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展示]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核心考点一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价值与价格(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商品的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就越低。(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点拨 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 正比 无关 反比 无关商品价值总量 无关 反比 无关 正比商品数量 反比 反比 正比 正比2.供求与价格(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2)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①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②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3.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2)供求影响价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提高。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3)纸币的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4)价格还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12山东高考·18 此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计算题、坐标曲线关系图是命题的主要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也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2012北京高考·332012大纲全国卷·242012江苏高考·62012安徽高考·3命题点1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典例1 (2012·大纲全国卷)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 )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万元C.20万件、80元、1 600万元D.20万件、40元、800万元答案 D解析 审题时要抓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这一“题眼”,这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总产量成正比例关系,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关系,与价值总量无关,所以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提高,商品价值总量不变。2011年A商品的社会价值总量是:80×10万=800万元,这样就可以用排除法排除B、C两项;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所以在同样时间内,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社会总产量会提高一倍、单位商品价值量会变为原来的1/2。所以应选D。 计算类选择题解法 解答计算类试题的前提是要夯实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关公式,并能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同时要引入数学思维。一般而言,有三种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特点和自身思维特点加以选择运用。(1)根据变量关系,直接推算(正比关系的变量用乘号联接;反比关系的变量用除号联接;增加的变量加上变动部分,降低的变量减少变动部分),明确变量之间的已知关系,直接推理。(2)将未知变量设为未知数,解答方程(用方程将各种变量联接起来,根据数学概念解答方程)。(3)对于数据整倍变化,或没有确切说明变化幅度时可以根据其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假设数值,进行模型化推算。命题点2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典例2 (2012·山东高考)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 )答案 B解析 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有关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知识。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说明单位时间生产该商品的数量增加,即供给增加,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曲线(S)右移,价格下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点拨 用坐标图理解价格问题项目 坐标图 解释供给(X轴)与价格(Y轴) 一般而言,商品供给越多,价格会越低需求(X轴)与价格(Y轴) 一般而言,商品需求越多,价格会越高价值(X轴)与价格(Y轴)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价值越大,价格越高社会劳动生产率(X轴)与价格(Y轴)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价格越低价格(X轴)与需求量(Y轴)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其需求量越小价格(X轴)与生产量(Y轴)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越高,商品生产者就越会提高其产量1.据报道,2012年8月份以来,日系数码和汽车产品在中国销售量大跌。下图描述的是该时期某日系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由S1左移到S2。下列事件中可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①该品牌汽车生产商供应减少 ②钓鱼岛事件使部分中国消费者对日系产品产生抵触情绪 ③该品牌汽车采用新材料,售价较高 ④该品牌汽车被检测出存在安全性能缺陷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2.假定2011年生产一套西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夹克的4倍,且4双皮鞋=两套西服,如果2012年生产西服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4双皮鞋的价格用夹克表示为______件 ( )A.2 B.4 C.8 D.16答案 C解析 由“生产一套西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夹克的4倍”推出1件西服=4件夹克,同时4双皮鞋=两套西服,可以推出4双皮鞋=8件夹克,虽然2012年生产西服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但生产皮鞋与夹克的比例关系并没有因西服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有变化,还是4双皮鞋=8件夹克。核心考点二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价格 需求本商品 相关品互为替代品 上升 减少 增加下降 增加 减少互补商品 上升 减少 减少下降 增加 增加提醒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同向的,即商品价格上升,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也会上升;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反向的,即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原因 过程调节生产规模 商品的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使商品的供应量减少;反之,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使商品供应量增加提高劳动生产率 商品交换要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企业只有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才能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点拨 与价格相关的知识(1)价格与利率: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消费,稳定物价。(2)价格与财政: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物价。