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暑假高一物理预习讲义】第1讲.运动的描述(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 暑假高一物理预习讲义】第1讲.运动的描述(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机械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质点
(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 和 ,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成一个 的物质点,简称为质点,是一种 的物理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①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 和 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看作质点。
(3)对质点的理解:
①能否把一个物体看作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决定的。
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单纯从物体是平动还是转动来判断。
③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参考系
(1)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假定这个“其他物体”不动,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 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被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择:
①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取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考系。
②选择参考系时,应以方便观测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③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果可能不同。
④当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坐标系
(1)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
(2)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 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 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 坐标系来描述.
题型1 质点概念的理解
【例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小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被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有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被视为质点
【例2】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 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D.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E.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F. 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G 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H.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可以把它们视为质点
I.体积很小的物体都看成质点
J.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K.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L.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
【例3】如图为我国田径名将刘翔,曾多次获得110米栏冠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题型2 参考系的理解
【例4】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例5】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动物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题型3 坐标系的理解
【例6】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2m,–2m,–1m B.–2m,2m,1m C.4 m,0,1m D.–4 m,0,–1m
【例7】小明从学校回到家有800米的路程,要确定小明家相对学校的位置,请思考:
①如果小明家和学校均在同一条笔直的街道上,如何描述?
②如果小明家还在另一条与学校所在街道相互垂直的街道上,如何描述?
③如果小明家还在某高层公寓的32层上,如何描述?
④仅用小明家离校800米能够确定其位置吗?
1.下列物体或人能看成质点的是( )
A.在空中做各种翻腾动作的体操运动员 B.研究足球能形成“香蕉球”的原因
C.确定标枪从掷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 D.记录万米赛跑运动员从起跑到冲线的时间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世人瞩目,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
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C.参考系一定是不动的物体
B.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D.参考系是人们假定不动的物体
4.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取的参考系是( )
A.月亮 B.云 C.地面 D.观察者
5.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如图所示。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70m,B点位置是0 m,C点位置为+30m,A到B位置变化是70m,方向向东;C到B位置变化为-30m,方向向西。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凡是质量轻、体积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C.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一定可视为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2.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3.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火车通过黄河铁路大桥所用的时间 B.研究汽车从天津到北京的时间
C.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D.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E.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的牵引力来源时 F.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的位置时
G.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H.研究调整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将飞船看作质点I.参加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 J.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K.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箱子
L.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
M.中国网球女双队员李婷、孙甜甜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在研究她们发出的网球时
4.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C.观察或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定地面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5.坐在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轨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行驶着的列车”和“树木迅速后退”的参考系分别为(   )
A.地面、地面  B.地面、列车 C.列车、列车 D.列车、地面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叫做米歇尔的法国飞行飞行员在2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7.地面观察者看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
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
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
8.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杆临长安街而立,长安街为东西走向,一辆轿车沿长安街自西向东行驶,开始时距离国旗杆1 000 m,1 min后,距离国旗杆400 m,2 min后距离国旗杆600 m.若坐标原点定在国旗杆的位置,以自西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则开始时,轿车的位置坐标为 ,1 min后位置坐标为 .
9.如图所示,某人从学校的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
10.观察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1、时间和时间间隔
(1)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 表示,时间间隔用 表示。
(2)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 即为时间间隔。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物体运动 的长度。
(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 的物理量,位移可以用从 到 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即有 又有 的物理量,如位移。
(2)标量:只有 没有 的物理量,如路程、质量等。
4、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理解
题型1 时刻和时间间隔
【例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
A、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8时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的好成绩
D、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七”飞船外完成了历时20分钟的太空行走
【例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00”是指时间间隔
B.火车站公布的旅客列车运行表是时刻表
C.体育老师用停表记录某同学完成百米短跑的时间记录值是时间间隔
D.“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14周,耗时21时23分钟是时刻
题型2 路程和位移的理解
【例3】 2008北京奥运会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 m的正方形,如图121所示,在它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运动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跑到二垒,求他在此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
题型3 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和位移
【例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6 7 8
x/cm 5 3 1 -3 -5 -3 1 3 5
则此质点从时刻t=0开始运动后:
(1)前2s内、前3s内、前5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 、 ,方向分别为 、 、 .
