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篮球运球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能够以主体的心态参与到活动的尝试与体验中来,发自内心地感受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让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地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增强学生对篮球运球知识的了解。通过练习与比赛,提高学生运球技能,使70%以上的学生成功地掌握篮球运球基本技术。增强身体对运动的感知能力和支配身体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通过体验、讨论、学习、尝试等方法,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与合作。同时运用纠正、评价、游戏、比赛的手段使运球技术得到提高,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能力,改善心肺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到运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勇于挑战,积极合作,互帮互助,战胜困难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在比赛中为小组争光的责任和使命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过程中完成情感体验,让所有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和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水平。三、教学学法与教学重点、难点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直观式、诱导式进行教学,以游戏比赛穿插在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之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参与学练的全过程。1、教学重点:腕动指压2、教学难点:运球节奏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教学方法:提示法、示范法、模仿法,展示与纠正法等。2、教学手段:分组练习,合作学习,展示、评价与纠正。3、教学资源: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实践教材和初一年级的学生。五、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①、集合整队,②、宣布本次课内容;③、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活动;2、准备部分:①游戏“听数抱团”,②关节活动操1-6节3.基本部分:篮球运球(行进间运球、低运球)a、行进间运球、b、原地运球、低运球 c、体前换手运球.d、向前运球e、 急停急起运球通过与上练习,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运球的动作,能更好的改进自己的动作技术。 找出几个同学出来演示,同学们评价优、缺点。③、综合练习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能提高篮球运球的动作技术。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能力,改善心肺功能。④、游戏 :篮球运球接力跑比赛通过游戏篮球运球接力跑的合作比赛,能让学生进一步完整运球的技术动作,以及在比赛中为小组争光的责任和使命感。4. 结束部分:①集合整队②放松整理活动:四步舞;通过四步舞练习,达到放松的目的。③教师总结④收拾场地,器材⑤师生再见,宣布下课。六、课后记1、利用篮球运球进行体育教学,把单调的教法改变一下,让学生们去想像它的用途,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提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2、课堂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自由发挥和表现的平台,利用双人协作、小组合作、讨论协调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协作能力。3、乐中动、动中学,将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练习融入趣味性活动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