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政治 导学案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 1.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2.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3.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正确认识判断的含义、逻辑特征、分类,理解性质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理解关系判断的含义、种类。正确理解复合判断的含义、组成、形式,正确认识联言判断的含义、构成、性质,学会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理解选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种类,理解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性质 根据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自觉进行性质判断;根据准确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形成正确的性质判断。理解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明确运用选言判断注意的问题,正确进行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二、教学重难点1、判断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2、正确运用简单和复合判断三、知识梳理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考点一 判断的概述(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2.判断的基本特征(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2)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3)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点拨提示】概念和判断的关系 概念和判断都是思维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构成判断的基本单位,给概念下定义用的也是判断。(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2.判断的类型(1)简单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2)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典例1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团员。”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解析行本题考判断的基本特。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而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二者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只有一假,可知乙、丁为真,所以乙和丁都不是团员;由此可推出有人不是团员为真,即丙为真;所以可知甲说假话。选A。考点二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性质判断的含义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2.性质判断的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组成。(1)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2)主项:表示断定对象,主项经常用大写字母“S”"表示。(3)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联项经常用“是“”或“不是”来表示。(4)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谓项经常用大写字母“P"表示。3.性质判断的种类(1)依据判断的质(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划分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2)依据判断的量(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划分①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全②特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其类事物的部分。③单称判断: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3)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 教材34相关链接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4.运用性质判断的注意事项(1)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2)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3)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1.关系判断的含义关系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2.关系判断的构成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1)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出现顺序—第一、第二、第三关系者……)(2)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的关系。(3)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关系判断“有的原告反控某些被告”教材35页图示)3.恰当运用简单判断的意义(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命题角度1性质判断 【典例3】下列判断属于性质判断分类中同一类型的是 ①有些人不愿意和他交往 ②那个人不是中学生 ③所有树苗都被狂风连根拔起 ④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是特称否定判断;②是单称否定判断;③是全称肯定判断;④是特称否定判断。团此,①④属于同一类型,B项入选。[答案]B考点三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复合判断的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2.复合判断的构成 :复合判断一般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1)联结词联结支判断的词项。(2)支判断: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统称为支判断,用英文小写字母p、q、r…表示3.复合判断的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联言判断的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联言判断的构成联言判断由联言支和联结项构成。(1)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2)联结项: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 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3.联言判断的规则(1)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2)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选言判断的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2.选言判断的构成选言判断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1)选言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2)联结项: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是常常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3.选言判断的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1)相容选言支: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 来表达相容选言判断。(2)不相容选言支: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 。在日常语言中,“要么……..要么……”可以用来表达不相容选言判断。4.相容选言判断的规则(1)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2)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5.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规则(1)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2)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1)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2)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四)、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假言判断的含义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是指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2.假言判断的构成假言判断由前件、后件和联结项构成。(1)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一般用字母p表示。(2)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一般用字母q表示 (3)联结项:联结前件和后件的词项。“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3.假言判断的种类根据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的三种条件关系,可将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所谓充分条件是指:设有事物情况和事物情况q,如果p存在,q就必然存在;而P不存在,q不一定不存在(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充分条件。例如:如果他是盗窃犯,那么他到过作案现场。(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所谓必要条件是指:设有事物情况p和事物情况q,如果没有p,q就必然不存在;而有p,却未必有q(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必要条件。例如:只有年满18周岁,才具有选举权。(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所谓充分必要条件是指:设有事物情况p和事物情况q,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则必然没有q。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当且仅当一个数是偶数,则其能被2整除。四、课堂练习---知识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的的画“×”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肯定的思维形式2.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3对认识对象的断定方式包括肯定和否定。4判断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5.依据判断本身的性质,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6.“老王与老李是战友”属于性质判断。()7.“小张是一名中学生”属于特称判断。()8.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是“质”与“量”的统一。9.特称判断不需要量项。10.在关系判断“小王比小李岁数大”中,小王和小李都是第一关系者项。11.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12.“小刘和小赵是球迷”是一个简单判断。13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存在。14.某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说:“世界各国,不支持销毁核武器,就是想发展核武器。”这是一个准确的不相容选言判断。15.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五、课后作业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的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的这一定义( )A.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B.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正确,符合定义的“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D.正确,符合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规则2.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下列属于判断的基本特征的有()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②来源于社会实践③判断有真假之分④对认识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列语句属于真判断的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②草色遥看近却无③谁家新燕啄春泥④每逢佳节倍思亲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下列有关判断与语句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任何判断都是用语句来表达的②任何语句都表达判断③只有与客观相符合的有所断定的语句才是判断④只有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语句才是判断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B2B3D4C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