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一轮习题附答案专题:牛顿运动定律一、选择题。1、(双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多选)如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线的A端慢慢向下增加拉力,结果CD线被拉断B.在线的A端慢慢向下增加拉力,结果AB线被拉断C.在线的A端突然向下猛力一拉,结果AB线被拉断D.在线的A端突然向下猛力一拉,结果CD线被拉断3、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机,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机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恒为f=4 N,g取10 m/s2。某一次试飞过程中,飞机飞行t=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机立即失去升力。为使飞机落回地面时速度刚好为零,则飞机应在距离地面多高处恢复升力( )A.36 m B.30 m C.24 m D.18 m4、用外力F拉一物体使其做竖直上升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加速度a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为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a0C.当a>0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D.当a=a1时,拉力F=a15、(多选)如图,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木板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6、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两端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gsin θ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分别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Mg+mg B.Mg+2mgC.Mg+mg(sin α+sin β) D.Mg+mg(cos α+cos β)8、(双选)如图: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辆小车,在酒精灯燃烧一段时间后塞子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大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B.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小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C.塞子喷出瞬间,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D.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可以增大小车整体的惯性9、(双选)如图(a)所示,质量为5 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11 m/s从θ=53°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第二次无恒力F.图(b)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存在恒力F和无恒力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线.不考虑空气阻力,g=10 m/s2,(sin 53°=0.8、cos 53°=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恒力F的大小为5 NB.恒力F的大小为10 N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矩形,其长边与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现在有三条光滑轨道a、b、c,它们的上端位于圆周上,下端在矩形的底边,三轨道都经过切点O,现在让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轨道先后放置),则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 )A.ta>tb>tc B. ta<tb<tc C.ta=tb=tc D.无法确定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三角形斜劈上垂直斜面固定一轻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开始整个装置以恒定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装置运动到动摩擦因数为μ的粗糙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左匀速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B.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右C.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可能为D.整个运动过程中,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始终大于mg1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D.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二、填空含实验题。13、图甲所示为测量木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提供的器材有光电计时器、固定有遮光片的木块(图中未画出遮光片)、游标卡尺、米尺、8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以及细线等。实验操作过程如下:①按图甲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将细线一端与木块相连,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其余钩码都叠放在木块的凹槽中,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木块从光电门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B所用的时间ΔtA和ΔtB,记下悬挂钩码的个数n。④将木块上的钩码逐个移到悬挂钩码端,重复实验操作③。⑤测出每种情况对应的加速度a,作出a n图象如图丙所示。甲 乙丙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分度值为1 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2)木块的加速度a可用d、s、ΔtA和ΔtB表示为a=___________。(3)根据图丙中的a n图象,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________。(选用图象中的截距b、p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1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________ 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甲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如图乙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乙可知,m甲 ________ m乙,μ甲 ________ 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某次滑雪训练,运动员站在水平雪道上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作用获得水平推力F=84 N而从静止向前滑行,其作用时间为t1=1.0 s,撤除水平推力F后经过t2=2.0 s,他第二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作用获得同样的水平推力,作用距离与第一次相同。已知该运动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m=60 kg,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f=12 N,求:(1)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作用获得的速度大小及这段时间内的位移;(2)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第二次撤除水平推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1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着轻质定滑轮O的木块A,它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它的右侧是一个倾角θ=37°的斜面.放置在A上的物体B和物体C通过一轻质细绳相连,细绳的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另一部分与斜面平行.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A、B、C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求恒力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17、(计算题)如图所示,将质量m=0.1 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 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2023届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一轮习题附答案专题:牛顿运动定律一、选择题。1、(双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答案】AD 2、(多选)如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线的A端慢慢向下增加拉力,结果CD线被拉断B.在线的A端慢慢向下增加拉力,结果AB线被拉断C.在线的A端突然向下猛力一拉,结果AB线被拉断D.在线的A端突然向下猛力一拉,结果CD线被拉断【答案】AC 3、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机,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机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恒为f=4 N,g取10 m/s2。某一次试飞过程中,飞机飞行t=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机立即失去升力。为使飞机落回地面时速度刚好为零,则飞机应在距离地面多高处恢复升力( )A.36 m B.30 m C.24 m D.18 m【答案】C 4、用外力F拉一物体使其做竖直上升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加速度a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为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a0C.