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暑假高一物理预习讲义】第3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 暑假高一物理预习讲义】第3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v=,当初速度为0时,v=;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x=,当速度为0时,x=。
2、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若=0 ,则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 。
位移公式: 。
位移与速度关系式:: 。
平均速度公式: 。
4、如果问题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t,利用 求解,往往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方便。
题型一、速度与位移关系的应用
【例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28日17时37分顺利着陆.在返回的过程中,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距地面10 km时开始启动降落伞装置,速度减至10 m/s,并以这个速度在大气中匀速降落.在距地面1.2 m时,返回舱的4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火,舱体再次减速.设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并且到达地面时恰好速度为0,求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
【例2】一辆汽车原来的速度是10m/s,在一段下坡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行驶到下坡路末端时速度增加到15m/s。求这段下坡路的长度。
题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推论的应用
【例3】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 ,。求:
(1)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拍摄时小球B的速度的大小?
(3)拍摄时是多少?
(4)小球A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1、关于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C.此公式只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
D.此公式不可能出现a、x同时为负的情况
2、在交通事故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轮胎的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是14m,假设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
A.7m/s B.10m/s C.14m/s D.20m/s
3、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v,到C点的速度是3v。则等于( )
A.1:8 B. 1:6 C. 1:5 D. 1:3
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前2 s加速度为5 m/s2
B.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
1.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8t-3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8 m/s和-6 m/s2 B.8 m/s和-3 m/s2
C.3 m/s和8 m/s2 D.-3 m/s和0
2.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限速为60 km/h.则该车(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60 km/h
3.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6.0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4.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是5 m,则(   )
A.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10 m/s2
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为10 m
D.物体在第4 s内的位移是20 m
5.以20 m/s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以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汽车在制动后的5 s内的位移是(  )
A.45 m B.37.5 m C.50 m D.40 m
6.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突然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就紧急制动,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起动到停止共用t=10 s时间,前进了x=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7.在市区一网吧门前,一辆出租车将一过路的行人撞伤.由于网吧在闹市区,交通部门规定了在这一路段的最高行驶速度为36 km/h.在处理这起事故时,要判断肇事司机是否超速行驶,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车轮在路面上擦过的笔直的痕迹长9 m,假设刹车后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此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8 m/s2.请你判断此辆车刹车前是否超速行驶?
8.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在2 s~4 s内,4 s~6 s内加速度各是多大?
(2)第3 s末物体的速度多大?
(3)物体0~6 s内的位移多大?
9、一列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的长度为L,火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而火车尾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为,求:
(1)火车的加速度;
(2)火车中点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
(3)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的时间t 。
1.自由落体运动
(1)物体只在 作用下从 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 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做 运动。
(2)实验表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的 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加速度
(1)实验表明,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 ,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 ,通常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 的,在赤道附近 ,在两极 。(最小,最大)
3.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速度与时间
位移与时间
速度与位移
题型1 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从地球表面附近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C.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题型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基本运用
【例3】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1秒内下落25米,问此物体是从离地面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取g=10m/s2)
【例4】从某电视塔顶附近的平台处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作用,小球自由下落。若小球在落地前的最后2秒内的位移是80m,则求该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和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取g=10m/s2)
题型3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运用
【例5】你如果想测量你的同桌的反应时间,你握住尺子的上端,同桌的手放在尺的下端零刻度处待命,当同桌看到你的手松开时,迅速握住尺子,他的手握在20cm处,同桌的反应时间为多长?若招飞时对飞行员的反应时间要求达到 0.16s,同桌能当飞行员吗?(取g=10m/s2)
1.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自由落体运动是 ( )
A.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
B.物体在真空中的运动
C.加速度为g的竖直下落运动
D.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下落运动
3.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1.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 ( )
A.2 m B.2.5 m C.2.9 m D.3.5 m
2.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 )
A.5s B.7s C.9s D.3s
3.自由落体第5个0.5 s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 ( )
A.5   B.9    C.10    D.25
4.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
A.1∶3∶5       B.1∶4∶9
C.1∶∶ D.1∶(-1)∶(-)
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 ( )
A.1 s B.1.5 s C. s D.(-1)s
6.在月球上甲的重力比乙的重力大10倍,甲从100 m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0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下落l s初,它们的速度不相等
C.各自下落l m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7.一个物体从高h处自由落下,其时间达到落地时间一半时,下落的高度为 ( )
A.h B.h C.h D.h
8.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 s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则塔顶高为 ( )
A.100m B.125m C.200m D.80m
9.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是40 s
B.火箭前40s上升,以后下降
C.燃料用完时,火箭离地高度是16000m
D.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
10.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 )
A.1:3:5 B.1:4:9 C. D.
11.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内的位移、最后l s内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12.一个氢气球以4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10 s末从气球中掉下一重物,此重物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此重物从氢气球中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到地面?(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
1 / 10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v=,当初速度为0时,v=;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x=,当速度为0时,x=。
2、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若=0 ,则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与速度关系式::。
平均速度公式:。
4、如果问题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t,利用求解,往往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方便。
题型一、速度与位移关系的应用
【例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28日17时37分顺利着陆.在返回的过程中,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距地面10 km时开始启动降落伞装置,速度减至10 m/s,并以这个速度在大气中匀速降落.在距地面1.2 m时,返回舱的4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火,舱体再次减速.设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并且到达地面时恰好速度为0,求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
【解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知
v0=10 m/s,v=0,x=1.2 m
由v2-v=2ax得
a== m/s2=-41.7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例2】一辆汽车原来的速度是10m/s,在一段下坡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行驶到下坡路末端时速度增加到15m/s。求这段下坡路的长度。
【解析】=312.5m
题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推论的应用
【例3】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 ,。求:
(1)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拍摄时小球B的速度的大小?
