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玛依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新疆哈萨克民歌。哈萨克人民以牧民为主,它的民歌高亢嘹亮,富有草原风味。这首著名的歌曲,就具有这一特点。“玛依拉”是一位哈萨克族姑娘的名字,传说他长得美丽,又善于歌唱,牧民们常常到她的帐篷周围,倾听她美妙的歌声。这首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的通谱歌。教学目标:1.熟悉歌曲《玛依拉》的旋律,并能够跟唱。2. 能认真听赏《玛依拉》这首歌曲,体验哈萨克民歌优美动听的韵律。3.认识哈萨克族的人文风情,加深对新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教学重点:体验哈萨克民歌优美动听的韵律,了解哈萨克族人文风情。教学难点:有感情的跟唱歌曲《玛依拉》。教学准备:新疆手鼓、ppt、电脑、钢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1、 课前音阶练习。2、 新课导入。师:大家都知道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市全国56个民族,咱们云南就有26个民族,全国一半的民族咱们云南都有,但有这样一个民族是咱们云南没有的,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这个少数民族的姑娘,她叫“玛依拉”,大家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少数民族姑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姑娘?她是做什么的呢?三、新课教授。1、初听歌曲。师:“玛依拉”是个怎样的姑娘呢?你们听出她是做什么的了吗?她的手里拿着一个什么乐器呢?(热情,性格开朗;是一个歌手;冬不拉)2、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认识认识这个热情的姑娘所在的民族“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60万,中国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https: / / baike. / v851026.htm" \t "_blank ),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哈萨克民族的人们大多性格热情豪迈,放荡不羁,就连“哈萨克族”的姑娘都是十分的热情和开朗,如同“玛依拉”一般。师:(出示图片)这就是哈萨克族的姑娘“玛依拉”。她的手中所拿的乐器就是哈萨克族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冬不拉”。(出示图片)“冬不拉”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是哈萨克斯坦人的传统乐器。四、歌曲分析。1、师:同学们大家一起再来听一听,这次老师要留两个任务给大家,第一个是听一听,这首歌曲是一个几段体的歌曲?第二个是通过老师一会儿为这首歌曲打节奏的方式,猜一猜这首歌曲的拍子是什么拍子?(二段体、四三拍子)复听歌曲,教师打节奏。2、师:同学们刚刚说的都非常准确,现在同学们跟随老师再一起听一听这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今天都发生了什么故事?①教师演唱第一段歌词(出示ppt)a、第一段歌词描述“玛依拉”做了一个自我介绍,介绍了她的名字和职业,介绍了她自己的样貌和最喜欢的乐器“冬不拉”。b、学生小声跟唱教师第一段歌词。②教师演唱第二段歌词(出示ppt)a、第二段歌词介绍了 “玛依拉”对自己的歌声自信无比,希望有人能够和他一较高下。b、学生小声跟唱教师第二段歌词。③教师演唱第三段歌词(出示ppt)a、第三段歌词介绍了“玛依拉”优美的歌声传遍整个草原,人们都翻山越岭慕名而来,都希望能够听一听“玛依拉”美妙的歌喉。b、学生小声跟唱教师第三段歌词。3、师:故事讲完了,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玛依拉” 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热情、自信)4、让我们跟着“玛依拉”一起,热情自信的演唱这首歌曲。(放录音)五、课后拓展。师:这首歌是一首传唱度非常高,有一位叫做胡廷江的作曲家改编了这首歌曲,将他改编成了一首花腔女高音演唱的作品。有哪位同学能从字面上猜一猜“花腔”是什么意思吗?(是在美声唱法中一种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中国著名花腔女高音常思思为我们带来的歌曲《玛依拉变奏曲》。(播放录像)六、小结。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一个热情可爱的姑娘“玛依拉”,也认识了她的民族“哈萨克族”,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学习“玛依拉”做一个爱唱歌,待人热情,充满自信的人,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