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这幅画最主要体现了(▲)
A.人文主义精神 B.一个少妇的形象
C.人们心灵的美好 D.对封建神学的批判
2.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的科学家依次是(▲)
①哥白尼 ②布鲁诺 ③托勒密 ④伽利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①③
3.“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的这句名言突出捍卫了(▲)
A.三权分立 B.人的平等权
C.人的自由权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权
4.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马可·波罗游记》
C.土耳其帝国阻断东西交通 D.宗教情绪
5.14-15世纪,由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历史活动,下列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殖民主义的扩张 ④美国独立战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 ③《独立宣言》的发表
④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 ⑤北美英军投降,独立战争胜利
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②①③⑤④
7.明清时期,中国的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
A.丝绸、茶叶、瓷器 B.丝绸、水稻、瓷器
C.丝绸、茶叶、水稻 D.茶叶、瓷器、水稻
8.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这句话说明了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
A.明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清比较主动,采取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
B.明清统治者大兴土木,使少数民族劳民伤财
C.明代统治者派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
D.清朝统治者派兵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
9.有一次,朱元璋问一个大臣昨天是否喝了酒,请了哪些客人,吃了什么菜?这个大臣老老实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这个故事说明了(▲)
A.明朝君臣关系融洽 B.皇帝关心大臣的生活
C.明朝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D.明朝的大臣非常诚实
10.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之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这里所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国海军指的是(▲)
A.北洋舰队 B.郑和船队
C.郑成功的船队 D.鉴真东渡日本的船队
11.科技进步促进了交通工具的变革。下列由蒸汽机驱动的交通工具是(▲)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试题卷二(第1页,共4页)
12.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国家与工业部门是(▲)
A.美国;纺织业 B.英国;交通运输业
C.美国;交通运输业 D.英国;纺织业
1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下列重大发明由美国人完成的是(▲)
①电灯泡 ②汽车 ③电话 ④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随着工业国家对亚非拉殖民的深入,英国在印度发动了三种社会改良引擎,其中不包括(▲)
A.教育 B.铁路 C.统一邮政 D.电报
15.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
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16.教育改革是近代社会变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右图是1898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校牌,该学堂是(▲)
A. 洋务运动的成果
B. 戊戌变法的成果
C. 辛亥革命的产物
D. 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17.右图为《同盟会章程》影印件。下列内容与该章程有关的是(▲)
A.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B.要求改革科举制,开办京师大学堂
C.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革命纲领
D.提出“打倒列强,消灭军阀”的口号
18.“它们像是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来往,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星球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方式生活……”,其中的“它们”指的是(▲)
A.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 D.农奴主与农奴
19.德国的统治者在一战前曾声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谋求日光下的地盘。”这句话道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A.德国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外领土
B.许多国家都想获得更多的海外领土和领海
C.德国人自己原来的国土阳光不充足
D.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
20.二战中,德国实行的种族灭绝政策是德国法西斯在战争中对人类文明犯下的残忍暴行。
它主要针对的民族是(▲)
A.塞族 B.日尔曼 C.犹太人 D.大和民族
21.以下有关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这场经济危机开始于美国
③它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④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出来的商品吃不尽,用不完
⑤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倒退了20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2.下列有关十月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爆发于1917年10月 B.十月革命由斯大林亲自指挥
C.十月革命后,俄国成立了代表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
D.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退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试题卷二(第2页,共4页)
23.1933年面临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政府规定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②政府采取以提供工作代替赈灾的方法
③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④发明了“炉边谈话”这种最直接帮助困难群体的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北大一学子在狱中题诗:“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充分表达了被捕学生的爱国情怀。据此推测,该学生参与了(▲)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红军长征 D.一二·九运动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图中发生的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据此回答25—26题:
25.按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6.其中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件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五四爱国运动的开展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7.1937年12月,当时德国驻华大使馆在给国内的报告中说:“犯罪的不是这个日本人,而是整个皇军。它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这里描绘的日本侵华暴行是(▲)
A.南京大屠杀 B.重庆大轰炸 C.潘家峪惨案 D.人体细菌实验
28.王丽和张东想出一期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专题的墙报,下列史料可用的有(▲)
①西安事变 ②卢沟桥事变 ③凡尔登战役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30.“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如下图)。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
的“尊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
二、连线题(10分)
31.把下列中外人物与重要贡献进行相连
马克思 政府干预经济
罗斯福 共产党宣言
孙中山 西安事变
陈独秀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 新文化运动
张学良 辛亥革命
32.将下列会议与重大贡献进行连线
中共一大 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中共二大 确定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试题卷二(第3页,共4页)
中共三大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遵义会议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应用与探究(30分)
3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日本能够强大起来,因为它实行了君主立宪。中国要想摆脱悲惨的命运,不能只在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学习西方,必须像日本那样,在政治上也学习西方,实施君主立宪。
材料三:陈独秀指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材料一的主张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为了“觅制器之器”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对中国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的救国主张与材料一有何不同?试说明康有为为实现这一主张所做的努力。(2分)
(3)陈独秀提出的“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与哪一运动有关?他所领导的这一运动有何重要意义?(4分)
(4)结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轨迹?(2分)
34.“红歌”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代表了中国的民族精神,唤起了人们的红色记忆。赏读下列“红歌”,并思考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歌》,又名《打倒列强》
(1)据材料指出这一军歌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列举史实说明这一事件所取得的成果。(5分)
材料二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湘江岸边,你燃起火炬冲天亮,号召工农闹革命。井冈山,你率领我们打天下,红旗一展满地红……瑞金城,你首创革命根据地,工农掌权好威风。赣江边,你率领我们反围剿,杀败蒋匪百万兵……红军是你亲手创,战略是你亲手定,革命战士怀念你…… ── 《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
(2)结合所学,简要列举歌曲中涉及的主要历史事件三个,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最杰出贡献是开辟了一条怎样的独特的革命道路。(5分)
材料三: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都消灭一个敌人……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游击队之歌》
(3)歌曲中的“仇敌”、“敌人”是指谁?从“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中,你可获取那些信息?(2分)
材料四:当年的南泥湾,到处呀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在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南泥湾》
(4)结合所学,歌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举措?这一举措有何重要意义?(3分)
(5)根据上述歌曲所反映的内容,结合所学说说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3分)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试题卷二(第4页,共4页)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答题卷(二)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1~30 31 32 33 34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连线题(10分)
31.马克思 政府干预经济
罗斯福 共产党宣言
孙中山 西安事变
陈独秀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 新文化运动
张学良 辛亥革命
32.中共一大 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中共二大 确定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中共三大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遵义会议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卷二(第1页,共2页)
三、应用与探究(30分)
33.(1)(4分)
(2)(2分)
(3)(4分)
(4)(2分)
34.(1)(5分)
(2)(5分)
(3)(2分)
(4)(3分)
(5)(3分)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卷二(第2页,共2页)
卷(二)
二、连线题(10分)
31.把下列中外人物与重要贡献进行相连
马克思 政府干预经济
罗斯福 共产党宣言
孙中山 西安事变
陈独秀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 新文化运动
张学良 辛亥革命
三、应用与探究(30分)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③五四爱国学生示威游行 ④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