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讲 重要的盐(一)[衔接导入]硫酸铜的妙用烈日炎炎的夏天,当你纵身跳入淡蓝淡蓝的游泳池中游泳,你是否知道,这水池中的水就是很稀的硫酸铜溶液,它用来杀灭众多游泳者身上带进来的细菌,以保证所有游泳者的健康。 在医学上,硫酸铜还用来做呕吐剂。当你吃了什么脏东西或误服了什么毒物,医生常用硫酸铜催吐。 或许你最感兴趣的是硫酸铜还是一种有效的防鲨药呢!要说防鲨药还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法西斯为了妄想霸占整个世界,把战争的火焰烧到欧、亚两大洲,在大西洋、太平洋上的海战也空前的残酷。在海战中敌我双方都有大批舰只被对方击沉,船上幸存的指战员、士兵纷纷弃舰逃命。但是这些亡命者仍然很难逃出死神的追杀,因为在海洋里还有很多饥饿的鲨鱼在等待着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官兵能够免遭鲨鱼的围攻、吞灭,美国政府就号召全国有识之士都来研究防鲨的药品,许多科学家和各界人士纷纷响应,投入了以药防鲨的实验[知识新授]一、盐的含义及几种常见的盐(1)盐的含义:盐在水中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2)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大多数盐是晶体。通过列表对比三种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盐 性质 用途食盐(NaCl) 主要来自海水,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AgCl:NaCl+AgNO3=AgCl↓+NaNO3 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重要的 化工原料。0.9%的氯化钠溶液即是医 学上常用的生理盐水。纯碱(Na2CO3) 又称纯碱或苏打,水溶液呈碱性,它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常带有10个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放在干燥的空气里,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 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玻璃、化工工业碳酸钙(CaCO3) 一种难溶于水的盐,是碳酸和氢氧化钙中和反应的产物:Ca(OH)2+H2CO3=CaCO3↓+2H2O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即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2HCl+CaCO3=CaCl2+H2O+CO2↑ 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可用于造纸、塑 料、人造橡胶、食品等领域注意:Na2CO3·10H2O 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此过程称为风化,是化学变化。(3)几种重要的含碳酸钙的岩石归类: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汉白玉,可用来做装饰性的石柱或工艺品,如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太和殿的基座。含杂质而有美丽花纹的碳酸钙岩石——大理石,用来做建筑物外墙和内壁的贴面或铺设地面。 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石灰石,可直接用于建房,主要用于生产水泥。注意:常见的建筑材料有 CaCO3、Ca(OH)2,由于熟石灰(Ca(OH)2)的溶解度较小,在实际生活中常用石灰浆(成分为Ca(OH)2)粉刷墙壁,石灰浆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生 CaCO3:Ca(OH)2+CO2=CaCO3↓+H2O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1)与盐酸反应,都会有二氧化碳产生,反应方程式分别为: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工业上用该反应制取烧碱。三、判断碳酸盐、氯化钠的方法(1)CO和HCO的检验①常用药品(试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②检验方法:取样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相关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CO2+Ca(OH)2===CaCO3↓+H2O(2)Cl-检验①常用药品(试剂):稀硝酸、硝酸银。②检验方法:取样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不消失。相关方程式:AgNO3+NaCl===AgCl+NaNO3[经典例题][例1]碳酸钠俗称“纯碱”.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纯碱”其实不是碱,它属于盐类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D.“冬天捞碱”可说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例2]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 D.生石灰[例3]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C.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D.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例4]某天然盐碱湖泊中得到的碳酸钠产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用如图装置对产品进行碳酸钠的含量分析.(已知:HCl+NaHCO3→NaCl+CO2↑+H2O;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对取用样品的量的多少无一定要求C.实验中若改用水,对测定无影响D.实验中加入盐酸液体的体积,对测定无影响[例5]已知Na2CO3受热时稳定,而NaHCO3受热会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现将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mg溶解在水中,配成100mL水溶液,测得溶液中钠离子的质量为0.46g,若将该溶液蒸干灼烧直至质量不变,可得固体的质量为( )A.2.55g B.2.12g C.1.86g D.1.06g[例6]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现有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干冰 ②小苏打 ③食醋 ④氯化钠 ⑤熟石灰 ⑥烧碱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1)旱情严重时可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2)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3)可用来配置生理盐水的是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例7]碳酸氢钠(NaHCO3)俗称 ,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湿碱性,它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阅读上文之后,与你熟悉的碳酸钠的知识进行对比,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其pH 7(填“>”“=”或“<”),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 .(2)Na2CO3和NaHCO3有许多相似之处.按要求各举一例.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例8]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1)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 ,乙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 .[例9]一辆载有28t浓盐酸的罐车在环湾大道斜坡处抛锚,部分盐酸从罐体顶部泄漏出来,现场瞬间弥漫一些浓酸雾,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酸味…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举行了一次事故处理研讨会.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参与其中.[事故危害分析]通过阅读化学课本和查阅网络,收集到以下资料:①盐酸有腐蚀性造成环境污染; ②盐酸的刺激性气味危害人体健康;[事故处理方案]对于事故处理,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小明提出用可溶性碱来处理,例如: (填物质名称).(2)小红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用小明的做法污染面积较大,在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碱的用量,因为 .(3)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决定用盐类物质处理酸液.例如: (填写一种具体物质)选择这种物质的优点是 .(4)[事故处理反思]用(3)的方法处理泄漏的酸液,如果仍不能认定处理后的土壤一定呈中性,我们还该取处理后的土样溶于水后,用 来进一步准确的确定.