(2)2s~3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是 ,6 s~7 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是 ,以上两段时间内,哪段时间通过的位移要大些? .
1、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
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C.“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在轨运行约68小时后安全返回
D.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是不相等,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3、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
D.-10 ℃比5 ℃ 的温度低
4、如图所示,三个人分别沿三条不同路线Ⅰ、Ⅱ和Ⅲ从宜宾到成都,下列关于他们的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着Ⅰ较大 B.沿着Ⅱ较大
C.沿着Ⅲ较大 D.一样大
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下图所示的位移坐标轴上O、s1、s2、…sn-1、sn分别为物体在开始和第1s末、第2s末、……、第(n-1)s末、第ns末的位置,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s2为第2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s2
B.Osn-1为(n-1) 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sn-1
C.s2sn为前2n s内的位移,方向由s2指向sn
D.sn-1sn为第n s内的位移,方向由sn-1指向sn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
A. 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 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00”是指时间间隔
D.1 min内有60个时刻
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3、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4、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
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
D.以上说法均正确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位移Δx=Δx1+Δx2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 )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8.一人晨练时,所走的径迹为如图(a)所示的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的S形为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取向如图(b)所示.当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过程中,位于D点时,他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
9.一质点沿着一条直线先由A点运动到B点,再由B点运动到C点,已知AB=30m ,BC=40m ,如图所示,分别写出质点从A到B,从B到C,从A到C三段的路程和位移。
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物体沿直线运动,假设以这条直线为轴建立直线坐标系,这样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就可以通过坐标的 Δx=x2-x1来表示,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 ,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 。
2.速度
(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
(2)定义式:v = 。
(3)单位:国际单位制 ,常用单位有km/h、cm/s等。
(4)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
(5)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 。
(6)匀速运动:
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v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Δt时间内的位移Δx =vΔt.
3.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 能 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 或不同 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 或哪段 内的平均速度。
4.瞬时速度与速率
(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 或某一 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 相同。
②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 或 对应。
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 。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和瞬时速度相等。
(3)速率:瞬时速度的 叫做速率,只表示物体运动的 ,不表示物体运动的 ,它是 量。
5. 两种速度的比较
定义 物理意义 注意问题
速度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v和s及t是对应关系,是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平均速度 物体在具体谋段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粗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只能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大小和所研究的时间间隔有关;是矢量,方向为对应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矢量,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是标量,只考虑其大小
题型1: 对速度的理解
【例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题型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例2】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种叙述
A.物体在第1 s内的速度是3 m/s
B.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3 m/s
C.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时的速度是3 m/s
D.物体在通过一段位移x时的速度为3 m/s
以上叙述中的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
【例3】在下列各种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
B.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
C.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
D.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1.5 m/s
【例4】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题型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计算
【例5】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例6】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m/s=25 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
1.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
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C.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2.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
B.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
C.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
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
4.一辆汽车以速度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则是( )
A.24 km/h B.35 km/h C.36 km/h D.48 km/h
1.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 m/s B.小球第3 s末的速度6 m/s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 km/h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 km/h
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v=.,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为零
4.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6.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7.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8.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3.75 m/s B.12.5 m/s C.12 m/s D.11.75 m/s
9.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 )
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
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 定是3m/s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是10 m/s,他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 m/s,瞬时速度是______ m/s.
