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考点展示]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核心考点一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提醒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1)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货币本身就是商品,最后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2)从货币的定义看,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综上所述,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职能 作用 特点 关键词语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表现商品的价值 观念上的货币 “标价”、“价格”流通手段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现实的货币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 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 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 实实在在的货币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 黄金或白银 “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点拨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11江苏高考·7 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辨别货币的职能。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2010福建高考·262010山东基能·20命题点1 商品的基本属性典例1 (2010·福建高考)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答案 D解析 商品的价格是从价值角度提出的,商品的实用性是从使用价值角度提出的,张先生和李先生的选择注重了商品的基本属性的不同角度,反映的恰恰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故D项正确。A项中的供求关系题干未体现;B项中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与质量无直接联系;人们选择商品时,既关注使用价值,又关注价值,总是力求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所以C项片面。命题点2 辨别货币的职能典例2 (2010·山东基能)小刚领到2 000元工资后,去书店买了一本标价为30元的书,然后补交了500元房租。在小刚的活动中得到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 B解析 领取工资、补交房租体现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④正确;标价30元的书体现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①正确;买书体现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②正确;③⑤材料均未体现,故应选B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1.目前,苹果公司发布了第六代手机iPhone5等电子产品。苹果公司为iPhone和iPad等电子终端提供的应用程序,将近80%需要付费下载,这既拓展了产品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又增加了公司利润。下载应用程序需要付费,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苹果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B.苹果公司首创了这一商业模式C.消费者愿意为增加的体验买单D.程序开发者消耗了脑力和体力答案 D2.下表是小张2012年9月的收支账单。从账单中可以看出,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时间 项目 金额(元)9月1日 工资月收入 5 0009月10日 交房租 2 5009月15日 从银行取出利息 5009月26日 购买稻香村礼品月饼一盒 100①世界货币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B核心考点二 纸币及其流通1.纸币的本质: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3.纸币发行规律(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提醒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它所代表的货币量。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区别 含义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主要原因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解决办法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 实行积极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具体措施举例 调高银行存贷款利率;适度控制货币的发行;适当减少国债的发行;适度抑制消费,增加税收等 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适当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对生产的投资;鼓励消费、扩大内需;减少税收等联系 二者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不平衡,即都是由货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平衡所造成的;从长远来讲,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提示 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表示物价总体水平。一般说来,当CPI增幅持续大于3%时,就意味着通货膨胀或通胀预期增加;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12新课标全国卷·12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纸币的优点,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解。主观题往往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考查。2012海南高考·1、22011广东高考·25命题点1 纸币的优点典例3 (2012·新课标全国卷)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价值符号,在现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也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根据纸币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轻松作出判断,②④正确说明了纸币优于金属货币的特点。贮藏手段是金属货币才具有的职能,因此①说法错误;纸币比金属货币使用方便而不是范围更广泛,因此③说法错误。命题点2 货币流通规律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据此回答4~5题。典例4 (2012·海南高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 )A.0.5次/年 B.1次/年C.2次/年 D.3次/年答案 C解析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因此30万亿/15万亿=2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典例5 (2012·海南高考)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 )A.下降10% B.上升10%C.上升30% D.上升50%答案 B解析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即2×(1+20%)=2.4,国内生产扩大10%,即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1+10%)=33万亿,那么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33万亿/2.4=13.75万亿,而其他条件不变,即货币供应量仍为15万亿,则物价上涨幅度为(15-13.75)/13.75≈0.1,即物价上涨大致为10%。3.假设2012年某国A商品的总量为2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元。2013年该国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100%,且该国2013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央行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5 0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每件A商品的价格是 ( )A.24元 B.10元 C.20元 D.12元答案 A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某国所有商品平均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图,这说明( )①该国可能发生了通货膨胀 ②该国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③为了稳定物价,该国应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 ④为了更好地稳定物价,政府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国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故符合通货膨胀的含义,故①正确;此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其购买,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也减少,故不选②;由于发生通货膨胀,为更好地稳定物价,政府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等,故④正确;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不是政府,故③错误。核心考点三 汇率变化及其影响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1)表示方法本币汇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外汇汇率就是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如:1美元=6.626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就是1元人民币兑换1/6.626美元;美元汇率就是1美元兑换6.626元人民币。