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小点儿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微课,了解什么是噪声,知道什么是噪声污染。借助视频还原教室场景,明确噪声的危害。2.通过讨论,学习怎么做到小声说话,使校园远离噪声污染。3.在实践中学会控制情绪、控制音量,举止文明。教学重点:通过讨论,学习怎么做到小声说话,使校园远离噪声污染。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学会控制情绪、控制音量,举止文明。教学准备:视频、微课、音乐、语音小链接、板贴、小奖励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课前:师:老师知道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听一首歌《虫儿飞》一起听这么好听的歌,咱们再来听一遍(声音很响))师随时采访:小朋友,你为什么把耳朵塞起来?小朋友,你为什么把眉头皱起来?(预设:声音太大了,太吵了。)3.师:太大太吵的声音,我们称它为噪声,噪声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声音的话题。(引出课题,板贴课题)一、认识声音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小点儿声”。说到“声音”,我们的学习伙伴“轻轻”可有话要说了。听——2.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校园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产生,我们不妨去听一听!(播放视频)做做声音的诊断师,诊断诊断视频中的声音!二、做个小小诊断师播放视频,呈现现状视频内容:情景一:下课时,走廊上同学们在大声喧哗;情景二:一生进入教室,重重地关上了门,坐在门旁边的女生吓了一跳;情景三:自习课时,两名男生一前一后,在自己座位上大声说话;生观看视频关注噪声的危害:师:小朋友们, 你从视频中听到了哪些特别刺耳的声音?情景一:A.你听到了来自走廊上的声音,当时姚老师就拿起手机用手机里的声音分贝测试软件测试了这时候的声音分贝数,显示为( )。结合这张表,这个分贝数在哪个范围呢?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呢?B.师:小朋友们,下课铃一响,整个校园顿时一片沸腾。大声尖叫、大声吵闹的声音充斥耳边。老师们好无奈,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吧!(播放语音)c.看着这个分贝数,看看这样的实际效果,你有什么话想对走廊上的这群小朋友说的?D.师小结:课间,大声喧哗影响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休息(引出板贴:影响休息)。所以,课间,请让走廊安静点!情景二:A.师:你关注到了这一声巨响!这个小男生重重地摔上门产生的声音分贝数是( )。结合这张表,这个分贝数在哪个范围呢?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际效果?所以,你注意到了这几个女孩了吗?当门被重重地关上的一瞬间,这几个女孩是什么反应?(预设:捂耳朵)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预设:关门声太响了,她受不了了)B.师:如果你是那扇门,有人这么重地关上你,你会怎么样?你有什么想对视频中那个男孩说的吗?C.再引导: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关门,久而久之,门会怎么样?是啊,重重地关门会损坏公物,请小点儿声!(引出板贴:损坏公物)情景三:师引导: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自习课上如此大声地吵架,当时产生的声音分贝数是( )结合这张表,这个分贝数在哪个范围呢?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呢?B.师:如果你在他们班,发生了这样的一幕,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进行劝说)C.师:是啊,你们的行为影响到了周围的小朋友学习!(引出板贴:影响学习)3.依板贴小结:小朋友们,如果我们在教室里这样吵的话,不仅会损坏公物,还会影响别人休息,影响别人学习。这样的声音,也是我们常说的——噪声!(二)播放微课,了解噪声:1.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微课,了解一下什么是噪声吧!(播放微课)2.师:你从微课中,了解到了什么?(指名说)3.师:小朋友们,学习伙伴轻轻查找了一些资料,大家来看:4.师小结并过渡:刚才视频中的三处地方的声音的分贝数可都在90分贝以上啊!噪声的危害那么大,它甚至可能会诱发疾病(引出板贴:诱发疾病)那我们可得想想办法来减少噪音啊!二、做个小小“调音师”1.想对策(小组合作):师:下面我们进入小组合作环节,合作之前请听清楚合作小要求: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语音形式)(1)师:姚老师已经将我们要讨论的话题装在了信封里,课前小组长已经领取了信封,现在请小组长打开信封,红色纸上写的讨论话题是“怎样轻轻讨论?” 黄色纸上写的讨论话题是“怎么轻轻关门?”绿色纸上写的话题是“怎样轻轻起立?”下面请各组的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A.话题一:怎样做到“轻声讨论”?预设:a.凑近点(这是老师刚才拍的这几组同学凑在一块讨论的照片,讨论时凑近点,只要组里成员能够听到就可以了,不必发出很大声音)b.小组长提醒刚才小朋友们在讨论时,我用下载的声音分贝测试软件测试了刚才大家讨论的声音,分贝数是( )。结合这张表,这个分贝数在这个范围,基本达到轻声讨论的要求!B.话题二:怎样做到“轻轻关门”?预设:a.时刻记住b.不要太随意C.话题三:怎样做到“轻轻起立”?预设:a.把椅子往后面挪一挪 b.站起来时不要用力过猛(2)小结:小朋友们可真能干啊!相信在这么多小调音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室会渐渐地远离噪声污染!2.实践园师:说说容易,做做难啊!现在老师就来看看大家的行动!(1)活动:我们一起来闯关A.第一关:关门师:某某,你去把门关一下!(指名一生关门)声音怎么样?谁能比他关得更轻?(再指名一生关门)B.第二关:全体起立师:全体起立!用了刚才小朋友们想出来的办法,起立几乎没有声音了!C.第三关:出操时间到!请同学们将凳子放在位子下面,然后排好队,准备出操!师:谁有办法将凳子放进课桌下面时不放出声音?(拿出测试软件,实地测试)要不咱们再来一次?D.第四关、第五关、第六关……师:生活是个大检查官,在生活中还有第四关、第五关……好多好多的关卡等着你去闯!(2)小结:文明的校园是没有噪声污染的校园,文明的校园需要我们每一个小朋友用每一个细节去呵护!3.小拓展师:小朋友们,除了教室,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小点儿声呢?(预设:走廊、图书室、餐厅、操场、厕所、音乐室、器材室……)师:原来,校园里处处都需要我们小点儿声。因为小声说话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是一个人文明的标志!4.小作业:师:最后,老师有两项作业要布置给大家:下节课你们再和你们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一起去探讨校外的声音吧!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轻轻。我对“声音”可有研究了!声音和身高、体重一样,是可以测量的。我们借助声音测试软件就能测试声音的分贝数,分贝就是声音的单位。当声音的分贝数为0到20分贝时,你几乎感觉不到,是很安静的;当声音的分贝数为20—40分贝时,声音比较轻,还算安静;当分贝数为60-70时,有些吵闹,可能会有损神经;当声音的分贝数达到90—100分贝时,吵闹加剧,听力会受损;当声音的分贝数高达100—200,那是难以忍受的,有致聋的危险。师1:我的办公室就在教室走廊旁边,一到下课时间,同学们的吵闹声让我不时地会感到头疼!我现在真有点害怕下课时间了!师2:我是一名班主任,针对课间大声尖叫、大声喧哗的情况我进行了多次教育,起初会稍有好转,但时间一久这种情况又产生了!我心累啊!补充资料:《中华人名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噪声扰民行为并没有提出一定要达到多少分贝才构成噪声扰民的必要条件。但一般来说超过70分贝就会对人产生困扰。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四人一小组,轻声讨论;讨论结果写在卡纸上;最后确定一人汇报;别人汇报过的,就不汇报;音乐响起,讨论结束。作业:搜集“保持安静”的标志;扫描二维码,下载这款测声音分贝的软件,测试一处校外有噪音的场所,记录下该场所的分贝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