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2023物理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专题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选择题1.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鸟鸣声最快 D.一样快【答案】D【解析】风声、雨声、鸟鸣声三种声音的音色不同,都属于可听声,三种声音传播的环境温度和介质种类都是一样的,因此声音传播的速度相同。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 B C DA.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C.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D.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答案】A【解析】A.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B.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说明声音的产生需要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C.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的振动频率变低,音调变低,故C不符合题意;D.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1.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答案】(1)水(或液体) (2) 510【解析】(1)声音可以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2)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所以由得小华距山崖的距离为2.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教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振动,传播.【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物体振动而发声,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振动发出的;教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教室外面的声音在传入教室的过程中遇到关着的门窗会被反射回去并逐渐减弱,所以属于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甲 乙【答案】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空气能传递声音。【解析】如图甲所示,音叉发声,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即音叉在振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音叉振动,产生声音,通过空气介质把声音传递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引起这个音叉振动,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递声音(或者填声音能传递能量)。三、简答与阅读理解题1. 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振动。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在你所举的例子中,请说明是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答案】见解析。【解析】(1)把钢尺放在桌子边上,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三分之二处,另一只手轻轻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钢尺振动产生了声音。 (2)在鼓的鼓面上放上几个黄豆,轻轻击打鼓面,鼓面上黄豆在跳动,并产生了声音。 (3)敲锣的时候,锣振动产生声音,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停止了振动,声音也停止。(4)打洋琴的时候,把一个小纸条放在琴弦上,小纸条就会跳起来,并发出悦耳的声音。 等到小纸条停止跳动时,当然琴声也就没有了。 (5)人说话时,如果用手摸嗓子,也会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发音停止了,就不会感到喉部在振动了。 2. 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如下表格所示),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信息?【答案】见解析。【解析】(1)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2)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3)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四、计算题1.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 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答案】255m【解析】设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s,声速v=340m/s,声音从井底到人耳需要的时间t=1.5s/2=0.75s根据速度公式v=s/t,S=vt=340m/s×0.75s=255m2.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介质 v(m·s-1) 介质 v(m·s-1)水(5℃) 1450 冰 3230水(15℃) 1470 软橡胶 45水(20℃) 1480 软木 500海水(25℃) 1531 铁 5200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求海水深度。【答案】1531m【解析】根据表格观察看出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v=1531m/s t=1s根据s=vt得s=vt=1531m/s×1s=1531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2023物理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专题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选择题1.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鸟鸣声最快 D.一样快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 B C DA.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C.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D.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二、填空题1.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2.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教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3.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甲 乙三、简答与阅读理解题1. 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振动。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在你所举的例子中,请说明是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2. 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如下表格所示),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信息?四、计算题1.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 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这口枯井的深度2.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介质 v(m·s-1) 介质 v(m·s-1)水(5℃) 1450 冰 3230水(15℃) 1470 软橡胶 45水(20℃) 1480 软木 500海水(25℃) 1531 铁 5200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求海水深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原卷版) .doc 专题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解析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