当a>0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D.当a=a1时,拉力F=a1【答案】A5、(多选)如图,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木板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答案】AC 6、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两端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gsin θ【答案】A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分别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Mg+mg B.Mg+2mgC.Mg+mg(sin α+sin β) D.Mg+mg(cos α+cos β)【答案】A 8、(双选)如图: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辆小车,在酒精灯燃烧一段时间后塞子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大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B.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小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C.塞子喷出瞬间,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D.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可以增大小车整体的惯性【答案】CD9、(双选)如图(a)所示,质量为5 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11 m/s从θ=53°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第二次无恒力F.图(b)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存在恒力F和无恒力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线.不考虑空气阻力,g=10 m/s2,(sin 53°=0.8、cos 53°=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恒力F的大小为5 NB.恒力F的大小为10 N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答案】AD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矩形,其长边与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现在有三条光滑轨道a、b、c,它们的上端位于圆周上,下端在矩形的底边,三轨道都经过切点O,现在让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轨道先后放置),则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 )A.ta>tb>tc B. ta<tb<tc C.ta=tb=tc D.无法确定【答案】B.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三角形斜劈上垂直斜面固定一轻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开始整个装置以恒定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装置运动到动摩擦因数为μ的粗糙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左匀速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B.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右C.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可能为D.整个运动过程中,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始终大于mg【答案】C1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D.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答案】C 二、填空含实验题。13、图甲所示为测量木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提供的器材有光电计时器、固定有遮光片的木块(图中未画出遮光片)、游标卡尺、米尺、8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以及细线等。实验操作过程如下:①按图甲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将细线一端与木块相连,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其余钩码都叠放在木块的凹槽中,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木块从光电门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B所用的时间ΔtA和ΔtB,记下悬挂钩码的个数n。④将木块上的钩码逐个移到悬挂钩码端,重复实验操作③。⑤测出每种情况对应的加速度a,作出a n图象如图丙所示。甲 乙丙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分度值为1 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2)木块的加速度a可用d、s、ΔtA和ΔtB表示为a=___________。(3)根据图丙中的a n图象,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________。(选用图象中的截距b、p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答案】(1)0.955 (2)(3)- (4)系统误差1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________ 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甲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如图乙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乙可知,m甲 ________ m乙,μ甲 ________ 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AD (2)远小于 (3)小于 大于【解析】(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不通过定滑轮挂砝码桶,而要挂纸带,并且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在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木块,故选项A、D均正确;B、C均错误.(2)选木块(M)、砝码桶及桶内的砝码(m)为研究对象,则mg=(M+m)a①选砝码桶及桶内的砝码为研究对象则mg-FT=ma②联立①②得:FT=mg-要使FT=mg需要→0,即M m③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即a=F-μg.由上式与题图结合可知:>,μ甲g>μ乙g即:m甲<m乙,μ甲>μ乙.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某次滑雪训练,运动员站在水平雪道上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作用获得水平推力F=84 N而从静止向前滑行,其作用时间为t1=1.0 s,撤除水平推力F后经过t2=2.0 s,他第二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作用获得同样的水平推力,作用距离与第一次相同。已知该运动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m=60 kg,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f=12 N,求:(1)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作用获得的速度大小及这段时间内的位移;(2)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第二次撤除水平推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答案】(1)1.2 m/s 0.6 m (2)5.2 m[解析] (1)运动员利用滑雪杖获得的加速度为a1== m/s2=1.2 m/s2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作用获得的速度大小v1=a1t1=1.2×1.0 m/s=1.2 m/s位移x1=a1t=0.6 m。(2)运动员停止使用滑雪杖后,加速度大小为a2=经时间t2速度变为v′1=v1-a2t2第二次利用滑雪杖获得的速度大小v2,则v-v′=2a1x1第二次撤除水平推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x2=解得x2=5.2 m。1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着轻质定滑轮O的木块A,它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它的右侧是一个倾角θ=37°的斜面.放置在A上的物体B和物体C通过一轻质细绳相连,细绳的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另一部分与斜面平行.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A、B、C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求恒力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答案】mg【解析】设绳的张力为T,系统加速度为a,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物体B只受绳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a;对物体C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绳的张力T、斜面的支持力FN和重力mg,加速度也为a.对力进行正交分解:水平方向有FNsin θ-Tcos θ=ma;竖直方向有FNcos θ+Tsin θ=mg,联立解得a=,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3ma,解得F=mg。17、(计算题)如图所示,将质量m=0.1 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 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答案】1 N或9 N。【解析】令Fsin53°-mg=0,解得F= N当F题图(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θ-μFN=mg FN+Fsinθ=mg由此得:F==N=1 N 当F>N时,环与杆的下部接触,受力如图,题图(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θ-μFN=mg Fsinθ=FN+mg由此得:F==N=9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