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 §7.2昼夜与四季 课后练习姓名1、全球昼夜等长的时间是在( )A.春分日或夏至日 B.秋分日或冬至日 C.春分日或秋分日 D.夏至日或冬至日2、在地球上,一年中的每天正午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至北极圈 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C.北回归线至北极 D.赤道至北极3、玲玲和贝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A.方向不同 B.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C.都围绕太阳转 D.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4、下列现象:①当我国上海为白昼时,美国纽约则为黑夜;②北京一天内出现昼夜更替现象;③某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比冬季大;④我们观察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其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5、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A.夏至日到秋分日 B. 春分日到夏至日 C. 秋分日到冬至日 D. 冬至日到春分日6、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A. 太阳西升东落 B. 没有昼夜交替 C. 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 没有四季交替7、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B.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C.这一天14点太阳升的最高 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第7题图) (第8题图)8、如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正确的是( )A. 国庆节、元旦节、劳动节 B.元旦节、劳动节、国庆节C. 元旦节、国庆节、劳动节 D.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9、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6月18日地球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如图是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与自转方向。(2)地球位于A处时,日期是 前后;地球位于B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3)地球位于 处时,北极圈以北到处有极昼现象。(4)地球从A处运行到C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是 。(5)地球公转至 点时,我国的白昼最长。参考答案1、C 2、B 3、D 4、D 5、A6、D 7、A 8、B 9、B10、(1)公转与自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或逆时针,图略)(2)12月22日 春分(3)C(4)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5)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共33张PPT)华师大版 七上§ 7. 2 昼夜与四季复 习: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什么是地球的公转?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分别是多长?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各产生哪些自然现象?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周期为1日;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365.25日)。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四季更替、太阳高度角变化(影子长短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视频: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点击图片可播放)一、昼夜的形成1、昼夜的形成:地球是一个近乎圆球的球体,它本身不发光,而太阳是一个发光体。当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时,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就被照亮,这半边地方就是白天;背着太 阳的一半地方见不到太阳光,就处在黑夜。白天黑夜白天黑夜阳光2、昼夜交替的原因:不透明、不发光的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每个区域都会轮流处于向阳面和背阳面。同一区域,迎向太阳时是白天,一段时间后背向太阳时变成黑夜。这样同一区域就会出现了白天和 黑夜的交换,这就是昼夜交替的原因。(点击图片播放)如图所示,同学们可以自己演示地球自转所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 具体步骤是:1、用一个台灯代表太阳,离台灯稍远处放置一个地球仪,其高度与台灯相平;2、开亮台灯,在地球仪上找出你所在地点的位置, 做上标记,使其对着台灯,此时,标记处被照亮,处在 白天;3、按自西向东方向(逆时针方向)均匀地转动地球仪,此时就可以看到你做标记的地方逐渐变暗,当标记背着太阳时,标记处就在黑夜中;4、可以看到,地球每转动一周,标记处的昼夜就交替一次。讨论与交流:1、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则还会有昼夜现象出现吗?2、若地球没有自转现象,则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不会有昼夜现象出现。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透过地球体时,地球没有向阳面和背阳面,整个都是白天,没有黑夜。若地球不自转,不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因为地球不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只有一个面正对太阳一直是白天,另一面一直处于背阳面,就一直是黑夜,这样就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二、四季的形成1、阳光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直射点2、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此时称为太阳直射。太阳东升西落时,太阳高度角逐渐由小变大,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此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竿影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关系:太阳高度角越大时,竿影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时,竿影越长。(直射时竿影短,斜射时竿影长。)太阳直射地面时,竿影长度为零(无影子)。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都没有阳光直射地面现象。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没有阳光直射地面现象。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 (图中的黄道面)之间有 66.5°的夹角,且倾斜角度、方向不变。所以随着地球的公转,对于地球上同一个 地方,一年中不同的日子所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是不同的3、同一地点所受阳光照射情况不同:4、我国的四季变化情况: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北半球的温带区。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气温就高,白天长黑夜短。我们把太阳高度角最大、 白天最长的一天,称为“夏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冬季:当太阳高度角小、光照时间短的时候,冬就来临了。冬天气温低,夜长日短。其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白天最短的一天,称为“冬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秋季和春季:太阳高度角比较适中,白昼和黑夜差不多长,天气不冷又不热 的时候,我国就进入了春季或秋季。在春季和秋季中,各有一天 的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这两天,分别叫做“春分”和“秋分”。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赤道 0°5、北半球四个特殊节气:(南半球相反)1.该地区哪两个月的白昼最长?白昼平均约为多少小时?2. 该地区哪两个月的白昼最短?白昼平均约为多少小时?3. 该地区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期与你居住的地方相同吗?相似。除赤道外,地球上 各地白昼的时间夏季要比冬季长些。6月、7月白昼最长,平均约16小时。12月、1月白昼最短,平均约10小时。