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从微观角度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根据原子的结构特征确定元素,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原子2.质量数(1)概念: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常用A表示。(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C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1)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中子不带电(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3)原子的质量数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微粒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5)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答案 (1)× (2)√ (3)× (4)× (5)√用X表示原子:(1)X原子的中子数N=____________。(2)AXn+共有x个电子,则该阳离子的中子数为______。(3)AXn-共有x个电子,则该阴离子的中子数为______。(4)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5)与阳离子X+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答案 (1)A-Z (2)A-x-n (3)A-x+n(4) mol (5)Ne解析 (1)N=A-Z。(2)AXn+共有x个电子,中性原子X的质子数为x+n,则N=A-x-n。(3)AXn-共有x个电子,中性原子X的质子数为x-n,则N=A-x+n。(4)A2-所含电子数为m-x+2,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5)X+的核外电子数为10,含有10个核外电子的原子是Ne。(1)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解读X(2)粒子中的电性关系①分子或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阳离子Xn+: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③阴离子Xn-: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C.质量数 D.电子数答案 D解析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不变,电子数可能改变。2.一种中子数为9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其二价氧离子的质量数为__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答案 17 8 17 10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如图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各电子层由内到外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字母代号 K L M N O P Q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能量高低 由低到高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下表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从中探究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回答相应的问题: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 L M N O P2 氦 He 210 氖 Ne 2 818 氩 Ar 2 8 836 氪 Kr 2 8 18 854 氙 Xe 2 8 18 18 886 氡 Rn 2 8 18 32 18 8(1)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即按K→L→M……顺序排列。(2)原子核外第n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3)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除K层外,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8。(4)K层为次外层时,所排电子数为2,除K层外,其他各层为次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18。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画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①S:,S2-:;②Ca:,Ca2+:。4.常见的10e-和18e-微粒(1)10e-微粒单核微粒:O2-、F-、Ne、Na+、Mg2+、Al3+多核微粒:CH4、NH3、H2O、HF、OH-、NH、NH、H3O+(2)18e-微粒单核微粒:S2-、Cl-、Ar、K+、Ca2+多核微粒:SiH4、PH3、H2S、HCl、HS-、H2O2、N2H4、F2(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完全相同( )(2)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3)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18个电子( )(4)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5)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答案 (1)√ (2)× (3)× (4)× (5)×在练习本上依次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填元素符号):(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3倍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4)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5)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6)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答案 (1)H、Li、Na He、Be、Mg (2)Be、Ar (3)C O (4)Li、Si (5)H、Be、Al (6)He、C、S(1)从两个角度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钙原子由于受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的限制,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而不是。(3)通常把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只有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1.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为阳离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2C.核外电子数为8 D.核外有3个电子层答案 D2.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A.14 B.15 C.16 D.17答案 A3.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m倍(m为大于1的整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A.2m B.2m+10C.2m+2 D.m+2答案 C解析 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m倍(m为大于1的整数),所以次外层电子数小于8,即次外层只能为K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是2m,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2m+2,C正确。4.某同学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时,忘记在圆圈内标出其质子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作出自己的判断。(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微粒对应的单质是一种能与水剧烈反应的金属,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3)该微粒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画出其中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4)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答案 (1)Ne (2)Na+ (3) (4)F-题组一 原子结构1.下列粒子中,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Cl- B.F-C.NH3 D.NH答案 B解析 OH-中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1=10;Cl-中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8,故A错误;F-中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1=10,故B正确;NH3中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故C错误;NH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1=10,故D错误。2.某元素阳离子(X+)的质量数为23,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该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3 B.12 C.11 D.10答案 D解析 阳离子X+带1个正电荷,含有的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23-12=11,X+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11-1=10。3.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原子核决定。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A.A-X B.A-X-nC.A-X+n D.A+X-n答案 B4.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分子数 B.原子数C.体积 D.物质的量答案 B题组二 核外电子排布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B.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能量高的电子离核近,能量低的电子离核远C.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层数大的电子能量高,层数小的电子能量低D.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层数大的电子离核远,层数小的电子离核近答案 B6.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答案 D解析 K层离核最近,能量最低,B正确;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C正确;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D错误。7.粒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C.它们都具有稳定结构D.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答案 C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表示为( )A.B3A2 B.BA2C.A3B2 D.AB2答案 B解析 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b=8,又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且满足a+b=8,所以A原子有两个电子层,且K层为2个电子,L层为6个电子,所以a=6,b=2。进而推知B的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4。即A为O元素,B为Si元素。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B.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C.F-、Na+、Al3+是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D.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答案 C解析 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不一定是氩原子,可能是氯离子、钾离子等,故A错误;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处于稳定结构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故B错误;F-、 Na+、Al3+都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 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故C正确;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He,故D错误。10.阳离子X2+含N个中子,X的质量数为A,则a g X的同价氧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N-a) molB.(A-N+10) molC.(N+A) molD.(A-N+8) mol答案 D解析 阳离子X2+的中子数为N,X的质量数为A,则X的质子数是A-N。氧化物是XO,则a g X的同价氧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8) mol。11.(2021·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单核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图所示,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B.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NH与H3O+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答案 C解析 该微粒不一定是氩原子,如x=17时为氯离子,x=19时为钾离子,A错误;H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H元素不是金属元素,B错误;NH与H3O+所含质子数均为11,电子数均为10,C正确;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为C元素,C原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D错误。12.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B元素+1价离子B+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C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答案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硼 钠 氧 解析 当次外层为K层时,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为3,是硼;当次外层为L层时,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5×8=12,违背了电子排布规律,故不可能。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当次外层为K层时,C为氧;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则有24个电子,故不可能。13.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的电子层结构为,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微粒代表一种原子,则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该微粒(带负电荷)的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沉淀,则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该微粒,则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4)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该微粒,则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答案 (1)Ar (2)Cl- (3)K+ (4)S2-解析 (1)由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8,故该原子为Ar。(2)该微粒(带负电荷)的盐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时会出现白色沉淀,再结合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是Cl-。(3)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即钾原子,则这种微粒为K+。(4)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即硫原子,则这种微粒为S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