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劳动故事 、展示平台
粤教版 四年级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了解“泥人张”吗?“泥人张”为什么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
让我们阅读《“泥人张”》。
新知讲解
劳动故事
“泥人张”原名叫什么?为什么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
“泥人张”叫张明山。他将黏土掺入棉花,弄均匀之后,捏制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像。
新知讲解
劳动故事
张明山为什么人称“泥人张”呢?
张明山年少的时候,除了读书写字,还常常到处去观察人们的神态,研究庙宇里古代的雕像和石刻。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他捏泥人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人物惟妙惟肖,而且连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感情,都能表现出来。
张明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请他捏人像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都很尊重张明山,把他当艺术家看待。因为他姓张,人们就叫他"泥人张"。
新知讲解
劳动故事
"泥人张"的彩塑为什么会这么有魅力?
“泥人张”彩塑多取材于民间习俗,民间故事或舞台戏剧,采用朴素的色彩反映市井生活。
“泥人张”的作品是塑与绘的结合。先塑造后绘色,展现的人物特别真实、有个性。
“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品。它还走出了国门,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
新知讲解
说一说,你了解的泥塑大师?
独具匠心的泥塑大师—— 张振福
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四个一批”文化人才、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钧瓷行业协会副会长、周口市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周口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周口市十大杰出青年,周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周口市劳动模范,民盟中央书画院周口分院副院长,郸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拓展延伸
新知讲解
泥塑作品《黄河娃》入编全国六年级上册美术教科书,两次获河南省民间工艺最高奖——金鼎奖。张振福泥塑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口市人民政府第二、三、四、五、六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作品先后60余次获得国内国际展览大奖,2007年11月,应邀在日本琦玉市美术馆举办张振福雕塑展。2009年4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收藏了泥塑作品《黄河人》。
拓展延伸
新知讲解
张振福的泥塑作品有写实的,也有夸张的,例如《东家长西家短》、《家乡戏》、《卖货郎》、《盛世欢歌》等,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充满乡土气息,造型出神入化,独具匠心,让观赏者一直沉浸在朴实的柔美之中。
拓展延伸
新知讲解
张振福还大胆地将泥塑与钧瓷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世界。传统钧瓷是在一件作品上蘸一种釉,而张振福的钧瓷泥塑的不同之处在于局部抹釉、一件作品用几种配方不同的釉。钧瓷泥塑既保留了泥塑有趣的造型,又吸收了钧瓷色彩丰富的优点,大大增强了传统泥塑的艺术表现力。他是中国第一个给泥塑穿上钧瓷衣服的人,也是第一个跨越泥塑与钧瓷两界的艺术家。
拓展延伸
新知讲解
展示平台
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多反映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故事。除了天津"泥人张"外,不少地方也有自己的泥塑技艺。
查一查,这些分别是哪个地方的特色泥塑吧。
制作地方泥塑名片
淮阳泥塑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 无锡的惠山泥人 河北白沟泥塑
新知讲解
在班级中举办“制作地方泥塑名片”活动,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泥塑,搜集资料,合作完成,最后在班上展示。
新知讲解
小组1:凤翔泥塑名片
名称:凤翔泥塑
简介:凤翔泥塑源于明代,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主要有泥玩具、挂片、 立人等类型。
出生故事:相传明朝时,有军队屯扎在一个地方。一些士兵闲暇无事,就捏制各种泥人当玩具,并彩绘示人。后士兵转为地方居民,部分人重操泥塑制作手艺,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将泥塑买来放在家中,用来纳福等。
技术特点: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色彩艳丽喜庆, 形态稚拙可爱。
代表性传承人:胡新明、胡深
新知讲解
小组2:河北白沟泥塑名片
名称:白沟泥塑
简介:白沟泥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俗称白沟泥娃娃,产自保定高碑店市。已有300多年历史。其作品以戏剧人物、历史典故为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新知讲解
出生故事:多年来,“白沟泥人”与“杨柳青年画”齐名。泥娃娃最早起源于镇西的北刘庄,在十八世纪末,发端于清乾隆年间,从数家糊口只末技,到风靡一方之特色,至清末,竟发展成为北方的泥人之乡。到清朝末期,白沟的南北刘庄、辘轳把等村,几乎家家以此为业。古镇街干石桥段渐次形成别具特色的泥人市场,产品远销华北,口外及东北各地。
技术特点:它所用泥土干后坚实不裂,造型古朴、粗犷,色彩浓重、艳丽,构思大胆,富于幻想。
代表性传承人:张扣 、于连军
新知讲解
小组3:淮阳泥塑名片
名称:淮阳泥塑
