有哪些 (3)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应如何做 (4)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你打算怎样践行中国航天精神 【答案提示】(1)例: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建成;“海水稻"`种植成功;“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带回月壤;“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刷新万米载人深潜新纪录;“九章"量子计算机创造超级计算机最快速度;等等。(2)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等。(3)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等等。(4)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做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等等。 思考、完成练习,分享答案。 (设计意图;幻灯片出示一组选择题,一道材料分析题,围绕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现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点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