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内通过8 m,第2 s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30 m,第4 s内通过10 m,则此汽车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一物体做单向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另一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第2、3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第4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第5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3 m/s,则汽车在这5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倍。
1.速度的变化量
速度由v0经一段时间t后变为vt,那么 即速度的变化量。用表示,即= 。
2.加速度
(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 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的 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 的比值。
(3)定义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 。
(5)矢量性:加速度是 (标量,矢量),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
(6)速度大小、速度变化大小、加速度大小三者之间 (有,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加速度大,并不代表速度一定大,也不代表速度变化大;同样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7)如何判断加速还是减速?
若加速度与初速度 (同向,反向 ),则物体加速运动;若加速度与初速度 (同向,反向),则物体减速运动。
(8)加速度是从现实生活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可用类比法理解:
位置 → 位置变化(位移) → 位置变化快慢(速度)
速度 → 速度增减 → 速度变化快慢(加速度)
3.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
根据v-t图象可以确定的是:?
(1)运动物体初速度的大小v0
(2)判断物体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计算加速度, a=Δv/Δt.
(4)确定加速度的方向。
题型一、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例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表示运动中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表示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程度
C.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D.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题型二、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的关系
【例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的大小无关
题型三、加速度的计算
【例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该速度方向设为正方向)为8m/s,1s后的速度变为4m/s,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 m/s ,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例5】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10 m/s,方向沿x轴正方向,经过2 s,末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沿x轴负方向,则其加速度是( )
A、10 m/s2 B、0 C、-10 m/s2 D、-5 m/s2
题型四、利用v-t图象求解加速度
【例6】右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物在各段时间内
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得越快(大,快),加速度越小,物体的速度变化得越慢(小,慢)。
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列车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3.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的是( )
A.升空时的火箭 B. 进站时的地铁
C.起跑时的短跑选手 D. 滑斜面下滑的小车
4.以10 m/s的速度前进的汽车,起动后经4 s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5.一子弹击中木板的速度是800 m/s,历时0.02 s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 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加速度的方向为 。
1.对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
C.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必有加速度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则其速度也必为零
3.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一定很大 B.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
C.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很大 D.只要有加速度,速度就会不断增加
5.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根据给出的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值,下列对物体运动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v0>0、a<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B.若v0<0、a<0,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C.若v0<0、a>0,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D.若v0>0、a>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7.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C.速度变化的大小表示速度增量的大小,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8.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
A.-20 m/s2 B.20 m/s2 C.-100 m/s2 D.100 m/s2
9.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v-t图象,则( )
A.在1 s到3 s时间内质点静止
B.前1 s质点做加速运动,后1 s质点做减速运动
C.前1 s质点的加速度为3 m/s2
D.3 s末质点的速度为3 m/s
10.火车以10m/s的速度开始下坡,在下坡路上得到0.2m/s2的加速度,行驶到坡底时,速度为15m/s,求火车经这段坡路所用时间。
11.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
(1)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1
(2)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
12.一个质点,初速度的大小为2 m/s,末速度的大小为4m/s,则 ( )
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不可能是6 m/s 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2 m/s
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3.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1 / 24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机械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质点
(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简称为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①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看作质点。
(3)对质点的理解:
①能否把一个物体看作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决定的。
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单纯从物体是平动还是转动来判断。
③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参考系
(1)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假定这个“其他物体”不动,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被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择:
①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取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考系。
②选择参考系时,应以方便观测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③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果可能不同。
④当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坐标系
(1)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
题型1 质点概念的理解
【例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小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被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有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被视为质点
【答案】CD
【例2】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 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D.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E.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F. 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G 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H.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可以把它们视为质点
I.体积很小的物体都看成质点
J.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K.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L.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
【答案】CEFHK
【例3】如图为我国田径名将刘翔,曾多次获得110米栏冠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答案】AD
题型2 参考系的理解
【例4】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答案】A
【例5】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动物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答案】D
题型3 坐标系的理解
【例6】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2m,–2m,–1m B.–2m,2m,1m C.4 m,0,1m D.–4 m,0,–1m
【答案】B
【例7】小明从学校回到家有800米的路程,要确定小明家相对学校的位置,请思考:
①如果小明家和学校均在同一条笔直的街道上,如何描述?
