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2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道德与法制》四年级上册第4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第2课时《少给父母添麻烦》,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之后,引导学生爱父母就要落实到行动上,找到如何少给父母添麻烦的方法,尽量管好自己、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做一个懂事的孩子。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各方面都有所成长,对家庭的概念逐渐清晰,也能清楚得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但大多数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精心护理下长大,有些孩子觉得所有的都是所有的都是理所应当,很难做到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而有些孩子独立能力十分欠缺,常常给父母添麻烦连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体谅父母也找不到方法,无法管好自己;有些孩子有时候也想为家人做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但又不知从何做起,怎样去做。3.目标确定 1.让孩子们学会用有效的方法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 2.引导孩子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不要无意间给他们添麻烦。 3.教育孩子们要为父母分忧,做一名懂事的孩子。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管好自己,为父母分忧。 教学难点:管好自己,为父母分忧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观看视频,发现烦恼1、看视频,说感受 出示视频《妈妈的一天》,思考:看了视频,你又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说说感受 师小结:我已经感受父母为了生活十分地操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把我们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无微不至,从不让我们为生活上的事情烦恼。但事实上,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烦恼。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感受。 预设: 生1:真忙啊,没有休息的时间。 生2:只有等孩子和家务都做好了,才又自己学习的时间,竟然是晚上2点钟。 生3:每天都这样,真不容易! 等等设计意图:通过视频里全职妈妈的一天,把孩子的情感点带动起来,让孩子充分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也知道父母其实也有很多烦恼。环节二:交流烦恼,了解麻烦1、交流课前调查到的父母的烦恼。 课前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调查爸爸妈妈的烦恼,谁能起来说一说? 2、出示爸妈的烦恼统计表,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父母的烦恼都来自哪些方面? 师小结:我们发现爸爸妈妈的烦恼来自于很多方面,有工作、生活、有来自于我们,还有同学们发现,父母最多的烦恼来自于子女。 3、父母会因为你们的哪些事情而烦恼? 引导孩子说出关于父母会因为孩子健康、安全、学习、习惯、亲子关系等事情而烦恼。 4、看到父母对我们有这么多烦恼,你有什么感受? 揭题:看来我们的一些做法都会给父母带来很多烦恼,看来我们真的要好好想想怎么做才能少给父母添麻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少给父母添麻烦) 交流自己爸爸妈妈的烦恼 观察烦恼统计表,交流发现。并说一说烦恼来自哪里。 预设:生活、工作、子女 交流父母会因为子女的什么事情而烦恼。 预设: 生1:妈妈总是说我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愿坚持;生2:爸爸批评我不爱学习,不动脑;生3:妈妈说我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情磨磨蹭蹭; 生4:丢三落四等等…… 4.看到父母对子女的烦恼,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 生1:父母每天要操心这么多事,比我想的还辛苦;生2:我们的一些做法会给父母带来麻烦,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 生3:……设计意图:从儿童生活经验,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全面、真切地体会到父母的大部分烦恼来自我们,再通过交流讨论引发学生反思,发现无意中给父母增添了许多麻烦,激发学生为父母分担的意识。环节三:寻找原因,换位思考过渡:但是很多时候,有些同学却并不知道自己给父母带来了麻烦,比如说这两个孩子。 1、出示两个情境镜头故事 镜头1:周末,小红把家里弄得很乱,书本、衣服、玩具到处乱飞,妈妈非常生气。 镜头2:小军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回家作业就不会写,妈妈晚上回家后,又要做晚饭,收拾家务,还要辅导小军写作业。 2、思考两个镜头里的父母可能会怎么想,心情是怎样的;镜头里的同学会怎么想,心情又是怎样的? 3、出示收集到的家长的想法。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来听听家长们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原来孩子们是这样想的,父母又是那样想的,我们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才会给父母造成这么多麻烦。板书(换位思考) 4、小组交流你给父母带来的麻烦,各自又是怎么想的,心情是怎样的。 过渡: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给父母造成过一些麻烦。你给父母添了哪些麻烦?父母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心情怎么样? 5、造成麻烦的原因是什么? 师小结:其实我们给父母添麻烦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时候不能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无意中给他们增加麻烦,因此,我们要管好自己,做事情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为父母带来麻烦。(板书:管好自己) 1、观看两个镜头故事。 2、思考并说一说父母及子女各自的想法和心情。 3、倾听家长的想法。 