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一.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共1小题)1.(2020 河南)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B.C. D.二.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共1小题)2.(2022 河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测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 D.读液体体积三.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共1小题)3.(2022 河南)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四.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共1小题)4.(2018 河南)“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五.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共2小题)5.(2021 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镁条6.(2018 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硫 B.镁条 C.铁丝 D.木炭六.硬水与软水(共1小题)7.(2021 河南)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七.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共1小题)8.(2022 河南)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9.(2022 河南)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 B.K2SO4C.KNO3 D.C a(H2PO4)2九.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共1小题)10.(2018 河南)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一十.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共1小题)11.(2019 河南)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SO2、C6H12O6B.复合肥料:KNO3、CO(NH2)2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D.有机物:C2H5OH、CH3COOH一十一.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1小题)12.(2018 河南)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A.分子分解成原子 B.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一十二.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共1小题)13.(2018 河南)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一十三.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共1小题)14.(2022 河南)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一十四.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共1小题)15.(2022 河南)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氯化钠(NaCl) B.次氯酸钠(NaClO)C.氯酸钠(NaClO3) D.亚氯酸钠(NaClO2)一十五.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7小题)16.(2021 河南)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玉柄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简刻字17.(2020 河南)河南巩义“河洛古国”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象牙 B.烧制陶罐 C.燃烧炭火 D.粮食发酵18.(2020 河南)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19.(2018 河南)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熔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20.(2018 河南)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分解 B.水蒸发 C.水结冰 D.水沸腾21.(2019 河南)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石油分馏 D.煤的干馏22.(2022 河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一十六.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23.(2020 河南)选择燃料需考虑产物对环境的影响。下列燃料的利用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焦炭 B.酒精 C.煤油 D.氢气一十七.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共1小题)24.(2022 河南)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A. B.C. D.一十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共1小题)25.(2018 河南)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硝酸铵D.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一十九.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共4小题)26.(2018 河南)开封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糖类 B.油脂 C.维生素 D.蛋白质27.(2018 河南)黄河鲤鱼是豫菜常用食材,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糖类 B.油脂 C.维生素 D.蛋白质28.(2019 河南)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黄河鲤鱼 B.新郑大枣 C.叶县岩盐 D.原阳大米29.(2022 河南)中原大地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原阳大米 B.灵宝苹果 C.叶县岩盐 D.固始鸡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共1小题)1.(2020 河南)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B.C. D.【解答】解: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广口瓶,胶头滴管等。A.酒精灯,不需要用到,故错误。故选:A。二.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共1小题)2.(2022 河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测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 D.读液体体积【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三.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共1小题)3.(2022 河南)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解答】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论,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阿佛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故选:C。四.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共1小题)4.(2018 河南)“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解答】解: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既节约资源,可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A做法正确;B、新能源无污染,所以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故B做法正确;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可造成水体污染,故C做法错误;D、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做法正确。故选:C。五.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共2小题)5.(2021 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镁条【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没有刺激性气味,故A错误;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固体,故C错误;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氧化镁固体,故D错误。故选:B。6.(2018 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硫 B.镁条 C.铁丝 D.木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六.硬水与软水(共1小题)7.(2021 河南)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解答】解: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3%,所以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A错;B、结冰的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C错;D、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D正确。故选:D。七.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共1小题)8.(2022 河南)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解答】解: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减缓温室效应,与酸雨的防治无关,故选项错误。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能减少白色污染,与酸雨的防治无关,故选项错误。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与酸雨的防治无关,故选项错误。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与酸雨的防治有关,故选项正确。故选:D。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9.(2022 河南)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 B.K2SO4C.KNO3 D.C a(H2PO4)2【解答】解:A、CO(NH2)2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合题意;B、K2SO4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不合题意;C、KNO3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符合题意;D、Ca(H2PO4)2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不合题意;故选:C。