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所以本节课在学生的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上对光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概念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源及其分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实际:本节课的重点是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本节课的难点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说教学方法 1、教法(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2)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讲授法: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物理科学知识。 (4)模型法:通过模型法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2、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2分钟) 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发光物体的图片,播放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新课探究(20分钟)光源:通过多媒体展示发光的物体,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得出光源的概念。光的直线传播:(1)通过生活中影子的列子,引发学生思考光是怎么传播的,指导学生探究。(2)演示实验:①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②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3)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路径。(4)引导学生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新课探究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由生活例子引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综合应用。(5分钟)列举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让学生学会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并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第四环节: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分钟)练习3-5个小题,通过题目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并且设置实验探究的题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掌握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第五环节:课堂知识小结。(5分钟)小结内容;1、光源的概念及其分类。2、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3、真空中光速大小v=3*10^8m/s第六环节:学后反思。(2分钟)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大家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第七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说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光源的概念及其分类。2、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3、光速大小。 以上是我对《光的直线传播》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整体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