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燃烧的概念(2)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3)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学会逃生自救、学会如何报警2.过程与方法以小故事为线索,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交流,动手实验,归纳总结等科学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灾难的自救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3、学习者特征分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问起学生有关燃烧方面的问题,他们总能说出个一二三,但由于知识有限,他们不会去思考其中的原因,生搬硬套,由此教师要有意思的引导他们去学会思考。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探究过程五、教学资源(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2)化学实验(4)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在台上点燃一支蜡烛,请同学观察现在怎么样?(学生:正在燃烧)追问:那你们有哪些办法能将这只蜡烛弄熄灭呢?(请一个学生上台)导入新课:燃烧与灭火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两种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2、新知探究燃烧是运用最早的化学知识,早在古代,人们就知道使用火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展示几幅图片观察,然后请同学们举出几个燃烧的例子,然后课件展示几个燃烧的图片。追问:这些物质燃烧都是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有什么共同现象?(学生回答:与氧气反应,都发光,放热)总结出燃烧的概念板书 一 燃烧的概念继续追问,燃烧现象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吗?具体有哪些?板书 二 燃烧的条件老师讲个小故事:几个小朋友在野外树林里迷了路,这时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只好在野外过夜,气温也降了下来,他们该怎么办?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同学们各抒己见:可以找些枯草,树枝之类生火取暖)对,生火取暖,首先就要找到一些可以燃烧的物质。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物质让学生找出可以燃烧的。我们把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板书 条件之一 可燃物继续听故事:几个小朋友找来一堆树枝,可他们还是烦恼,因为没办法让它们燃起来。可见燃烧还需要别的条件,那到底还要什么条件呢?(学生探究:请同学们想办法让桌上提供的可燃物燃烧起来:有蜡烛,木条,纸条,煤)追问:还有没燃起来的吗?(学生回答:有,煤没燃)继续追问:为什么煤不燃,难道它不是可燃物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燃烧要发生,必须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板书 条件之二 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一般一种物质它的着火点是不会随便改变的,课件展示几种物质的着火点,搞清楚煤为什么不燃烧的原因。桌上有烧杯的同学将烧杯罩在蜡烛的上面,观察有什么变化?(学生:熄灭了)追问:为什么罩上烧杯的蜡烛熄灭了,没有罩上烧杯的还在继续燃烧?(学生回答:缺氧)板书 条件之三 有氧气(或空气)继续追问:燃烧所需的这三个条件是要同时满足还是只要满足一个或两个呢?引导学生观看一个视频,然后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故事还在继续:几个小朋友要离开树林了,可火还在燃烧,为了安全起见,你能和他们一起将火熄灭吗?怎么熄?(学生发表意见)最后总结板书 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能说成降低着火点)其实灭火就相当于破坏燃烧的条件追问:是只要破坏一个条件还是三个条件要同时破坏呢?(学生判断)3、交流展示讨论完成下表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破坏了哪个条件)油锅着火熄灭蜡烛纸箱着火煤气着火森林着火4、综合运用燃烧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使用不当就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展示几幅图片,通过学生自己探究总结出身处火灾现场时,该如何应对,展开自救。课件展示自救画面5、整合提升本节课小结1、燃烧的概念2、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② 氧气(或空气); 同时具备③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灭火的原理:① 清除可燃物;② 隔绝氧气(或空气); 三者具其一降低温度 。4、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学会逃生自救、学会如何报警拓展:1.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吗?2.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吗?6、检测巩固1.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树林中 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着火点 B.隔绝空气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度2.通常所说的燃烧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一定燃烧B.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发光、放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D.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空气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可燃物着火电D、煤炉生火时,用木柴引燃——提高着火点温馨提示:冬天来了,天变冷了,同学们不要随便玩火,到处生火,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切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