(3)价格与市场调节: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4)价格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稳定物价,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12福建高考·30 常以坐标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互补商品、互为替代品的理解;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1)企业行为。如企业应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2)运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分析市场变化。如分析价格走势、市场供应量的变化等。2012浙江高考·242012四川高考·242011重庆高考·39(6)2011海南高考·4命题点1 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典例3 (2012·福建高考)下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答案 D解析 由图示内容可知M商品是高档耐用品,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因而A、B两项错误;商品价格的变动并不会决定增值税的征收与否,税收的征收由法律规定,C项表述错误。当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因而政府应对低收入家庭予以补贴,D项正确。典例4 (2012·四川高考)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 )答案 D解析 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因此在汽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汽油的需求量下降,汽车的需求量也随之下降,所以汽油价格与汽车需求量是负相关,故排除A、C两项。同时,汽车需求量随着汽油价格的上升而下降,故选D项,排除B项。命题点2 价格变化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典例5 (2011·海南高考)某市实施新的水务管理办法,对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水价,对工业和服务业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这种水务管理办法有利于 ( )①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④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根据课本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出本题答案。 坐标(曲线)图选择题解法 首先要明确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变量,弄清自变量(引起其他数据变化的量)和因变量(被引起变化的量);其次根据教材原理或材料说明把握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数形结合,选择合理的选项。命题点3 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市场预测)典例6 (2011·重庆高考)近年来,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与交往密切。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事例 经济分析2010年初,韩国发生旱灾,白菜严重减产,白菜价格由年初的每棵1 600韩元上涨到9月的12 000韩元。2010年10月,韩国下调从中国进口白菜的关税税率 分析韩国政府下调关税的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韩国政府下调关税可能对中国白菜市场产生的影响(2)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白菜关税的下调,可以降低白菜的进口成本,增加白菜进口数量,缓解韩国白菜供不应求的矛盾,平抑白菜市场价格。(2)韩国进口白菜关税的下调,会刺激韩国对中国白菜的需求,带动中国白菜价格的上涨,一方面促进中国菜农收入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中国菜农种植白菜的积极性,增加来年中国白菜的市场供应,引起白菜市场价格波动,从而增加中国菜农的经营风险。3.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就单个变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需求弹性均不大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答案 B解析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高档耐用品在N点时,价格较低,需求量大,其替代产品需求量会减少,①不选。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生活必需品在M、N、Q点需求弹性均不大,④正确。4.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信息部了解到,2011年8月份该市场鸡蛋平均批发价是3.8~4.0元/斤,2012年8月29日至9月2日(当周),由于节前食品加工企业肉蛋采购量增加,鸡蛋价格达到每斤5.15元。仅一年时间,鸡蛋价格上涨超过25%。鸡蛋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因素是今年饲料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的上涨;前期肉价上涨让很多居民选择用鸡蛋作为代替,这也是推动鸡蛋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2)简要分析鸡蛋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答案 (1)①这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价值决定价格,养鸡饲料价格的上涨即成本增加是促使鸡蛋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供求影响价格,市场供给减少、节前需求增加是促使鸡蛋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②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鸡蛋和肉类互为替代品,肉类价格上涨间接带动了鸡蛋价格上涨。(2)①鸡蛋属于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价格上涨会导致居民食品支出增大,会加大居民生活负担,降低居民消费水平。②对鸡蛋生产者来讲,价格上涨有利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③鸡蛋价格上涨会促使鸡蛋生产规模扩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鸡蛋供应量。④如果鸡蛋价格持续上涨,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易错点1 混淆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提醒 区别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关键在于,看买卖双方何者占主导地位。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是卖方市场,由买方占主导地位的是买方市场。矫正训练1 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描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都丰收的话,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丰收悖论”反映了 ( )A.总收入和总产量呈正相关关系B.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形成买方市场C.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D.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率与劳动收益成反比答案 B解析 农场主都丰收导致农产品的供给量激增,但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会导致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形成买方市场,B项正确。易错点2 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认识不清提醒 价值量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之分,劳动生产率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价值总量会增加。矫正训练2 (2012·安徽高考)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年份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M商品总产量2010 4 4 10万2011 4 2 20万A.50% 40万 B.50% 80万C.100% 80万 D.200% 160万答案 C解析 本题易错选A。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设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X,那么商品总产量的变化可列式为:10×(1+X)=20,据此可知X=1,这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价值量就不变,所以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20×4=80(万),据此可知C项正确。