[例10]为测定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固体样品中氯化钙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4克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00克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克;此时若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应进行的操作是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例11]如图是某同学在厨房里看到的食用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包装袋信息,他带了一包食用纯碱到学校实验室.(1)为测定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在编号为A、B、C、D的四个烧杯中各加入室温下的水100g,并分别加入取自实验室的Na2C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烧杯编号 A B C D水的质量/克 100 100 100 100加入Na2CO3的质量/克 30 35 40 50溶液的质量/克 130 135 140 140分析上述数据,烧杯编号为 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是 .(2)为确定食用纯碱的纯度,称取自带的食用纯碱5.4g放入烧杯中,再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25g,得溶液质量为28.2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袋信息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课后作业]1. 某学校实验室做完学生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废液缸中含有一定量的未完全反应的盐酸,为了将废水处理后再排放,老师将适量的石灰石加入到废液缸中,过一段时间后再排放,在石灰石与盐酸作用的过程中,废液pH变化的情况是( )A.B.C.D.2. 烧杯中盛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烧杯中溶液的pH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溶质为HCl、NaClB.ab段反应产生大量气泡C.bc段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D.取d点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3. 将一定质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至B段时溶液pH=7B.B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含有CaCl2、NaClC.O至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D.A至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4.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B.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2种C.c点溶液的PH=7D.X的值为1065. 王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2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产气体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53C.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D.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6.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FeCl3溶液显黄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观察NaCl、CaCl2溶液的颜色B.观察Fe2(SO4)3、Fe(NO3)3溶液的颜色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的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颜色7. “低钠盐”可以控制钠的摄入量从而防治高血压等疾病.制备“低钠盐”在食盐中用NaCl中按照配方比例添加食用KCl.国内某些生产厂家为改变“低钠盐”口味还会加入少量镁盐(仅限MgSO4或MgCl2).(1)测得某“低钠盐”样品a中含有NaCl和KCl的质量分数均为50%.该样品a的水溶液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2)探究某“低钠盐”样品b中是否添加镁盐,以及添加的是何种镁盐(MgSO4或MgCl2中的一种).请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列表格.[限选试剂:BaCl2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蒸馏水]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步骤1:取少量样品b于烧杯中,① 样品溶解 形成无色溶液步骤2:取少量步骤1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振荡 ② 说明样品b中添加了镁盐步骤3:③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样品b中添加了④ 8. 为测量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 ;②装入药品和水,连接装置;③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④打开仪器A活塞,逐滴滴入稀盐酸,至 时,关闭活塞;⑤冷却至室温,⑥ ;⑦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⑧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仪器A活塞,向量气管中加入水,关闭活塞,降低量气管,两侧水面形成高度差,加以标记,若一段时间内,两侧水面高度差 (填“改变”或“不变”),则气密性良好;(3)石灰石放在 (填仪器名称,下同)中,稀盐酸由 加入(4)油层的作用是 ,油层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填“有”或“没有”)[实验反思](5)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过程加入稀盐酸的体积B.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C.装置漏气. 9.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敏同学取12.5g该样品进行实验,然后将100mL稀盐酸分五次加入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20 20 20 20 20生成气体的质量/g 1.1 1.1 1.1 1.1 0请计算:(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 g.(2)碳酸钙(CaCO3)的化学式量是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0.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已知: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请回答:(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 (填化学式).(3)B点横坐标为.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经典例题]例1.D。例2.C。例3.D。例4.A。例5.D。例6.(1)①;(2)②;(3)④;(4)⑤.例7.小苏打;(1)>,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2)白色固体,能与盐酸反应.例8.(1)酒精灯;烧杯;(2)Ca(OH)2+CO2═CaCO3↓+H2O;(3)对比观察法;探究纯碱和小苏打两种固体加热是否分解.例9.(1)氢氧化钠;(2)NaOH和HCl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3)碳酸钙,反应现象明显,有利于判断反应的进行且价格低廉;(4)pH试纸.例10.(1)10;先将刚好沉淀完全时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再将得到的滤液蒸发并烘干;(2)79.3%.例11.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与包装袋信息相符. [课后作业]1.B.2.A.3.AB:4.D 5.BD.6.D.7.(1)Cl﹣;(2)①加足量的蒸馏水,搅拌;②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少量步骤1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④MgSO4 8.(1)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中无气泡;调节量气管高度,使两边液面相平;(2)不变;(3)烧瓶;分液漏斗;(4)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没有;(5)B.9.(1)4.4;(2)100;(3)80%. 10.(1)5.3;(2)Na2CO3、NaCl、NaH CO3;(3)36.5;(4)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未1.1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