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的南方越冬。五下科学复习资料 12.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13.食物网:生物之间(同种植物被多种动物吃,一种动物吃多种食物)这种复杂食物关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系形成的网状结构。14.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生物)1.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15.生态系统: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体。(生物与非生物)2.每一个玻璃皿中放 3粒种子,是为了减小实验的偶然性。 16.一般采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方向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3.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17.在一条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作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4.绿豆苗的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的食物叫消费者。5.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18.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终止。6.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 19.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所需的养料,并释放氧气。 易发生波动甚至毁灭。7.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如: 20.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阳光等。芭蕉 阔叶 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21.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松树 针叶 生长在阳光充足、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山地 22.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制作生态瓶:仙人掌 叶刺 生长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8.绿豆苗的根部吸水,根会朝着有水的一侧生长,称为向水性。9.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10.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11.当环境改变时,动物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环境变化。(1)青蛙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季节 气候 草木 青蛙春 温暖 发芽 由卵孵化成蝌蚪( 去盖 ) ( 铺沙装水 ) ( 种植物 ) ( 放动物 )夏 炎热 茂盛 由蝌蚪长成青蛙23.制作生态瓶的材料要透明,保证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且方便观察。秋 凉爽 枯萎 挖洞 24.生态瓶中的水要用自然水域中的水,如:池塘水。冬 寒冷 凋零 冬眠 25.放入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氧气和养料;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桶底的(2)丹顶鹤适应环境的行为: 淤泥还可以是一些动物的栖身之所。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入 26.评价生态瓶的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看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又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徙,飞到温暖1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1.船的发展: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柴油机船→潜艇。2.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等不足。3.尖形船首,可以减小船在行驶中受到水的阻力。4.用螺母(垫圈)测试船的载重量,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为了防止侧翻,应将螺母均16.可以在船尾装船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船舵向右偏转,船就向右行驶;船舵向左偏转,匀地摆放。船就向左行驶。5.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载重量更大。17.认识潜艇6.制作竹筏时,应选择两端都有竹节的竹竿,增大载重量。潜艇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潜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的大小来控7.竹筏的不足之处:容易浸水、不牢固。制浮沉。潜艇常用的动力有柴油动力和核动力。8.摇橹木船和宝船解决了容易浸水的问题,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 18.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9.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 性、动力系统。造船。 19.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等过程。10.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像这样的力是水的浮力。 20.科学阅读11.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1)船舱分格结构具有隔水功能,能阻止水从一个分格流向其他分格,从而预防沉船。排开的水量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蛟龙”号是第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12.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可以提高船的稳定性。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船, (3)“奋斗者”号是我国研制的首个下潜突破万米的载人潜水器。这样做的优点是提高船的稳定性。13.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14.用弹珠模拟货物的缺点:弹珠会滚动容易沉船,测量的载重量不一定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15.给小船装上动力(1)帆船:用卡纸制作风帆,用风扇吹风帆模拟自然界的风。(2)电动风力小船:用电池带动扇叶转动,风力推进装置向后吹风时,小船向前运动。(3)蒸汽小船:点燃蜡烛加热金属管内的水,水沸腾后向后喷出蒸汽,小船向前运动。2 (2)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3)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地球有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17.垃圾分类2.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温度、能源、土壤等。 (1)可回收垃圾: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布料。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唯有地球的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氧气。 (2)有害垃圾:过期的药品、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油漆桶、杀虫喷雾剂4.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 罐等。液态水。 (3)易腐垃圾:剩菜剩饭、瓜果皮壳、过期食品、枯枝落叶、鱼刺鱼骨、中药残渣等。5.丰富的海洋资源 (4)其他垃圾:渣土、陶瓷、砖瓦、卫生纸、无汞电池、烟头等。(1)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18.生活中减少垃圾的方法:减少食物浪费、少买不必要的衣服、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2)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海洋植物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主要吸收者之一。 19.我国的电能组成水电主要有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电和火力发电(煤6.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燃烧发出的电)。全球气候变暖、光污染、噪声污染等。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 20.化石能源:埋藏在地底下的远古生物遗骸形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7.