易错点3 商品价值量计算有误提醒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变化情况 变化后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某国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元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 N÷(1+m%)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m% N÷(1-m%)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m% N×(1+m%)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 N×(1-m%)注:可将上述公式概括为: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矫正训练3 (2011·新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 452万元 B.1 320万元C.1 210万元 D.1 100万元答案 C解析 本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计算出2011年,在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的情况下,该商品的价值量:132÷(1+20%)=110元;第二步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10%的情况下的年产量:10万件×(1+10%)=11万件;第三步计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元×11万件=1 210万元。故本题选C项。易错点4 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的区分认识不清提醒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矫正训练4 (2012·浙江高考)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 鸡肉和羊肉是互为替代品,鸡肉供给增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①正确,③错误;同时会造成羊肉需求量减少,羊肉价格下降,②错误,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回忆和调用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关系,并准确把握互为替代品价格变化的影响。实行阶梯电价 促进节能减排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背景扫描]长期以来,中国对居民电价采取低价政策。近年来中国能源供应紧缺、环境压力加大等矛盾逐步凸显,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持续攀升,电力价格也随之上涨,①但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的调整幅度和频率均低于其他行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而造成用电量越多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多;用电量越少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少,既没有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也不能合理体现电能资源价值,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酝酿四年之久的居民阶梯电价,于2012年7月1日起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5分,第三档涨3毛。绝大部分省份上调了第一档电量,绝大部分地区的覆盖率大大超过80%,甚至有些地区达到90%。②第一档电量高的月均260度,低的150度。按照该阶梯电价,用电量越大,所交的电费就越多。制定这一政策,为的是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节约用电。③此次电价上涨后,企业的用电负担会相应增加,因此,为消化涨价因素而进行节能减排,显得更加重要。[考点对接]信息点① 价值决定价格,随着供电成本增加,电价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供求影响价格,城乡用电增加和电力资源相对短缺也会促使电价提高。信息点② 价格变动影响居民生活。电是生活必需品,电价提高对居民用电的需求影响很小。如果电价普遍涨价,将增加广大居民的生活费用。信息点③ 实行“阶梯式电价”有利于通过价格杠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命题猜想] 本次居民阶梯电价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社会参与度,电价改革也会为其他资源改革提供经验。本热点可能会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电价改革带来的影响。[命题预测]1.电力是一种商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假定甲商品是它的互补品,乙商品是它的替代品。如果实行阶梯电价,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仍然不变 ③甲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④乙商品的需求量上升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D2.我国是一个以使用火电为主的国家。由于原有上网电价过低的历史原因和煤价上涨的市场因素,国家发改委决定出台部分省份上网电价的上调方案。2012年5月,湖北省物价局就居民阶梯电价举行了价格听证会。根据《湖北省物价局关于实施居民阶梯电价的通知》精神,荆州市从7月1日起实行阶梯电价,阶梯电价分3档划分。第一档为0至180度,第二档为181至400度,第三档为401度及以上的电量。其中第一档为基础电量,该档保持现行标准不变,每度0.57元;第二档电量的电价每度比基础电价提高0.05元,为0.63元;第三档电量的电价为每度比基础电价提高0.30元,即每度0.87元。市民缴纳的阶梯电价的总额是三档用电量叠加的总额。(1)居民王某家庭月用电量一般在400~500度之间,实行阶梯电价后,王某家的电费支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计算变化的趋势及幅度范围)?(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实行阶梯电价的理由。答案 (1)月增电费11元~41元。400度则递增电费为(400-180)×0.05=11元;500度则递增电费为(400-180)×0.05+100×0.30=41元。(2)①价值决定价格,由于煤炭价格的上涨,使得火电生产成本提高,需要适当提高电价。②国家的宏观调控要符合市场规律,由于历史原因上网电价定价过低,国家需要适时作出调整。③价格变动会影响居民生活,电是生活必需品,电价的调整对居民的电能消费不会产生大的变化,必须实行阶梯电价以保障大多数居民不会因为电价变化而影响生活水平。④阶梯电价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居民节约用电。A组 基础强化1.有些品牌白酒注重窖藏环节,根据窖藏时间的长短制定不同的价格。“白酒按年论价”,说明白酒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C.供求关系 D.存放时间答案 BA商品主要由甲乙丙丁四个厂家供应,A商品市场上,甲厂约占5%,乙厂约占7%,丙厂约占10%,丁厂约占70%,其他由一些小厂分占。据此回答2~3题。2.生产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A.是甲乙丙丁四个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B.与丁厂的个别劳动时间基本一致C.与甲乙丙三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D.与丁厂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答案 B3.假如甲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丁厂高,乙厂的个别劳动时间比丙厂长,丙厂的劳动生产率与丁厂接近。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商品在市场上,甲厂价格最低,乙厂价格最高 ②在市场上卖同样数量的A商品,甲厂获利最大,乙厂获利最小 ③在市场上卖同样数量的A商品,丙丁两厂获利最大,甲乙两厂获利最小 ④甲厂生产的A商品的降价空间最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D4.河南某公司所卖的玉米棒子,半斤左右一个,定购价竟卖到3元。这里究竟有什么高招呢?原来该公司给鲜嫩的玉米棒子套上真空保鲜膜(每个只花8分钱),然后冷藏起来,等到春节时再上市,结果800万个嫩玉米棒子被广州、天津等地的客商订购一空。该公司的玉米棒子之所以能卖得贵,主要原因是 ( )A.卖的晚,掌握了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B.使用了新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C.利用新技术,提高了商品的质量D.耗费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了,增加了价值量答案 A5.