4、小组按要求交流反馈,说一说 5、说一说造成麻烦的原因 预设:没有换位思考;没有管好自己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镜头的分析,以及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平时生活中给父母带来的麻烦,猜一猜父母的想法及心情,换位思考,进一步切身体会到自己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管好自己,才会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环节四:管好自己,不添麻烦出示书上29页三幅图:几个同学在学校、在家中、在玩耍时时怎样管好自己的。 妙招分享会: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管好自己? 分别从在学校里、在家中、在玩耍时这三种情况去想一想。 学生交流反馈 师小结: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想到了少给父母添麻烦的办法,已经学会了从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学会了换位思考,管好自己,我们才能知道如何不给父母添麻烦。 学生说一说这三位小朋友如何管好自己。 学生思考在学校里、在家中、玩耍时、怎么做才能不给父母添麻烦? 学生交流反馈 预设: 生1:多运动不挑食,不让父母担心我的健康问题。 生2:好好学习,专心听讲,不让父母为我的学习而担心。 生3:每天整理好自己学习用品,不用父母催,也不用麻烦家长送。 生4:学会判断哪样是对的,哪样是错的。 生5:抵挡住诱惑,约束自己的行为。 ……设计意图:让孩子明白可以从多方面管好自己,自己管好自己就会少给父母添麻烦,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玩耍时都要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注意安全,抵挡住诱惑,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就是少给父母添麻烦。环节四:主动做事,学会分担1、介绍父母夸自己的孩子不仅不添麻烦,还能为父母分担忧愁的事例(课件出示) 过渡:这些孩子特别暖心,他们的父母因此特别得开心,瞧,张小宇做了什么事? 2、出示课本第 31 页的图例 张小宇同学写完作业后就陪奶奶去散步,爸爸妈妈知道后特别开心。他们会说什么 呢 下面请同学们把这段内容表演出来。 你们也有类似的事情吗 还有哪些事 情可以为父母分担? 4、学生自由分组,根据生活中真实的案例编成小剧本表演。 师小结:大家不仅能够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加麻烦,还能在工作,学习,在生活中多多为父母分担,让父母轻松愉快一些,做父母的小棉袄,这也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爱啊(板书:爱)。 聆听为父母分担忧愁的事例。 2.看图说一说,并表演 3.讨论哪些事情可以为父母分担。 预设: 生1:周末妈妈忙家务的时候,自己也帮这做一些,比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等。 生2:主动照顾弟弟妹妹。 生3:帮妈妈摆好碗筷,饭后洗碗。 …… 4.学生分组表演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表演,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领悟不给父母添麻烦除了换位思考,管好自己,还能主动做事,为父母分担忧愁,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懂得这是对父母最好的爱。环节五:付诸行动,体谅父母过渡:如果大家能把自己设想付诸行动(板书行动),做事多换位思考,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好自己,尽可能为父母多分担一些,就能少给父母添麻烦。 出示行动表 行动项目是否完成(完成画 )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按时起床自己整理房间自觉完成作业……把你所设想的行动都记录下来,并从放学回家开始就把它付诸行动,给大家一周的时间。 2、猜一猜当你完成你的目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父母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记录自己的设想。 2.猜一猜你完成目标是的心情,父母的心情。设计意图:引导孩子把自己的设想付诸行动,并猜一猜完成后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孩子在生活实践中持续换位思考,管好自己,主动分担,不给父母添麻烦。环节六:课堂小结说一说这一节课的收获。 师小结:我们不仅要学会怎样为父母分忧,不给父母添麻烦,还要真真切切地在生活中做到。让我们把这些设想变成实际行动,都能成为让父母欣慰的懂事的好孩子!6.板书设计 爱 少给父母添麻烦 换位思考 管好自己 主动分担 行动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根据自己填写的行动表的内容,给自己一周的时间,看看自己是否能实现。一周后上交评选“懂事小达人”。 行动项目是否完成(完成画 )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按时起床自己整理房间自觉完成作业……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为了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易,特意录制了小红书上的一个全职妈妈一天的视频,视频是直接用手机上的录屏功能录的。9.教学反思与改进 孩子们在本节课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不易,知道了要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管好自己,主动为父母分担,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我真为孩子们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视频,情境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真实在线,还采集了父母的话,表达了对孩子懂事做法带给自己的愉悦,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领悟管好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才是对父母最好的爱。孩子在多种形式下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多在学习中找到一些乐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10.学习评价设计 1.通过让孩子们交流在家表现。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发挥榜样的力量。 2.通过“家长评一评”活动,用调查表反馈。激励孩子们坚持践行“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3.通过学校宣传奖励“懂事小达人”,让孩子们得到成功的满足,获得主动管好自己,替父母分担的内驱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