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 分子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 分子 学案

资源简介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
1教学目标
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概念。
2.记住分子的基本特征,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3.能用分子的观点区分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编辑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子的性质和概念,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难点: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实质。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编辑
3.1.1教学活动
编辑
活动1【导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自主预习]: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1.阅读课本40-44页图2-13——图2-19,得到什么信息
窗体顶端
分子的概念: 。
分子的性质:
2、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可分的
3.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是构成( ) 的一种微粒。
4.自学指导
结合实验2-3、2-4填写表格
问题 实验2-3 实验2-4
在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无改变
1.分子定义
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一种 ( ) 。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观察活动】
实验2-5
(1)往装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再往试管中滴入几滴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A、C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 C杯装浓氨水,用大烧杯将A、C两个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观察到什么现象
问题与思考
1.在湿衣服晒干过程中,温度越高,晒干越快,此现象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2.[实验] 品红在水中扩散。
1、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
2、分子间有间隔
思考 1. 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是什么
2.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之间的关系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 增大),遇冷时( 缩小)的缘故。
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如果全中国13亿人每1秒钟能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地数,数完一滴水中的水分子,要花去多少时间
知识归纳: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 )。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微粒间的间隔( )。气态物质微粒间的间隔较大,液态、固态物质微粒间的间隔( )。
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有哪些性质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 ),生成新的分子,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即: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
5.怎样用分子的观点定义混合物和纯净物
当堂检测
1.往10 mL酒精中加入10 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 mL,其主要原因是( )
A.酒精挥发了
B.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互相作用挤占了分子间的空隙
C.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使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小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结合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B.空气里的氧分子与氧气的氧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氨气与氯化氢发生反应时,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都发生变化,结合生成了氯化铵分子
D.蔗糖放入水中很快就不见了,这是由于蔗糖分子不断运动,脱离了糖块而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的缘故
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一种粒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课堂小结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是不断运动地.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三、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四、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分子。
添加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