自2012年7月1日起,国家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由于电暖取暖方式耗电量大,预计实行阶梯电价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水暖(通过水管散热网络供暖)取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居民取暖方式主要由国家政策决定 ②电暖需求与电价呈反向变动 ③电暖消费属于享受性消费 ④电暖需求受水暖价格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6.由图中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走势,可以推断 ( )A.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B.甲乙两种商品可能都处于卖方市场C.乙商品的价格与需求呈正相关变动D.甲商品为生活必需品的可能性更大答案 D7.由图可以看出 ( )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④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答案 C解析 图1,反映了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反比例关系,①正确;图2反映了供给与价格之间的正比例关系,②正确。③本身说法错误;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④错误。8.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下图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 )A.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利润B.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扩大市场份额C.适应消费者需要,生产高质量的商品D.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答案 BB组 能力提升9.某国2011年生产某商品10万件,价值总额240万元,如果2012年从事此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2年此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A.20.00元和220万元 B.19.20元和220万元C.20.00元和264万元 D.19.20元和264万元答案 C解析 第一步,2011年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40÷10=24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2012年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4÷(1+20%)=20元。第二步,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但因劳动者数量增加10%,所以,2012年价值总量为:240×(1+10%)=264万元。答案为C。10.某地牛肉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牛肉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牛肉的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其价格会上涨 ③牛肉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羊肉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牛肉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羊肉的价格会上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C11.农民在看到别人种植了某种作物挣钱时,往往跟着去种植这种作物,导致在下一季收获时丰收却挣不到钱,这种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被称为“种植怪圈”。“种植怪圈”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生产率与劳动时间成反比,挣钱者效率高劳动时间少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上一季作物价格高导致下一季供过于求 ③市场具有自发性,市场对农作物生产调节总是失灵的 ④农作物需求弹性小,价格降低不会刺激需求大幅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12.下图是某商品的需求曲线(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依据这一图示,商品生产者应该 ( )A.减少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在该商品价格上升时,增加其互补品的生产D.在该商品价格上升时,增加其替代品的生产答案 D解析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商品生产者在其需求量减少时,获利缩减,此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商品生产者生产替代品获利增加,故选择D项。13.研究经济现象,讨论经济问题,可以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材料一 下图中,P、Q、D分别表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需求曲线,价格P的变化会引起需求量Q和需求曲线D相应变化,如图1和图2所示。 (1)分别说明图1和图2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材料二 新学期开学,周弈见李骐面露愁容,猜想他可能是学费有困难,就问他:“不是听说你们那儿夏粮丰产了吗?”李骐说:“是丰产了。”“那你还愁什么?”李骐回答:“丰产不等于丰收呀!”周弈疑惑:“丰产为什么不等于丰收?”(2)根据上图蕴涵的经济学道理,说明为什么会“丰产不丰收”,并请你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答案 (1)需求弹性理论。(或需求有弹性)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变动小,即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变动大,即需求弹性大。图1反映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图2反映了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2)①粮食多了会导致价格下降。但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不会因为价格下降而大幅增加销售量,提高农民收益,反而会因为价格过低影响农民收入,出现“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情况。②政府可以继续采取“农产品保护价”措施,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其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发展。14.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屡创新高,进口原油价格高涨使得国内炼油企业成本不断提高。最常用的93号汽油5年内涨幅达105.3%。油价多次提高,一般的家庭汽车仅油钱每月就至少多支出300~500元,使得多数家庭的养车成本提高了45%~65%。(1)结合有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成品油价格上调的依据。(2)试分析成品油价格上调的积极影响。(3)高油价必然会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请你为人们的出行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答案 (1)①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②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上涨使得炼油业的成本提高。上调成品油的价格符合价值决定价格的要求。③同时也反映了成品油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93号汽油的需求增加了,使得价格不断调整,体现了成品油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2)①有利于提高能源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保障成品油的供应。②有利于鼓励其他能源的生产,促进新能源的发展。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和居民树立节约意识,促进节能减排。(3)①日常上下班尽量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提倡步行。②短途出行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驾车出行。③必须使用汽车的居民应选择使用小排量汽车或混合动力车。④在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时,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学习和掌握一些节油的小窍门。(回答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