(2)汇率与币值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不变 更少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更多 不变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更少 不变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提醒 同一货币汇率变动与币值变动方向是相同的,本币汇率变动与外币币值变动方向是相反的。(3)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影响(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醒 我国的汇率制度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12江苏高考·34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近年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主要以各国汇率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以计算题的方式考查对汇率变动的理解是这一考点的常见考查方式。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主观题。2011重庆高考·272010浙江高考·262010北京高考·352010江苏高考·7命题点1 汇率及其计算典例6 (2011·重庆高考)张某有5万美元,他决定将其中2万美元换成人民币,3万美元换成欧元,根据下表四家银行提供的当天外汇报价,张某应选择的银行分别是 ( )银行汇率 甲 乙 丙 丁1美元兑人民币 6.522 7 6.524 8 6.525 7 6.523 51欧元兑美元 1.423 5 1.425 8 1.424 1 1.422 2A.甲和丁 B.丙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乙答案 C解析 2万美元换成人民币,我们应该找1美元兑换人民币最多的是哪家银行,根据材料,是丙银行。用美元兑换欧元,我们的目的是换更多的欧元;而表格中显示的是1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在四家银行中丁银行换取1欧元所用的美元最少,所以同样的美元,在丁银行能换更多的欧元。命题点2 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典例7 (2012·江苏高考)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制造业两类企业产生的影响,见下表:企业类型 单位商品价格或单位项目投资额 汇率变动前后单位商品价格或单位项目投资额变动前 变动后出口贸易型企业 192(元) 23.41(美元) A(美元)对外投资型企业 8 200(万元) B(万美元) 1 281.25(万美元)注:假定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由100美元=820元人民币变动为100美元=640元人民币(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计算表格中A、B的值,并结合材料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表中两类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假设影响企业经营的其它条件不变)答案 (1)A:30;B:1 000(2)出口贸易型企业: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商品出口。对外投资型企业: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解析 第(1)问计算A、B的值:出口贸易型企业:192÷6.4=30(美元),即A=30;对外投资型企业:8 200万÷8.2=1 000(万美元),即B=1 000;第(2)问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两类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出口贸易型企业汇率变动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商品出口;对外投资型企业汇率变动后单位项目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5.2012年9月30日100美元兑换634.172 9元人民币,2012年10月4日100美元兑换628.4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说明 ( )A.美元汇率升高 B.人民币贬值C.美元升值 D.美元汇率跌落答案 D6.2012年7月,100日元兑换人民币8.059 6元,而5月初时,100日元兑换人民币仅为7.2元,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日元兑换人民币进入“8时代”,此次汇率变动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下列认识符合这次汇率变动影响的是 ( )①旅行社:赴日旅游线路报价半年涨3成 ②对外劳务输出公司:对去日本务工的人来说,就等于工资涨了 ③留学生:赴日留学成本将减少 ④海关:日本对我国出口将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从材料看出,日元升值,人民币贬值,①②符合题意。易错点1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区分不清提醒 流通手段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赊账买卖,即“先给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给货”。矫正训练1 王先生在家电超市看中了一台标价5 999元的液晶电视,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了5 000元人民币。这里的“5 999元”和“5 000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答案 D解析 本题易错选B,最终支付“5 000元”是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不能看到这里有“支付”字样就理解为支付手段。易错点2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提醒 通货膨胀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贬值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矫正训练2 假定2012年9月用1 0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0件甲商品,但此后物价一路上涨,到2013年3月,用1 000元人民币只能买80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货币贬值________,物价上涨________ ( )A.25% 20% B.20% 20%C.20% 25% D.25% 25%答案 C解析 2012年9月甲商品价格为10元,2013年3月甲商品价格为12.5元。货币贬值率=(12.5-10)/12.5=20%,物价上涨率=(12.5-10)/10=25%。易错点3 误认为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即通货紧缩提醒 通货膨胀伴随着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才是通货紧缩。矫正训练3 2012年4月份,一条有关“老酸奶中含有害物质工业明胶”的微博传言致使全国各地超市中的“老酸奶”大量滞销,为避免更多损失,各大超市纷纷对“老酸奶”进行降价处理。这说明 ( )A.商品的供应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B.2012年4月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C.供求关系的变化有时决定价格的变化D.某些突发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答案 D易错点4 把本币汇率与外币汇率混同提醒 汇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叫本币汇率,二是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叫外币汇率。外币汇率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反向的。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相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跌落。矫正训练4 (2010·江苏高考)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答案 D解析 本题易错选A,把美元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混同。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量减少,说明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完善市场机制 保持汇率稳定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背景扫描]2012年11月2日,央行发布了《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41_0元①,比6月末贬值161个基点,贬值幅度为0.25%。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0.52%②。对于下一阶段工作,央行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使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③。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其购债规模或高达1.44万亿美元。即三年时间每月400亿美元购债额。与前两轮宽松政策一样,美国通过开动印钞机使美元不断贬值。[考点对接]信息点①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政策、市场预期等。信息点② 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贸易有重大影响,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提高,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商品价格相对降低,有利于增加进口。相反,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信息点③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命题猜想] 人民币汇率改革一直是我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热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汇率及币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命题预测]1.2011年12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6.335 3,2012年12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6.293 0。