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预测卷(十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预测卷(十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33分)
一、抄写下面一段话,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2分)
再繁华的落笔也不能尽数表达此刻似澎湃,似思念的心音。感觉我们是很老的朋友,至少我一直是我,至少我没什么改变。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óu chàng kòng zhì qī xī róu cuō
( ) ( ) ( ) ( )
yǐ xué nóng chóu nuó yí xì nì
( ) ( ) ( ) ( )
三、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组成词。(4分)
【京】 原(  ) (  )讶 (  )色 成(  )
【昔】 (  )肉 (  )施 (  )酸 (  )犬
四、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B.同学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都在为进球而欢呼。
C.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老师交代的任务完成了!
D.春天来了,大地到处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2.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六、积少成多。(10分)
1.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春城无处不飞花,        。
3.少壮不努力,        !
4.中庭地白树栖鸦,        。
第二部分 经典诵读(18分)
1.存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 )
A.《清明上河图》 B.《洛神赋图》 C.《五牛图》 D.《历代帝王图》
2.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 )
A.欲把心事付瑶琴 B.一弦一柱思华年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3.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 )
A势如破竹 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 D渭分明
4.“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5.古代有很多姓氏都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 )
A.农耕 B.军政 C.养马 D.水利
6.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 )
A.阴晴圆缺 B.风花雪月 C.梅兰竹菊 D.春夏秋冬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亲
8.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 )
A.玄 B.皂 C.青 D.苍
9.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24分)
(一)课外阅读。(12分)
一碗馄饨
那天,她又跟母亲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小吃摊,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小吃摊的主人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老婆婆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饭?”“可是……可是我没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很热情地招呼她,“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去泪水继续说,“我们又不认识,而您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的?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喜色说:“你这个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这时,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2分)
(1)非常疲乏,忍受不了。 (     )
(2)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
2.根据短文内容把你的理解写下来。(2分)
女孩第一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孩第二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2分)
4.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此时女孩会怎么想呢?请写出女孩的心理活动。(3分)
5.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今后应该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背影(节选)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2分)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 为什么 (2分)
4.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2分)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2分)
A. 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第四部分 作文(25分)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次探寻知识奥秘的实践活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典礼,一场铆足劲儿的比赛,一次心仪已久的出游等,凡是记忆深刻的动人场景,都值得我们用手中的笔描述,请写一写吧。
要求:注意详略得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答案
第一部分
一、略
二、惆怅 控制 栖息 揉搓 蚁穴 浓稠 挪移 细腻
三、谅 惊 景 就  腊 措 醋 猎
四、B
五、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爸爸说,他正为那件事操心。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 。
六、1.针尖上一滴水 时间的流里 2.寒食东风御柳斜 3.老大徒伤悲 4.冷露无声湿桂花
第二部分
1.C2.B3.C4.D5.B6.B7.B8.D9.D
第三部分
(一)1.(1)疲惫不堪 (2)视而不见
2.她感激老婆婆给了她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她感到很后悔
3.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4.示例:是呀,妈妈天天煮饭给我吃,我却没有感激过她,而老婆婆免费让我吃了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我就这么感激她。我最应该感激的人是妈妈呀!
5.示例: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二)1.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祸不单行,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引出下文作好铺垫。
2.B
3.不好。因为“说过”只是顺便一说,改为“好”语气不如原来坚定。而“定”表示已经决定了,更为恰当。
4.不重复。因为“再三”表示“多次”,说明父亲多次对“我”表示关心。而“仔细”是一种状态,二者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不矛盾。
5.B 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