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小点儿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微课,了解什么是噪声,知道什么是噪声污染。借助视频还原教室场景,明确噪声的危害。2.通过讨论,学习怎么做到小声说话,使校园远离噪声污染。3.在实践中学会控制情绪、控制音量,举止文明。教学重点:通过讨论,学习怎么做到小声说话,使校园远离噪声污染。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学会控制情绪、控制音量,举止文明。教学准备:视频、微课、音乐、语音小链接、板贴、小奖励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课前: 2’1.师: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听两段声音。(播放一段泉水叮咚声,播放一段课间尖叫的刺耳的声音)2.初步感受噪声师随时采访:小朋友,你们喜欢哪段声音?为什么?(预设:第一段很动听,听着很舒服;第二段声音很刺耳,听着很不舒服)如果我一直播放这两段声音,你有什么感觉?3.师小结:原来,有的声音会让人感觉十分舒服,有的声音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这种让你觉得不舒服的声音,就是“噪音”。4.师:通过刚才与小朋友们交流,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小耳朵也听得特别牢、小脑袋转得特别快,相信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们肯定能够配合默契、学习愉快!一、认识声音3’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小点儿声”。 (引出课题,板贴课题)说到“声音”,我们的学习伙伴“轻轻”可有话要说了。听——2.师:我们课前听到的第二段刺耳的声音是同学们在课间玩耍时发出的尖叫声。姚老师用手机里的声音分贝测试软件测试了一下,分贝数高达121分贝!(出示显示的声音分贝数)这个分贝数在轻轻提供的这个表格的哪个范围内?(请生上台指)会产生什么效果?(指名说)什么是耳聋的危险?难怪我们会感觉不舒服呢!3.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校园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产生,我们不妨去听一听!做做声音的诊断师!二、做个小小诊断师12’语音:小朋友们,欢迎进入声音诊断室!下面请跟随我进入一号诊断室!播放视频,呈现走廊的喧哗视频内容:下课时,走廊上同学们在大声喧哗;1.生观看视频2.师:小诊断师们,你们的小耳朵诊断出了让人不舒服的声音吗?预设:走廊上,小朋友们大声喧哗,声音很大很吵3.师随机采访:你平时下课时都干些什么事?能够做到文明休息的你如果遇到走廊上这么吵吵闹闹的,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4.同学和老师的心声:师:就在当时就在现场,姚老师也采访了一位和你一样文明休息的小朋友,我们来听听她的心声吧! (播放小朋友的心声)师:这吵闹声除了影响了小朋友课间休息之外,还影响了谁?(预设:老师)姚老师也采访了两位办公室就在走廊旁边的老师,咱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播放两位老师的心声)5.提出诊断建议:师:小朋友们,现在你是一号声音诊断室的诊断员,你有什么小建议想告诉这群小朋友的呢?(指名说)师小结:课间小点儿声,文明休息!(板贴:文明休息)出示对话音频,呈现教室吵闹的来源1.师过渡:接下来咱们进入二号诊断室!播放对话音频:2.师:是一张调查统计图。这份统计图的数据来自小朋友课前做的调查表。师解释统计图3.师: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以后该怎么做?2.师:你听到了哪些刺耳的声音?如果你就坐在这样的教室里,你还能静下心来学习吗?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4.提出诊断建议:师:所以,二号诊室的医生们给大家提出的建议是——教室小点儿声,静心学习!(板贴:静心学习)出示视频,呈现食堂的吵闹1.师过渡:三号诊断室里会有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视频:2.师:小朋友们,假如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餐会有什么感觉?你想过吗,食堂里的声音为什么会这么嘈杂?