②如果小明家还在另一条与学校所在街道相互垂直的街道上,如何描述?
③如果小明家还在某高层公寓的32层上,如何描述?
④仅用小明家离校800米能够确定其位置吗?
【答案】 直线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维(立体)直角坐标系
不能 ,应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下列物体或人能看成质点的是( )
A.在空中做各种翻腾动作的体操运动员 B.研究足球能形成“香蕉球”的原因
C.确定标枪从掷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 D.记录万米赛跑运动员从起跑到冲线的时间
【答案】CD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世人瞩目,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
【答案】BD
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C.参考系一定是不动的物体
B.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D.参考系是人们假定不动的物体
【答案】BD
4.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取的参考系是( )
A.月亮 B.云 C.地面 D.观察者
【答案】B
5.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如图所示。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70m,B点位置是0 m,C点位置为+30m,A到B位置变化是70m,方向向东;C到B位置变化为-30m,方向向西。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凡是质量轻、体积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C.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一定可视为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答案】AD
2.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答案】AC
3.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火车通过黄河铁路大桥所用的时间 B.研究汽车从天津到北京的时间
C.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D.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E.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的牵引力来源时 F.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的位置时
G.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H.研究调整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将飞船看作质点I.参加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 J.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K.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箱子
L.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
M.中国网球女双队员李婷、孙甜甜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在研究她们发出的网球时
【答案】BFGIK
4.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C.观察或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定地面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答案】D
5.坐在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轨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行驶着的列车”和“树木迅速后退”的参考系分别为(   )
A.地面、地面  B.地面、列车 C.列车、列车 D.列车、地面
【答案】B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叫做米歇尔的法国飞行飞行员在2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答案】B
7.地面观察者看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
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
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
【答案】D
8.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杆临长安街而立,长安街为东西走向,一辆轿车沿长安街自西向东行驶,开始时距离国旗杆1 000 m,1 min后,距离国旗杆400 m,2 min后距离国旗杆600 m.若坐标原点定在国旗杆的位置,以自西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则开始时,轿车的位置坐标为-1000m,1 min后位置坐标为400m或-400m.
9.如图所示,某人从学校的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
【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当选取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向,向北为y轴正向,则各点坐标分别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
10.观察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答案】D
【解析】房顶上冒出的烟飘向远方可知风是向左刮的,甲车的旗子向左飘,所以甲车的运动有三种情况:(1)可能静止(2)可能向右运动(3)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所以选D。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答案】ABC
【解析】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则甲相对楼房是向下运动的,以地面为参考系,甲是向下运动的;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甲向下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乙是向下运动的,而且速度比甲大;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则丙的情况稍微复杂些,以地面为参考系可能是向下运动,但速度比甲和乙都要小,也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向上运动的.
1、时间和时间间隔
(1)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2)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时间间隔。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位移可以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即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物理量,如位移。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质量等。
4、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理解
题型1 时刻和时间间隔
【例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
A、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8时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的好成绩
D、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七”飞船外完成了历时20分钟的太空行走
【答案】CD
【例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00”是指时间间隔
B.火车站公布的旅客列车运行表是时刻表
C.体育老师用停表记录某同学完成百米短跑的时间记录值是时间间隔
D.“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14周,耗时21时23分钟是时刻
【答案】BC
题型2 路程和位移的理解
【例3】 2008北京奥运会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 m的正方形,如图121所示,在它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运动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跑到二垒,求他在此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
【答案】33.54m 23.72m
题型3 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和位移
【例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6 7 8
x/cm 5 3 1 -3 -5 -3 1 3 5
则此质点从时刻t=0开始运动后:
(1)前2s内、前3s内、前5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分别是-4cm、-8cm、-8cm,方向分别为向左、向左、向左.
(2)2s~3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是-4cm,6 s~7 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是2cm,以上两段时间内,哪段时间通过的位移要大些?2s~3s内.