(3)拍摄时是多少?
(4)小球A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解析】(1)由推论可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2)由题意知B点是AC段的中间时刻,可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小球B的速度大小
(3)由于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恒定,所以,
所以,
(4)设A点小球速度为,由于,所以,
所以小球A的运动时间为,因为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A的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1、关于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C.此公式只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
D.此公式不可能出现a、x同时为负的情况
【答案】B
2、在交通事故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轮胎的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是14m,假设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
A.7m/s B.10m/s C.14m/s D.20m/s
【答案】C
3、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v,到C点的速度是3v。则等于( )
A.1:8 B. 1:6 C. 1:5 D. 1:3
【答案】A
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前2 s加速度为5 m/s2
B.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答案】A
5.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
【答案】B
1.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8t-3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8 m/s和-6 m/s2 B.8 m/s和-3 m/s2
C.3 m/s和8 m/s2 D.-3 m/s和0
【答案】A
2.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限速为60 km/h.则该车(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60 km/h
【答案】A
3.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6.0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答案】B
4.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是5 m,则(   )
A.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10 m/s2
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为10 m
D.物体在第4 s内的位移是20 m
【答案】B
5.以20 m/s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以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汽车在制动后的5 s内的位移是(  )
A.45 m B.37.5 m C.50 m D.40 m
【答案】D
6.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突然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就紧急制动,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起动到停止共用t=10 s时间,前进了x=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答案】B
7.在市区一网吧门前,一辆出租车将一过路的行人撞伤.由于网吧在闹市区,交通部门规定了在这一路段的最高行驶速度为36 km/h.在处理这起事故时,要判断肇事司机是否超速行驶,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车轮在路面上擦过的笔直的痕迹长9 m,假设刹车后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此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8 m/s2.请你判断此辆车刹车前是否超速行驶?
【解析】设刹车前的速度为v0(即刹车后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刹车位移x=9 m,
刹车加速度a=-8 m/s2,停止时v=0,
由v2-v=2ax,得
v0== m/s=12 m/s=43.2 km/h>36 km/h,
所以此车刹车前超速行驶.
8.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在2 s~4 s内,4 s~6 s内加速度各是多大?
(2)第3 s末物体的速度多大?
(3)物体0~6 s内的位移多大?
【解析】(1)2 s~4 s内a==2 m/s2
4 s~6 s内a′==-4 m/s2.
(2)第3 s末物体的速度
vt=(4+2×1) m/s=6 m/s.
(3)0~2 s,x1=4×2 m=8 m
2 s~4 s内,x2=(4×2+) m=12 m,
4 s~6 s内x3=8 m
物体6 s内的位移x=28 m.
【答案】(1)2 m/s2 4 m/s2 (2)6 m/s (3)28 m
9、一列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的长度为L,火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而火车尾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为,求:
(1)火车的加速度;
(2)火车中点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
(3)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的时间t 。
【解析】(1)从火车头经过路标到火车尾经过此路标,火车的位移x=L,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从火车头经过路标到火车中点经过此路标,有 ,
从火车中点经过路标到火车尾经过此路标,有。
(3)火车通过此路标的过程中,由位移公式,得
即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时间为 。
1.自由落体运动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验表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加速度
(1)实验表明,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在赤道附近最小,在两极 最大。(最小,最大)
3.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速度与时间
位移与时间
速度与位移
题型1 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BCD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从地球表面附近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C.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C
题型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基本运用
【例3】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1秒内下落25米,问此物体是从离地面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取g=10m/s2)
【答案】45m
【例4】从某电视塔顶附近的平台处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作用,小球自由下落。若小球在落地前的最后2秒内的位移是80m,则求该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和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取g=10m/s2)
【答案】125m 50m/s
题型3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运用
【例5】你如果想测量你的同桌的反应时间,你握住尺子的上端,同桌的手放在尺的下端零刻度处待命,当同桌看到你的手松开时,迅速握住尺子,他的手握在20cm处,同桌的反应时间为多长?若招飞时对飞行员的反应时间要求达到 0.16s,同桌能当飞行员吗?(取g=10m/s2)
【答案】0.2s 不能
1.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答案】C
2.自由落体运动是 ( )
A.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
B.物体在真空中的运动
C.加速度为g的竖直下落运动
D.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下落运动
【答案】D
3.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答案】C
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答案】B
1.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 ( )
A.2 m B.2.5 m C.2.9 m D.3.5 m
【答案】D
2.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 )
A.5s B.7s C.9s D.3s
【答案】A
3.自由落体第5个0.5 s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 ( )
A.5   B.9    C.10    D.25
【答案】B
4.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
A.1∶3∶5       B.1∶4∶9
C.1∶∶ D.1∶(-1)∶(-)
【答案】D
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 ( )
A.1 s B.1.5 s C. s D.(-1)s
【答案】D
6.在月球上甲的重力比乙的重力大10倍,甲从100 m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0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下落l s初,它们的速度不相等
C.各自下落l m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答案】C
7.一个物体从高h处自由落下,其时间达到落地时间一半时,下落的高度为 ( )
A.h B.h C.h D.h
【答案】B
8.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 s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则塔顶高为 ( )
A.100m B.125m C.200m D.80m
【答案】B
9.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是40 s
B.火箭前40s上升,以后下降
C.燃料用完时,火箭离地高度是16000m
D.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
【答案】C
10.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 )
A.1:3:5 B.1:4:9 C. D.
【答案】D
11.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内的位移、最后l s内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解析】(1)由,得落地时间 s
(2)第l s内的位移:m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 s内的位移为m
所以最后1 s内的位移为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m
12.一个氢气球以4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10 s末从气球中掉下一重物,此重物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此重物从氢气球中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到地面?(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
【答案】280m 11.48s
1 /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