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对于预防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发生运动损伤,以及损伤发生后的紧急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根据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将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知识回忆过程中,经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经验,结合具体事例,在教师帮助下,了解擦伤等开放性损伤、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引起学生对安全运动观念再思考,逐步提高安全运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教学重点: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了解擦伤等开放性损伤、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冷静处理运动损伤。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运动量加大,运动能力极大提升的时期,但由于大部分初中生活泼好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得学生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培养学生树立安全进行体育运动的观念,严格遵照有关要求,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避免运动损伤,在损伤发生后能够冷静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三、方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发生原因的教学环节主要采取教师讲解为主的讲授法。
2、启发式谈论法: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和获取新知。
3、演示法:在常见的损伤的紧急处理教学环节主要采取教师演示的方法来进行。
(二)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内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掌握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
2、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借助导学案,了解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3、讨论学习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明确相关知识。
4、实践操作法: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巩固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四、课前准备:
绷带。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引用生活——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结合平时运动中出现的受伤情况进行回答,教师适当引导,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面新授环节做好铺垫。
(2)师生合作——感悟新知
1、 运动损伤的定义
教师:你认为什么是运动损伤呢?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引出运动损伤概念:在运动过程中及之后发生的各种伤害及 并发症。
2、 运动损伤的原因
(1)教师给出谈论题目:结合体育锻炼和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些因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2)提出讨论要求:单元组5——6人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问题,教师巡视。
(3)单元组代表发言,他组补充完整。
(4)教师补充、归纳、小结。
(5)引导学生理解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3、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
(1)教师给出讨论题目:为了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应采取哪些措施?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运动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有哪些基本要求?
(2)单元组6——7人讨论,各组作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搜集学生讨论信息。
(3)以单元组为单位,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全班共享。
(4)教师归纳,给予补充。
4、常见的几种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
(1)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几种?
(2)教师讲解运动损伤(擦伤、关节损伤、骨折)的概念和处理方法。
(3)教师演示损伤的处理方法。
(4)学生组内进行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自荐单元组展示,教师提示、纠错。
(三)知识检测,拓展延伸
情景一
A和B在操场上慢跑有说有笑,A一不小心踩到排水渠的空隙当中,崴到了脚,不只是脚踝擦伤了,还肿了起来,看样子很严重,这时在身旁的B应该怎样帮助A?
情景二
A和B穿着旱冰鞋在广场上玩,两个人的技术都不是很突出,还没有戴护具,A想展示一下这几天练习的倒着划给B看,可是由于技术不熟练,在变向的时候一下摔在了地上,把手掌擦伤了,这时B应该怎样帮助A?
情景三
A和B 在足球场上踢球,A不小心踩到了足球上,坐了一个大球车滑倒在地上,膝盖卡破了,带有少量的血丝,这时B应该怎么帮助A?
(四)课堂总结——提炼升华
在体育锻炼中,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和锻炼身体。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