(预设:因为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发出一点声音,汇聚在一起,声音就大了。)3.师:如果我们每天在这样吵闹的环境里就餐,会有什么后果呢?请听三号诊室的小医生怎么说——3.听了小医生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预设:不出声)4.纠正并小结:《论语》中有句话:食不言,寝不语。(什么意思?指名说)意思是说吃饭时不要说话,睡觉时也不要说话。但是在现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中,很多人吃饭就是为了交流。但在公共场所,我们要尽量小点儿声,文明用餐,不影响他人!(课件出示:吃饭小点儿声,文明用餐) (板贴:文明用餐)3.师过渡:小朋友们,当我们的声音影响了他人学习、休息、吃饭时,那便是——噪音!下面的一则小动画又会告诉你哪些有关噪音的知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动画故事)(二)播放微课,了解噪声:5’1.播放小动画2.师:从小动画里,你知道了噪声有哪些危害?(引导学生从危害上说,不重复学生的话,不点评)3.师小结并过渡:噪音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如果我们小点儿声,就可以减少这些噪声病的发生!(引出板贴:减少疾病!)二、做个小小“调音师”师:那到底怎样才能减少噪声呢,那我们可得想想办法啊!下面进入“调音室”!(一)想对策小组合作:15’师:小组合作,想想办法:怎样让我们的教室远离噪声污染?合作之前请一位小朋友来帮我们读读合作小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1.出示小组合作的小要求:2. 师:姚老师已经将我们要讨论的话题装在了信封里,请小组长上台领取信封,现在请小组长打开信封,绿色纸上写的讨论话题是“怎样轻轻讨论?” 黄色纸上写的讨论话题是“怎么轻轻关门?”红色纸上写的话题是“怎样轻轻起立?”下面请各组的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3.刚才小朋友们在讨论时,我用下载的声音分贝测试软件测试了刚才大家讨论的声音,分贝数是( )。(低于70分贝,师:我们的耳朵不会觉得不舒服,基本符合轻声讨论的要求,那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请刚才讨论“怎样轻声讨论”的小组与我们分享经验;高于70分贝,师:我想我们还可以想想办法来降低讨论的分贝数,咱们赶紧去听听刚才讨论“怎么轻声讨论”的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吧!)4.反馈讨论的结果:师:现在,我们就请刚才讨论“怎样做到轻轻讨论”的小组派代表来说说(1)话题一:怎样做到“轻声讨论”?A.预设:a.凑近点(这是老师刚才拍的这几组同学凑在一块讨论的照片,讨论时凑近点,只要组里成员能够听到就可以了,不必发出很大声音)b.小组长提醒一组汇报,其他组补充B.师:刚才大家对于“怎样轻声讨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姚老师也带来了我们班讨论时的图片,请看——出示怎样讨论的图片:图一:坐着头凑近点讨论 图二:站起来身体前倾讨论生语音:小朋友们,为了能做到轻声讨论,我们可以像图一这样坐着将头靠近一点讨论,也可以像图二这样站起来身体前倾,靠近一点讨论。总之,发出的声音能让组员听到就可以了!C.师:小朋友们,想过吗,我们讨论时为什么轻声?(点评:你的心中已经住进了“别人”,多好啊!)(2)话题二:怎样做到“轻轻关门”?A.预设:a.手不要离开门把 b.不要太随意 c.提前将门把下压,不让突出的部位碰撞到门B.现场指名一两名学生做关门示范师:你感觉怎么样?你觉得这样的关门声能忍受吗?(预设:能)想过吗,为什么要轻轻关门?(点评:你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了,真棒!)C.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就这样轻轻关门,不让关门声打扰到别人。(2)话题三:怎样做到“轻轻起立”?师:接下去,我们来听听“怎样轻轻起立?”哪几个小组?派代表来说说你们想到的办法吧!A.预设:a.把椅子往后面挪一挪(坐得近时) b.站起来时不要用力过猛c.屁股坐一半d.站起来往旁边斜跨一步……B.学生模拟一遍,其他学生跟着操练一遍师:感觉这次的起立声怎么样?(做得不错就不出示微课,做得不好就出示微课)C.【机动环节】a.姚老师这有一个起立小微课,里面藏着轻声起立的小妙招,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微课视频b.