简介:淮阳泥塑是河南的中国民间泥塑艺术。淮阳古为陈国,传说是上古伏羲和女娲结合,及女娲用泥造人的地方。至今淮阴泥塑中仍有形如"人祖"猴的作品。淮阳城北有座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二民间举行太昊陵庙会。人们将之作为辟凶、纳吉求子的吉祥物。泥泥狗是淮阳泥塑中有特色的一种。其造型多古拙神奇。现在淮阳县城东北的金庄等。
新知讲解
出生故事:泥泥狗,起源于伏羲、女娲时期,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是周口市淮阳县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之一。泥泥狗与我们的祖先太昊伏羲氏紧密相关。有很多迹象表明,伏羲很可能把"狗"作为本氏族的原始图腾来崇拜过、信仰过。早先人们曾经把狗看作是上天派下来拯救生灵的保护神,把伏羲也看成是半人半犬的神。伏羲的"伏"字就是"人"与"犬"合成的,所以淮阳人为了表达对这些泥制品的喜爱,就叫他们泥泥狗,用泥泥狗来表达对人祖的尊敬。
技术特点:造型古朴、怪诞。
代表性传承人:丁克领、朱华英
新知讲解
点赞区
在本次活动中,哪个同学表现较好,值得你向他学习呢 你表现得怎样呢 来为他和自己点点赞吧。
为他点赞
他搜索资料,协助完成名片制作。
他能够清晰表达特点与特色。
他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很强。
他在劳动中兢兢业业,具有创新精神。
他能准确表达作品的主题,构思精巧。
新知讲解
为自己点赞
我在劳动过程中能够积极克服困难,不放弃。
我能够从中感悟泥塑劳动之美,有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
我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我的想法有新意得到大家的认可。
我认真钻研,大胆尝试得到好评。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泥人张”刻苦练习、踏实勤奋、大胆创新的精神;懂得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就会创造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劳动故事 展示平台
泥人张
制作地方泥塑名片
点赞区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第2单元《劳动故事、展示平台》1 教学设计
课题 劳动故事、展示平台 任务 1 学科 劳技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劳动观念: 学习“泥人张”认真观察、刻苦钻研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 制作泥塑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精湛的技艺能力。 劳动习惯与品质:养成勤劳做事的劳动习惯和良好品质。劳动精神:养成善于发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
重点 学习“泥人张”认真观察、刻苦钻研的劳动观念。
难点 养成善于发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了解“泥人张”吗?“泥人张”为什么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 让我们阅读《“泥人张”》。 思考交流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劳动故事1.“泥人张”原名叫什么?为什么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 “泥人张”叫张明山。他将黏土掺入棉花,弄均匀之后,捏制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像。2.张明山为什么人称“泥人张”呢?张明山年少的时候,除了读书写字,还常常到处去观察人们的神态,研究庙宇里古代的雕像和石刻。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他捏泥人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人物惟妙惟肖,而且连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感情,都能表现出来。张明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请他捏人像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都很尊重张明山,把他当艺术家看待。因为他姓张,人们就叫他"泥人张"。3."泥人张"的彩塑为什么会这么有魅力?“泥人张”彩塑多取材于民间习俗,民间故事或舞台戏剧,采用朴素的色彩反映市井生活。“泥人张”的作品是塑与绘的结合。先塑造后绘色,展现的人物特别真实、有个性。“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品。它还走出了国门,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呢。二、拓展延伸说一说,你了解的泥塑大师?、独具匠心的泥塑大师—— 张振福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四个一批”文化人才、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钧瓷行业协会副会长、周口市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周口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周口市十大杰出青年,周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周口市劳动模范,民盟中央书画院周口分院副院长,郸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泥塑作品《黄河娃》入编全国六年级上册美术教科书,两次获河南省民间工艺最高奖——金鼎奖。张振福泥塑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口市人民政府第二、三、四、五、六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作品先后60余次获得国内国际展览大奖,2007年11月,应邀在日本崎玉市美术馆举办张振福雕塑展。2009年4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收藏了泥塑作品《黄河人》。张振福的泥塑作品有写实的,也有夸张的,例如《东家长西家短》、《家乡戏》、《卖货郎》、《盛世欢歌》等,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充满乡土气息,造型出神入化,独具匠心,让观赏者一直沉浸在朴实的柔美之中。张振福还大胆地将泥塑与钧瓷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世界。