这种变化表明( )A.美元汇率升高 B.美元升值C.人民币汇率升高 D.人民币汇率降低答案 C2.小李阅读下表数据后,认为汇率变化将可能产生四种影响。你认为推理正确的是( )时间美元人民币2012年10月1日100632.372012年10月30日100629.79①美国人到中国旅游的费用将减少 ②中国商品将会更多地进入美国 ③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成本将降低④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货物将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C3.2012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将每个月向美国经济注入400亿美元,直到疲弱的就业市场持续好转。与前两轮宽松政策一样,美国通过开动印钞机使美元不断贬值。美元贬值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 )①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出口 ②加剧我国外向型制造企业的困境 ③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缩水 ④居民人民币存款储蓄缩水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A组 基础强化1.乔布斯说过,消费者不是爱买便宜的商品,而是喜欢占便宜。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商品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答案 D2.“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答案 C解析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排除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所以是财富的象征,但是任何有价值的商品都可以是财富的象征,排除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排除D。3.“酒逢知己千杯少,好友相逢莫言醉。”6年前北京侯姓工程师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奖而升值到税后1 000万元人民币,是当初注册花费1 000元的一万倍。这里的1 000万元 ( )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C.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D.是超前消费答案 A4.目前来说最方便的车票分销方式莫过于网络直销即电子车票。火车票网络服务可以解决老百姓买火车票不方便问题,同时也为老百姓购票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特别为商务人士出行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 ( )①使货币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 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 B5.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就是说 (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额(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额的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 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市场客观规律决定的,取决于纸币的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④错误。6.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 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__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________元,有可能会________ ( )A.5 000 0.25 使纸币购买力下降B.5 000 0.5 引发通货膨胀C.5 000 0.5 使纸币购买力提高D.20 000 2 使纸币升值答案 B解析 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2 000/4=5 000(亿元)。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因此,1元相当于0.5元,就会引发通货膨胀。7.现代社会中,信用卡与转账支票是核算各项经济收支往来的常用的结算工具。信用卡与转账支票的共同点是 ( )A.都属于电子货币B.购买商品时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C.在转账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D.都是由银行受理的现金结算方式答案 C8.下列关于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 )答案 B解析 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A项不选。外汇汇率降低,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B项正确。B组 能力提升9.“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与所花的钱的关系。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 )A.高性价比是美好消费愿望,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实现B.高性价比的商品只有在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可以实现C.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无法统一的D.生产优质、低价商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答案 D解析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当某商品供过于求,或某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生产率高时,都可能出现高性价比的情况,A、B、C三项错误。10.2012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网上购物的正确认识是 (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答案 B解析 网上购物可以节约成本,不能节约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量,A说法不科学;网上购物需要现实的货币,C说法错误;网上购物并不能说明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同时货币职能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D说法不科学。11.设变量△m=p/q(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2013年前两个季度△m在区间(0.5,1.5)间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从0.5向1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B.若△m从1向0.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好转C.若△m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D.若△m从1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答案 D解析 △m值为1时,说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纸币的发行量相等。△m从0.5向1变动,说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从小于实际货币发行量,到趋于平衡,不会出现通货膨胀,A错误;△m从1向0.5变动,说明货币实际发行量逐渐大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会出现通货膨胀,B错误;△m从0.5向1.5变动时会逐渐出现通货紧缩,C错误;△m从1向1.5变动时,会出现通货紧缩,D项正确。12.下表所示为2012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日期 9月1日 10月1日 11月1日1美元兑人民币 6.348 5 6.317 1 6.301 7在此期间,若其他因素不变,下图关于中美经贸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 A解析 从9月1日到11月1日,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降低,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升高,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进口,不利于出口,A项正确。13.人们习惯上用货币来衡量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2012年1月6日,福布斯公布了香港富豪榜四十强排名,华人首富李嘉诚在财富缩水8%的情况下仍以220亿美元的财富位居榜首。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对于货币,你的态度是什么?答案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对待金钱,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14.就人民币汇率问题,三个经济学家进行如下辩论:第一个经济学家说:“如果现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咱们口袋里的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就神气多了。”第二个经济学家反对:“如果现在大幅度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第三个经济学家总结:“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咱们口袋里的人民币就会多起来,出国时才能神气起来。”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看法。答案 (1)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2)汇率是一把双刃剑,对一国影响有利有弊。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们手中的钱更值钱了,但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出口,增加就业压力。(3)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