雾霾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21.温室效应: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增加的二氧化碳,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被8.氟利昂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 称作温室效应。9.过度施肥、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大量水生 22.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生物死亡。 (1)实验现象:塑料袋内的空气温度比塑料袋外的高。10.地球上淡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 2.5%,淡水湖与河流占淡水资源总量的 0.3%。 (2)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像塑料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进入温室中,又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气温升高。23.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24.石油、煤、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终有用尽的一天。25.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26.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分离→打浆→抄造→干燥27.一张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28.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11.人们生产生活中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河流和部分地下水。 29.使用 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 1. 8 克标准煤,相应减少排放 4.7 克二氧化碳。1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0.节约用纸的行为13.我们担忧水资源问题的原因 (1)爱护并重复使用教科书。 (2)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和使用。(1)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且短缺。 (3)使用再生纸。 (4)用手帕代替纸巾。(2)水污染严重。 31.不同角色对城中湖造成污染的行为(3)海水淡化成本高,未能广泛使用。 角色 污染行为14.我们能为水资源问题做些什么 普通市民 生活污水,倾倒垃圾(1)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2)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 渔业养殖户 投放饲料,放置网箱,水产品死亡(3)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 (4)不乱扔垃圾,防止造成水污染。 游船船主 生活污水,燃油游船产生废气、废液,游客乱扔垃圾15.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房地产开发商 倾倒垃圾,围湖造田,小区排污口架设到湖里16.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32. 模拟角色治理湖区环境时,既要从“自身角色”角度提出方案,也要换位思考,牺牲(1)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 一些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3 第四单元《热》 16.热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或从一个高温1.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物体传递给一个低温物体。2.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 17.热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在固体中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热传导。(1)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水的温度会降低。 在液体和气体中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热对流。(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会持续沸腾,水的温度不变。 18.观察水的热对流:加热试管中的水3.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水沸腾的条件:达 (1)水不能太多,控制在试管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到沸点且持续吸热。 (2)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人。4.水结冰时的温度,叫水的凝固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0℃。冰水混合物的温 (3)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搅拌均匀,有利于观察水的流动及水温的变化。度是 0℃。 (4)加热时,热水向上运动,冷水向下运动。5.水的蒸发过程吸收热量,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放出热量。 19.观察水的热对流:从一侧加热烧杯中的水6.水的蒸发:湿衣服变干、水洼变干。 (1)用滴管吸取红墨水,伸入到水下待加热的地方,挤出 2滴红墨水。滴加红墨水的目7.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的是方便观察水的流动。8.水蒸气凝结成水:浴室镜面上形成的水滴、锅盖内的水滴、清晨草叶上的露珠。 (2)加热后的热水向上流动,冷水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使整杯水的温度趋于相同。9.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20.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1)在玻璃杯内加入冰块,用干布将玻璃杯外壁擦拭干净,静置一会儿,玻璃杯外壁出 2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现了小水珠。因为玻璃杯内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热的良导体有铜、铝、铁等金属材料。(2)若再加入食盐,玻璃杯内温度更低,外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更多。 热的不良导体有塑料、木头、陶瓷、空气等材料。10.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云、雾、雨、露、霜、雪等,他们的形成都与水 22.冬天时,我们触摸金属感觉很凉,而触摸木板感觉不是很凉,这是因为,木板是热的不蒸气的凝结有关。 良导体,它不会很快把你手上的热量带走。11.加热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牛奶,我们会把它浸在热水中。热会从热水转移到牛奶。 23.比较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哪个传热快12.将温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触温度 (1)在相同大小的木勺、塑料勺和金属勺的勺柄中段涂上蜡,然后将它们的勺部同时浸(1)实验现象:凉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最终凉水和热水的温度相 入热水中。同。凉水的温度不会一直上升,热水的温度不会一直下降。 (2)金属勺上的蜡最先熔化,然后是塑料勺上的蜡熔化,木勺上的蜡最后熔化。(2)实验结论: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3)三种勺子中,金属勺传热最快,塑料勺传热慢一些,木勺传热最慢。13.在实验中,我们测量物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温度计,生活中还有更多可以感知温度的方法, 24.铜、铝、铁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排序:铜>铝>铁。比如使用感温纸带、感温粉末。 25.比较哪杯水凉得慢14.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用火加热金属条的中部,金属条上的蜡从中部受热部分 (1)在容量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相同温度的开始熔化,然后向两端依次熔化。 热水。(2)过几分钟后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发现不锈钢杯保温效果最差,塑料杯的保温效果不在中部加热佳,陶瓷杯的保温效果最好。在两端加热(3)热的良导体散热快,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制作保温杯时,应选择热的不良导体。15.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从加热点(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传递。 26.使杯中热水凉得更慢的方法(1)给杯子加一个密封的盖。(2)用热的不良导体将杯子包起来。27.保温瓶内胆原理(1)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2)内胆中间为真空,无热传导与热对流。(3)内壁镀银,减少热辐射。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