传统钧瓷是在一件作品上蘸一种釉,而张振福的钧瓷泥塑的不同之处在于局部抹釉、一件作品用几种配方不同的釉。钧瓷泥塑既保留了泥塑有趣的造型,又吸收了钧瓷色彩丰富的优点,大大增强了传统泥塑的艺术表现力。他是中国第一个给泥塑穿上钧瓷衣服的人,也是第一个跨越泥塑与钧瓷两界的艺术家。 三、展示台 (一)制作地方泥塑名片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多反映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故事。除了天津"泥人张"外,不少地方也有自己的泥塑技艺。查一查,这些分别是哪个地方的特色泥塑吧。淮阳泥塑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无锡的惠山泥人 河北白沟泥塑(二)在班级中举办“制作地方泥塑名片”活动,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泥塑,搜集资料,合作完成,最后在班上展示。小组1:凤翔泥塑名片名称:凤翔泥塑简介:凤翔泥塑源于明代,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主要有泥玩具、挂片、 立人等类型。出生故事:相传明朝时,有军队屯扎在一个地方。一些士兵闲暇无事,就捏制各种泥人当玩具,并彩绘示人。后士兵转为地方居民,部分人重操泥塑制作手艺,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将泥塑买来放在家中,用来纳福等。技术特点: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色彩艳丽喜庆, 形态稚拙可爱。代表性传承人:胡新明、胡深小组2:河北白沟泥塑名片名称:白沟泥塑简介:白沟泥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俗称白沟泥娃娃,产自保定高碑店市。已有300多年历史。其作品以戏剧人物、历史典故为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出生故事:多年来,“白沟泥人”与“杨柳青年画”齐名。泥娃娃最早起源于镇西的北刘庄,在十八世纪末,发端于清乾隆年间,从数家糊口只末技,到风靡一方之特色,至清末,竟发展成为北方的泥人之乡。到清朝末期,白沟的南北刘庄、辘轳把等村,几乎家家以此为业。古镇街干石桥段渐次形成别具特色的泥人市场,产品远销华北,口外及东北各地。技术特点:它所用泥土干后坚实不裂,造型古朴、粗犷,色彩浓重、艳丽,构思大胆,富于幻想。代表性传承人:张扣 、于连军小组3:淮阳泥塑名片名称:淮阳泥塑简介:淮阳泥塑是河南的中国民间泥塑 ( https: / / baike. / doc / 3068200-3233978.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艺术。淮阳古为陈国,传说是上古伏羲 ( https: / / baike. / doc / 683332-72328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和女娲 ( https: / / baike. / doc / 5330098-2730486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结合,及女娲用泥造人的地方。至今淮阴泥塑中仍有形如"人祖 ( https: / / baike. / doc / 6585599-6799370.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猴的作品。淮阳城北有座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二民间举行太昊陵庙会 ( https: / / baike. / doc / 6173795-6387036.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人们将之作为辟凶、纳吉求子的吉祥物。泥泥狗是淮阳泥塑中有特色的一种。其造型多古拙神奇。现在淮阳县城东北的金庄等。出生故事:泥泥狗,起源于伏羲、女娲时期,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是周口市淮阳县 ( https: / / baike. / doc / 5695113-5907818.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之一。泥泥狗与我们的祖先太昊伏羲氏紧密相关。有很多迹象表明,伏羲很可能把"狗"作为本氏族的原始图腾来崇拜过、信仰过。早先人们曾经把狗看作是上天派下来拯救生灵的保护神,把伏羲也看成是半人半犬的神。伏羲的"伏"字就是"人"与"犬"合成的,所以淮阳人为了表达对这些泥制品的喜爱,就叫他们泥泥狗,用泥泥狗来表达对人祖的尊敬。技术特点:造型古朴、怪诞。代表性传承人:丁克领、朱华英(三)点赞区在本次活动中,哪个同学表现较好,值得你向他学习呢 你表现得怎样呢 来为他和自己点点赞吧。(1)为他点赞他搜索资料,协助完成名片制作。他能够清晰表达特点与特色。他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很强。他在劳动中兢兢业业,具有创新精神。他能准确表达作品的主题,构思精巧。 (2)为自己点赞我在劳动过程中能够积极克服困难,不放弃。我能够从中感悟泥塑劳动之美,有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我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我的想法有新意得到大家的认可。我认真钻研,大胆尝试得到好评。 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交流学习拓展延伸交流、思考 思考交流回答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名片。为自己和他人点赞。 让学生了解“泥人张”的认真观察、刻苦练习的精神品质。 了解其它泥塑大师,感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了解制作地方泥塑名片,感受各地的文化。锻炼学生对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能够进行自我欣赏和赞美他人。
作业布置 想一想,动动手,优化中课堂上制作好的泥塑名片,并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上。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泥人张”刻苦练习、踏实勤奋、大胆创新的精神;懂得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就会创造美好的生活。 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劳动故事 展示平台泥人张 制作地方泥塑名片点赞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