视频:四季成因(点击图片可播放)6、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1、在你的观测时段(上午)中,竿影的长度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2、你观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趋势与当地气温的变化有没有关系? 3、一年中,哪个季节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哪个季节正午的竿影长度最长?4、一年中,哪一天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哪一天正午的竿影长度最长?上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竿影越来越短;下午相反。气温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升高。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季正午竿影最长。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日正午竿影最长。春种秋收1、二十四节气名称与日期表:2、二十四节气歌:课堂小结1、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且不停地绕轴自转。2、四季更替的原因:地球倾斜着绕太阳公转,一年中不同的日子所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是不同的。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气温就高,白天长黑夜短;冬天太阳高度角小,光照时间短,气温低,夜长日短;春季和秋季,我国的太阳高度角比较适中,白昼和黑夜差不多长,天气不冷又不热 。4、我国的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白天最长;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白天最短;而秋分日与春分日的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5、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课堂小练1、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四季变化 ②昼夜交替 ③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 ④昼夜长短变化 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⑦五带的划分A.①②③④⑥ B.②④⑤⑥⑦C.①③④⑥⑦ D.①③④⑤⑦D课堂小练2、下列不属于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原因的是( )A.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66.5°角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D.地球斜着身子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B课堂小练3、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A. 春分日到夏至日B. 夏至日到秋分日C. 秋分日到冬至日D. 冬至日到春分日C课堂小练4、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B. 夏至日C. 国庆节D. 冬至日B课堂小练5、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B.正午时,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C.小明凌晨1点观看球赛现场直播D.镇江四季分明,夏季的白天比冬季长C课堂小练6、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时,小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妍在杭州西湖边上,同时测量一根1 m长的竹竿的影子,其结果最有可能是( )A.两地的竿影一样长B.杭州的长,北京的短C.北京的长,杭州的短D.不一定C课堂小练7、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当太阳直射点由a向b移动时,宁波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为( )A.小—大B.大—小—大C.小—大 —小D.大—小A课堂小练8、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假如地球停止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1天B.1月 C.1年D.没有昼夜交替C课堂小练9、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反映的是 (填日期),这时的太阳直射点在 ,这一天的节气应为 。 (2)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一天之后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 (3)此时我国南极中山站的昼夜情况是 。 12月21日或22日 南回归线 冬至昼最短夜最长 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极昼下节精彩继续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 §7.2昼夜与四季 预学案姓名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点预习:1、昼夜产生的原因是 ;2、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3、地球自转周期是 ;4、四季形成的原因是 ;5、北半球的夏季, 太阳高度角 ,光照时间 ,气温就 ,白天 黑夜 。6、太阳高度角最大、 白天最长的一天,称为“ ”。 冬天气温低,夜长日短,其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白天最短的一 天,称为“ ”。 在春季和秋季中,各有一天的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这两天,分别叫做“ ”和“ ”。二、知识点运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C.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小芳发现,夏季天黑得较晚,冬季天黑得较早,如图漫画所示,造成昼夜长短差异的原因是( )A. 月球的自转 B. 月球的公转 C. 地球的自转 D. 地球的公转3、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B.正午时,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C.小明凌晨1点观看球赛现场直播D.镇江四季分明,夏季的白天比冬季长4、下列关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季时昼长夜短 B.冬季时昼短夜长C.夏至和冬至时白昼最短 D.春分和秋分时昼夜平分5、在下列我国的各个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儿童节 B.国庆节 C.元旦 D.春节6、下列不属于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原因的是 ( )A.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66.5°角 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斜着身子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7、一根竹竿插在北极点,那么正午时它的竿影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8、2021年的春节(2月1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位于南半球,向北移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C.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D.位于北半球,向北移9、读下图,回答问题:(1)当太阳运行到B位置时,节气是 ,这一天,南极昆仑站见到的景象是________。(2)当地球运行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3)国庆节这一天,地球运行到________(序号代号)附近,地球运行到该点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知识点部分:1、地球不透明、本身也不发光的球体 地球的自转2、1日3、地球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4、大 长 高 长 短5、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二、知识运用部分:1、B 2、D 3、C 4、C 5、A6、B 7、B 8、A9、(1)冬至;极昼;(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3)C;昼夜平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HS版七上7.2昼夜与四季.pptx HS版七上7.2昼夜与四季课后小练.doc HS版七上7.2昼夜与四季预学案.doc 四季的形成.mp4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mpg 昼夜交替原因.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