九.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共1小题)10.(2018 河南)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解答】解:A、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故选项正确;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错误,过滤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一十.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共1小题)11.(2019 河南)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SO2、C6H12O6B.复合肥料:KNO3、CO(NH2)2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D.有机物:C2H5OH、CH3COOH【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6H12O6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B、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C、钙属于常量元素,故C错;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一十一.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1小题)12.(2018 河南)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A.分子分解成原子 B.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解答】解:由于构成氨水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会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故选:C。一十二.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共1小题)13.(2018 河南)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解答】解:A、锰:Mn,钛:Ti,第一个字母不相同,故A正确;B、氩:Ar,金:Au,第一个字母相同,故B错;C、铅:Pb,铂:Pt,第一个字母相同,故C错;D、氦:He,汞:Hg,第一个字母相同,故D错。故选:A。一十三.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共1小题)14.(2022 河南)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解答】解:A、氯化钠、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一十四.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共1小题)15.(2022 河南)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氯化钠(NaCl) B.次氯酸钠(NaClO)C.氯酸钠(NaClO3) D.亚氯酸钠(NaClO2)【解答】解:A、在NaCl中,钠元素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不合题意;B、在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B符合题意;C、在NaClO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C不合题意;D、在NaCl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D不合题意;故选:B。一十五.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7小题)16.(2021 河南)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玉柄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简刻字【解答】解:A、玉柄雕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骨笛打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彩陶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金简刻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17.(2020 河南)河南巩义“河洛古国”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象牙 B.烧制陶罐 C.燃烧炭火 D.粮食发酵【解答】解:A、雕刻象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B、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燃烧炭火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D、粮食发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18.(2020 河南)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解答】解:A、南阳玉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洛阳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开封汴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瓷器的烧制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19.(2018 河南)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熔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解答】解:A、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米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纸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20.(2018 河南)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分解 B.水蒸发 C.水结冰 D.水沸腾【解答】解:A、水分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水蒸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结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水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21.(2019 河南)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石油分馏 D.煤的干馏【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2.(2022 河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解答】解:A、煮楻足火,是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需要用火去煮,燃料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斩竹槌洗,砍下竹子置于水塘中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日晒成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一张张叠好,进行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覆帘压纸,将附着在竹帘上的纸张取下来,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一十六.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23.(2020 河南)选择燃料需考虑产物对环境的影响。下列燃料的利用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焦炭 B.酒精 C.煤油 D.氢气【解答】解:A.焦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错误。B.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错误。C.煤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错误。D.氢气作为燃料,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因此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正确。故选:D。一十七.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共1小题)24.(2022 河南)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A. B.C. D.【解答】解:A、乙醇和汽油属于易燃液体,而不是易燃固体,故A错误;B、乙醇和汽油无毒性,故B错误;C、乙醇和汽油属于易燃液体,故C正确;D、乙醇和汽油无腐蚀性,故D错误;故选:C。一十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共1小题)25.(2018 河南)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硝酸铵D.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解答】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根据溶解性用水可以鉴别,故正确;B、黄铜中含有的锌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黄金不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C、熟石灰与氯化铵和硝酸铵混合均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故错误;D、羊毛线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线灼烧产生特殊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故选:C。一十九.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共4小题)26.(2018 河南)开封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糖类 B.油脂 C.维生素 D.蛋白质【解答】解: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D。27.(2018 河南)黄河鲤鱼是豫菜常用食材,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糖类 B.油脂 C.维生素 D.蛋白质【解答】解:鱼肉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D。28.(2019 河南)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黄河鲤鱼 B.新郑大枣 C.叶县岩盐 D.原阳大米【解答】解:A、黄河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新郑大枣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叶县岩盐中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D、原阳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A。29.(2022 河南)中原大地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原阳大米 B.灵宝苹果 C.叶县岩盐 D.固始鸡蛋【解答】解: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不合题意;B、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B不合题意;C、岩盐富含无机盐,故C不合题意;D、鸡蛋富含蛋白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