1、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
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C.“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在轨运行约68小时后安全返回
D.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答案】C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是不相等,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答案】C
3、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
D.-10 ℃比5 ℃ 的温度低
【答案】AD
4、如图所示,三个人分别沿三条不同路线Ⅰ、Ⅱ和Ⅲ从宜宾到成都,下列关于他们的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着Ⅰ较大 B.沿着Ⅱ较大
C.沿着Ⅲ较大 D.一样大
【答案】D
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下图所示的位移坐标轴上O、s1、s2、…sn-1、sn分别为物体在开始和第1s末、第2s末、……、第(n-1)s末、第ns末的位置,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s2为第2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s2
B.Osn-1为(n-1) 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sn-1
C.s2sn为前2n s内的位移,方向由s2指向sn
D.sn-1sn为第n s内的位移,方向由sn-1指向sn
【答案】BD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
A. 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 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00”是指时间间隔
D.1 min内有60个时刻
【答案】B
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答案】CD
3、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答案】B
4、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
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
D.以上说法均正确
【答案】C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答案】CD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位移Δx=Δx1+Δx2
【答案】BD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 )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答案】AC
8.一人晨练时,所走的径迹为如图(a)所示的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的S形为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取向如图(b)所示.当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过程中,位于D点时,他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
【答案】位移:△x=R 方向由A指向D
路程:S=2.5R
9.一质点沿着一条直线先由A点运动到B点,再由B点运动到C点,已知AB=30m ,BC=40m ,如图所示,分别写出质点从A到B,从B到C,从A到C三段的路程和位移。
【答案】路程是标量:=30m =40m,=70m
位移是矢量: =30m 方向由A指向B;=40m 方向由B指向C;
=10m 方向由A指向C。
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物体沿直线运动,假设以这条直线为轴建立直线坐标系,这样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就可以通过坐标的变化量Δx=x2-x1来表示,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2.速度
(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v =。
(3)单位:国际单位制m/s,常用单位有km/h、cm/s等。
(4)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5)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6)匀速运动:
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v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Δt时间内的位移Δx =vΔt.
3.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 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4.瞬时速度与速率
(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②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时间或位移对应。
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只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它是标量。
5. 两种速度的比较
定义 物理意义 注意问题
速度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v和s及t是对应关系,是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平均速度 物体在具体谋段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粗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只能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大小和所研究的时间间隔有关;是矢量,方向为对应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矢量,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是标量,只考虑其大小
题型1: 对速度的理解
【例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答案】ACD
题型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例2】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种叙述
A.物体在第1 s内的速度是3 m/s
B.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3 m/s
C.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时的速度是3 m/s
D.物体在通过一段位移x时的速度为3 m/s
以上叙述中的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
【答案】AD BC
【例3】在下列各种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
B.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
C.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
D.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1.5 m/s
【答案】BD
【例4】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案】AC
题型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计算
【例5】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10 m/s 14 m/s 2.5 m/s 12.5 m/s
【例6】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m/s=25 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
【解析】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的不是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而是速度的平均值.正确的解法应该是:设甲乙两地间、乙丙两地间的距离均为x,则有:===24 m/s
1.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
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C.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答案】BCD
2.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答案】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
B.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
C.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
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
【答案】AD
4.一辆汽车以速度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则是( )
A.24 km/h B.35 km/h C.36 km/h D.48 km/h
【答案】B
1.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 m/s B.小球第3 s末的速度6 m/s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 km/h [来源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 km/h
【答案】C
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v=.,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答案】ABD
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为零
【答案】AC
4.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
【答案】C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答案】C
6.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答案】C
7.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答案】B
8.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3.75 m/s B.12.5 m/s C.12 m/s D.11.75 m/s
【答案】C
9.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 )
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
【答案】C
10.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 定是3m/s
【答案】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是10 m/s,他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 m/s,瞬时速度是______ m/s.
