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梧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题)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1小题)1.(2022 梧州)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 探究气态石蜡是否易燃 将尖嘴玻璃导管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在尖嘴处点燃C 探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将两枚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装有蒸馏水和食盐水的两个小烧杯中D 测定肥皂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A.A B.B C.C D.D二.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共1小题)2.(2022 梧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入固体 B.滴加溶液C.读取体积 D.加热溶液三.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共1小题)3.(2020 梧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读取液体体积C.滴加液体 D.点燃酒精灯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共1小题)4.(2019 梧州)关于配制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mL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五.气体的干燥(除水)(共1小题)5.(2021 梧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加速溶解C.添加药品 D.干燥氧气六.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共1小题)6.(2019 梧州)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B.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七.氧气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7.(2019 梧州)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燃烧 B.无色 C.无味 D.能供给呼吸八.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共1小题)8.(2022 梧州)图1、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图2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相对稳定九.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共2小题)9.(2020 梧州)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C.使用环保购物袋 D.大量使用农药杀灭害虫10.(2021 梧州)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植树造林B.垃圾分类回收C.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一十.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11.(2022 梧州)《抱朴子 金丹篇》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银”是指金属汞B.“烧之”说明该反应需要加热C.上述反应中可能有硫生成D.“积变又还成丹砂”是物理变化一十一.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共1小题)12.(2022 梧州)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原理是:C+ZnCO3+Cu2O2CO2↑+2Cu+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小B.反应中Cu2O发生氧化反应C.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COD.黄铜是锌、铜组成的复合材料一十二.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共1小题)13.(2020 梧州)铁和铝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铝D.日常使用的铝制品大多数是合金一十三.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共1小题)14.(2022 梧州)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A 铜 导电性 制导线B 一氧化碳 可燃性 冶炼生铁C 干冰 升华时吸热 人工降雨D 熟石灰 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A.A B.B C.C D.D一十四.盐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15.(2020 梧州)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物质析出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向装有石灰石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16.(2019 梧州)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一十五.纯碱的制取(共1小题)17.(2020 梧州)“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俗称小苏打B.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副产品NH4Cl可用作氮肥D.该生产工艺中CO2可以循环利用一十六.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共1小题)18.(2022 梧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2SO4 B.SO2 C.KNO3 D.NaOH一十七.物质的鉴别、推断(共1小题)19.(2022 梧州)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若甲为CuO,乙、丙可以为H2SO4、H2B.若甲为HCl,乙、丙可以为KOH、FeSO4C.若甲为NH4NO3,乙、丙可以为HCl、Ca(OH)2D.若甲为Ba(OH)2,乙、丙可以为CO2、Na2SO4一十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2小题)20.(2022 梧州)CO2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如图是CO2与某种单质反应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丙为有机化合物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C.物质乙的微粒图示为“”D.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121.(2019 梧州)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中有2种单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一十九.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1小题)22.(2020 梧州)“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体积很小二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共1小题)23.(2022 梧州)如图为某天然饮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饮用水是纯净物 B.该饮用水一定呈酸性C.钙、镁、钠是指元素 D.钾的质量分数为10%二十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1小题)24.(2022 梧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酒精挥发二十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1小题)25.(2022 梧州)我国湿法练铜的工艺在宋、元时期已相当成熟。小军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湿法炼铜他取48.0g铁片放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50.0g固体。则所得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28.0% B.68.0% C.92.5% D.96.0%二十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共1小题)26.(2019 梧州)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材是可燃物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二十四.防范爆炸的措施(共1小题)27.(2020 梧州)2020年3月,四川凉山发生森林大火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预防火灾发生,我们应当了解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D.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二十五.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共1小题)28.(2019 梧州)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可以用于灭火D.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二十六.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共2小题)29.(2022 梧州)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30.(2020 梧州)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关于海水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B.直接电解海水可获得金属镁C.海水“晒盐”过程是蒸发结晶过程D.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可用来提取化工原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1小题)1.