师:看清楚怎么轻声起立了吗?要不咱们用上小妙招,一起再试一遍?再操练一遍师:这次感觉怎么样?c.师:小朋友们做得一遍比一遍好!姚老师为你们点赞!D.小结并过渡:小朋友们,无论是关门、讨论还是起立,我们都要考虑到别人,尽量小点声。但是,有时我们也需要大点声。因为,声音是有级别的。(二)调音量1. 出示音量分级表学生看表,师:你看懂了这张表吗?(指名生解释)还有什么不懂的吗?预设:不发出声,那是“0”级音量;两人听到,那是“1”级音量;组内听到,那是“2” 级音量;教室听到,那是“3”级音量;站在舞台上、广场上,发出让别人听得到的声音,那是“4”级音量。2.小游戏:我来调音量4’(1)师:下面姚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我来调音量”!游戏小要求:师口述小要求:等下姚老师出示图片,小朋友自己先判断,然后用手势调音量。0级音量出示“0”,1级音量出示“1”,2级音量出示“2”,这是“3”级音量,这是“4”级音量,准备好了吗?(2)进行游戏:午睡/图书室(无声)追问为什么,点评:午睡时发出声音,别人就没法好好休息了,谢谢你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上课发言(让同学都听到的声音)追问为什么,点评:只有响亮的回答,全班同学才能听到,给你的响亮点赞!出操排队集合(无声)在学校活动上,担任主持人(让台下的观众听得到)师:用4级音量来主持节目,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节目的内容,这又何尝不是将“他人”装在心里的表现呢!3.小结:小朋友们,看来我们需要根据场合的不同、要求的不同随时调整音量哦!那才是个真正的“调音师”。(三)小绘本1.师:小朋友们,文明的校园是没有噪声污染的校园,文明的校园需要我们心中时刻有 他人!让我们从“轻声说话”做起,因为——2.播放绘本1’3.师总结:声音小了 ,就听得见文明的声音(板贴:文明的声音),让我们从“轻声说话”做起,不仅在校园里,在校园外也是一样,时刻做到心中有他人,为德清接下来成功举办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啊!(出示图片:我们是文明的春晖人!)板书: 我们小点儿声文明的声音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轻轻。我对“声音”可有研究了!声音和身高、体重一样,是可以测量的。我们借助声音测试软件就能测试声音的分贝数,分贝就是声音的单位。当声音的分贝数为0到20分贝时,你几乎感觉不到,是很安静的;当声音的分贝数为20—40分贝时,声音比较轻,还算安静;当分贝数为60-70时,有些吵闹,可能会有损神经;当声音的分贝数达到70-90分贝时,听力可能会受损;当声音的分贝数达到90—100分贝时,吵闹加剧,听力会受损;当声音的分贝数高达100—200,那是难以忍受的,有致聋的危险。生:唉!每次下课,走廊上就会这样吵吵闹闹的,吵得我都没法休息了。什么时候下课时走廊上才能安静点啊!唉!师1:我的办公室就在教室走廊旁边,一到下课时间,同学们的吵闹声让我不时地会感到头疼!我现在真有点害怕下课时间了!师2:我是一名班主任,针对课间大声尖叫、大声喧哗的情况我进行了多次教育,起初会稍有好转,但时间一久这种情况又产生了!我心累啊!生1:哎,虽然教室里贴着“入室则静”“轻声说话”的提示标语,但同学们好像看不到它们一样,教室里还是非常吵闹,尤其是早读时间老师还没到教室的时候。你听,你听,开始了——(三三两两大声讲话的声音、移动桌椅的声音、小干部管理的声音、拍桌子的声音……)生:小朋友们好!我是校园小记者( ),我现在在我们学校的餐厅门口,请跟我一起走进餐厅(拍摄周围闹哄哄的就餐环境),我用手机里的分贝测试软件测试了现在餐厅的音量,显示为( )分贝!采访就餐的同学:这位同学,你刚才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餐,有什么感觉?(太吵了,头昏昏的,有时会有不太想吃饭的感觉!)小朋友们,喧闹、嘈杂的就餐环境会影响人的食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对健康不利!而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可以促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愉悦身心。四人一小组,轻声讨论;最后确定一人汇报;别人汇报过的,就不汇报;音乐响起,讨论结束。不发出声 0级音量两人听到 1级音量组内听到 2级音量教室听到 3级音量舞台音量 4级音量文明休息静心学习文明用餐减少疾病轻轻关门轻轻起立轻轻讨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