【答案】10 、10
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内通过8 m,第2 s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30 m,第4 s内通过10 m,则此汽车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答案】14、5、17
一物体做单向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另一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答案】
1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第2、3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第4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第5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3 m/s,则汽车在这5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答案】8
1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倍。
【解析】设飞机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有h=v声t;
当人听到发动机声音时,飞机到达图示位置,飞机向前
飞行了x=v飞t由几何知识可知
cot600 ,将x、 h带入
v飞= v声,即飞机速度约为声速的0.58倍
1.速度的变化量
速度由v0经一段时间t后变为vt,那么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值即速度的变化量。用表示,即= vt-v0 。
2.加速度
(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
(5)矢量性:加速度是矢量(标量,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6)速度大小、速度变化大小、加速度大小三者之间没有(有,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加速度大,并不代表速度一定大,也不代表速度变化大;同样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7)如何判断加速还是减速?
若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同向,反向 ),则物体加速运动;若加速度与初速度反向(同向,反向),则物体减速运动。
(8)加速度是从现实生活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可用类比法理解:
位置 → 位置变化(位移) → 位置变化快慢(速度)
速度 → 速度增减 → 速度变化快慢(加速度)
3.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
根据v-t图象可以确定的是:?
(1)运动物体初速度的大小v0
(2)判断物体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计算加速度, a=Δv/Δt.
(4)确定加速度的方向。
题型一、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答案】D
【例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表示运动中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表示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程度
C.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D.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答案】D
题型二、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的关系
【例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的大小无关
【答案】D
题型三、加速度的计算
【例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该速度方向设为正方向)为8m/s,1s后的速度变为4m/s,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 m/s ,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答案】-4、-4
【例5】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10 m/s,方向沿x轴正方向,经过2 s,末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沿x轴负方向,则其加速度是( )
A、10 m/s2 B、0 C、-10 m/s2 D、-5 m/s2
【答案】C
题型四、利用v-t图象求解加速度
【例6】右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物在各段时间内
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0~1s内a=4m/s2,方向朝正方向,1~4s内a=-2m/s2,方向
朝负方向。
1.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得越快(大,快),加速度越小,物体的速度变化得越慢(小,慢)。
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列车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答案】C
3.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的是( )
A.升空时的火箭 B. 进站时的地铁
C.起跑时的短跑选手 D. 滑斜面下滑的小车
【答案】B
4.以10 m/s的速度前进的汽车,起动后经4 s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
5.一子弹击中木板的速度是800 m/s,历时0.02 s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 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000m/s2,加速度的方向为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1.对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
C.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必有加速度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则其速度也必为零
【答案】BC
3.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答案】C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一定很大 B.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
C.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很大 D.只要有加速度,速度就会不断增加
【答案】C
5.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6.根据给出的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值,下列对物体运动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v0>0、a<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B.若v0<0、a<0,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C.若v0<0、a>0,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D.若v0>0、a>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答案】CD
7.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C.速度变化的大小表示速度增量的大小,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答案】AC
8.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
A.-20 m/s2 B.20 m/s2 C.-100 m/s2 D.100 m/s2
【答案】C
9.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v-t图象,则( )
A.在1 s到3 s时间内质点静止
B.前1 s质点做加速运动,后1 s质点做减速运动
C.前1 s质点的加速度为3 m/s2
D.3 s末质点的速度为3 m/s
【答案】BCD
10.火车以10m/s的速度开始下坡,在下坡路上得到0.2m/s2的加速度,行驶到坡底时,速度为15m/s,求火车经这段坡路所用时间。
【解析】已知:,,
由得
25s
11.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
(1)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1
(2)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
【答案】(1) 方向:竖直向上 (2) 方向:竖直向下
12.一个质点,初速度的大小为2 m/s,末速度的大小为4m/s,则 ( )
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不可能是6 m/s 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2 m/s
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BCD
13.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答案】BD
1 / 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