(2022 梧州)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 探究气态石蜡是否易燃 将尖嘴玻璃导管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在尖嘴处点燃C 探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将两枚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装有蒸馏水和食盐水的两个小烧杯中D 测定肥皂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A.A B.B C.C D.D【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吸水性,且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中的水蒸气,说法错误;B、将尖嘴玻璃导管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在尖嘴处点燃,可以探究气态石蜡是否易燃,说法正确;C、将两枚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装有蒸馏水和食盐水的两个小烧杯中,铁钉均与水接触,无法探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说法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说法错误。故选:B。二.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共1小题)2.(2022 梧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入固体 B.滴加溶液C.读取体积 D.加热溶液【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三.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共1小题)3.(2020 梧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读取液体体积C.滴加液体 D.点燃酒精灯【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共1小题)4.(2019 梧州)关于配制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mL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50g×8%=4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4g=46g(合46mL),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内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细口瓶中,且不能用玻璃塞,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五.气体的干燥(除水)(共1小题)5.(2021 梧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加速溶解C.添加药品 D.干燥氧气【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故选:D。六.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共1小题)6.(2019 梧州)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B.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七.氧气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7.(2019 梧州)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燃烧 B.无色 C.无味 D.能供给呼吸【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八.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共1小题)8.(2022 梧州)图1、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图2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相对稳定【解答】解:A、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造成的,与二氧化碳无关,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属于有机物,因此图2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说法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说法正确;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相对稳定,说法正确。故选:A。九.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共2小题)9.(2020 梧州)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C.使用环保购物袋 D.大量使用农药杀灭害虫【解答】解:A.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主题,但不合题意;B.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主题,但不合题意;C.使用环保购物袋可以防止白色污染,符合主题,但不合题意;D.要合理使用农药,大量使用农药杀灭害虫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主题,但是符合题意。故选:D。10.(2021 梧州)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植树造林B.垃圾分类回收C.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解答】解: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B、垃圾分类回收,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C、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符合题意;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有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一十.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11.(2022 梧州)《抱朴子 金丹篇》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银”是指金属汞B.“烧之”说明该反应需要加热C.上述反应中可能有硫生成D.“积变又还成丹砂”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水银”是指金属汞,故A不符合题意;B:烧之”说明该反应需要用火烧,需要加热,故B不符合题意;C:丹砂指硫化汞,硫化汞加热易分解产生硫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D:积变又还成丹砂”,产生了新物质丹砂,为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一十一.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共1小题)12.(2022 梧州)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原理是:C+ZnCO3+Cu2O2CO2↑+2Cu+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小B.反应中Cu2O发生氧化反应C.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COD.黄铜是锌、铜组成的复合材料【解答】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中Cu2O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与氧结合能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CO,故选项说法正确。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黄铜不是锌、铜组成的复合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一十二.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共1小题)13.(2020 梧州)铁和铝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铝D.日常使用的铝制品大多数是合金【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所以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选项说法错误;B.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所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选项说法正确;C.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铝,选项说法正确;D.铝合金强度大、抗腐蚀性强,所以日常使用的铝制品大多数是合金,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一十三.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共1小题)14.(2022 梧州)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A 铜 导电性 制导线B 一氧化碳 可燃性 冶炼生铁C 干冰 升华时吸热 人工降雨D 熟石灰 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A.A B.B C.C D.D【解答】解:A、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制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生铁,故选项说法错误。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一十四.盐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15.(2020 梧州)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物质析出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向装有石灰石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解答】解: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有红色物质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向装有石灰石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6.(2019 梧州)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解答】解:A、Na2CO3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NaHCO3固体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一十五.纯碱的制取(共1小题)17.(2020 梧州)“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俗称小苏打B.