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发现与法律有关的生活现象,理解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道德修养: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法治观念: 通过探究,对比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异同,初步认识不同的社会规则,认识法律具有强制里和权威性。
健全人格: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责任意识:认识不同的社会规则,体会纪律、道德和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初步认识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
难点:知道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新知导入
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法”字的?
法律
法律是国家规定的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准则。
素材:0什么是法律
新知讲解
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图1
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图2
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
是啊,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图一:乘车出行要遵守交通法规;乘车时购买保险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又涉及到《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图二:父母带孩子看病,体现了《婚姻法》中规定的抚养义务。医生和病人在法律又上属于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日知识、快乐成长。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力
我有财产权
我有受教育权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著作权
言论自由权
生命健康权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人身自由权
平等权
社会文化权
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政治权利
和自由
监督权
……
文化教育权
素材:0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力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小学生的权利包括:
(1)学生有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的权利。
(2)学生有权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学生有权获得学校提供的在当前情况下好的教育。(4)学生有权得到人格的尊严和公平的对待。
(5)学生有权对个人的隐私保密。
(6)学生有权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
权利
义务
权力与义务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还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素材:0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我要遵守交通规则
我要保护野生动物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
借别人的东西以后及时归还
按时上学并完成作业
课余时间能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六个方面: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⑤依照法律纳税。
⑥宪法规定的其他义务。
素材:0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公民的基本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5.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6.遵守法律法规则,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7.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
说一说,图中人物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破坏环境
破坏公物
在景点旅游时不乱写乱刻
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违反法律和违反
学校纪律是一样的。
不对,它们可不是一回事。
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样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违反法律的后果
李某、陆某、王某等13人,冒充“中国人民银行金银货币管理局”“收藏协会”工作人员,以“每件商品每月返利10%”及“一年后原价回购商品”为诱饵,通过电话推销假金条、假金币及手表、字画等物品的方式,骗取260余万元,受害者达196人。
法院经审理,判决13名被告人均构成诈骗罪,对其中的10名被告人均判处4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余3名均判处1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处的罚金总额达210万元。
1
违反法律的后果
2000年7月至2013年6月,被告人周本顺利用职权,为湖南同力置业有限公司、湖南铁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在房地产开发、银行贷款、职务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2003年至2015年初,周本顺直接或者通过其妻段雁秋、其子周靖非法收受上述8家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002万余元。
2017年2月15日上午9时,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受贿案,对被告人周本顺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百万元;对周本顺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2
道德与法律
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乌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以孝敬老年人为例,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96年,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2012年修订这部法律时,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尊老敬老不只关系道德,更是法定义务。
素材:0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纪律和法律的区别
产生方式 违反后果 调整对象和范围
道德
纪律
法律
自然形成
相关集体、组织制定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批评教育、解雇等
该集体、组织成员
全体社会成员
国家制定
受到法律的强制性惩罚
全体社会成员
观看图片,根据图中的情景连线。
上课时睡觉
老人家来这边坐吧。
无证驾驶
纪 律
道 德
法 律
连一连:下列行为是法律、纪律,还是道德?
法律
道德
纪律
不能抄袭同学作业
抄袭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可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女子在淘宝上买了18件衣服,穿出去旅游后要求退货,律师说无损可退。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规范着我们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