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副产品NH4Cl可用作氮肥D.该生产工艺中CO2可以循环利用【解答】解:A、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选项说法错误。B、NaHCO3能与胃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C、NH4Cl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D、“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则该生产工艺中CO2可以循环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一十六.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共1小题)18.(2022 梧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2SO4 B.SO2 C.KNO3 D.NaOH【解答】解:A、H2SO4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错误。B、S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KNO3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D、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正确。故选:D。一十七.物质的鉴别、推断(共1小题)19.(2022 梧州)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若甲为CuO,乙、丙可以为H2SO4、H2B.若甲为HCl,乙、丙可以为KOH、FeSO4C.若甲为NH4NO3,乙、丙可以为HCl、Ca(OH)2D.若甲为Ba(OH)2,乙、丙可以为CO2、Na2SO4【解答】解:A、题中提到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因此丙不能是氢气,错误;B、甲是稀盐酸,丙不能是硫酸亚铁,因为稀盐酸和硫酸亚铁不反应,错误;C、甲是硝酸铵,乙不能是稀盐酸,因为稀盐酸和硝酸铵不反应,错误;D、若甲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故选:D。一十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2小题)20.(2022 梧州)CO2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如图是CO2与某种单质反应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丙为有机化合物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C.物质乙的微粒图示为“”D.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1【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丙物质是甲醇,甲醇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B、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说法正确;C、物质乙是氢气,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说法错误。故选:D。21.(2019 梧州)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中有2种单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解答】解: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均为单质,故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故正确;C.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故正确。故选:C。一十九.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1小题)22.(2020 梧州)“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体积很小【解答】解: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都周围空气中去了,可以闻到花香。故选:A。二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共1小题)23.(2022 梧州)如图为某天然饮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饮用水是纯净物 B.该饮用水一定呈酸性C.钙、镁、钠是指元素 D.钾的质量分数为10%【解答】解:A、该饮用水中含有水、偏硅酸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25℃时,pH为6.8~7.8,可能显酸性或中性或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这里的“钙、镁、钠”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锌、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正确。D、每100mL含钾≥10ug,而不是钾的质量分数为1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十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1小题)24.(2022 梧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酒精挥发【解答】解:A、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二十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1小题)25.(2022 梧州)我国湿法练铜的工艺在宋、元时期已相当成熟。小军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湿法炼铜他取48.0g铁片放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50.0g固体。则所得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28.0% B.68.0% C.92.5% D.96.0%【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Fe+CuCl2=Cu+FeCl2 固体质量变化量56 64 64﹣56=8x 50.0g﹣48.0g=2gx=14g则所得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故选:B。二十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共1小题)26.(2019 梧州)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材是可燃物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解答】解:A.木柴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正确;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以免发生触电的危险,故正确;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低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灭火,故错误;D.塔尖部分的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燃烧较为剧烈,故正确。故选:C。二十四.防范爆炸的措施(共1小题)27.(2020 梧州)2020年3月,四川凉山发生森林大火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预防火灾发生,我们应当了解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D.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选项说法正确;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的原理,选项说法正确;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扑灭,以防发生触电,选项说法错误;D.加油站的空气中弥漫着燃油蒸汽,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在加油站严禁接打手机,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二十五.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共1小题)28.(2019 梧州)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可以用于灭火D.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解答】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A正确;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故B正确;C.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来灭火,故C错误;D.煤的综合利用的措施主要有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等,故D正确。故选:C。二十六.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共2小题)29.(2022 梧州)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解答】解:A、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故A符合题意;B、海水晒盐是利用风能,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得到粗盐,故B不符合题意;C、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很小,所以“海水制镁”实现了镁元素的富集提纯,提纯后将氯化镁电解,故C不符合题意;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0.(2020 梧州)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关于海水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B.直接电解海水可获得金属镁C.海水“晒盐”过程是蒸发结晶过程D.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可用来提取化工原料【解答】解:A、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海水制镁时,不能直接电解海水得到金属镁,因为海水中含氯化镁较少,应先富集氯化镁,再电解,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海水“晒盐”过程是蒸发结晶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D、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囟”,可用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