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课程主题: 两种电荷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互动精讲 【知识梳理】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带电体:带了电的物体叫带电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表示 2、电荷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3、计算:Q=I/t (不做要求)五、原子的组成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六、元电荷:1、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 3、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七、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八、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九、自由电荷和自由电子的区分 1.自由电荷:导体内能自由移动参与导电的粒子,包括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自由电子:一般金属导体参与定向移动导电的粒子是电子,带负电,叫自由电子 3.自由电荷的范围比自由电子广,它包括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既可以带正电荷,也可以带负电荷。可以说,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是正、负离子. 【例题精讲】 1.自然界只有__________种电荷。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______,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__________。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__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__。 4.电荷量: ______________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_____。 5.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__________;如:__________、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6.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__________,如__________、玻璃、塑料等。 7.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带负电。 8.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 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___。 【巩固练习】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D.两个铅杆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可以产生电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C.光年是长度单位 D.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恒定不变的 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额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玻璃杯 B.不锈钢锅 C.陶瓷碗 D.干木棒 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硬币、陶瓷罐 B.铅笔芯、刻度尺 C.玻璃棒,橡胶棒 D.人体、大地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 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电,乙不带电.可以看到甲的金属箔张开,乙的金属箔闭合.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甲和乙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甲、乙金属箔张开角的变化情况是( ) A.甲和乙都不变 B.甲变小,乙张开 C.甲变大,乙不变 D.甲闭合,乙张开 自然界只有__________种电荷,用丝绸与玻璃摩擦后,玻璃棒带________电,丝绸带_________电。 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如果用摩擦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_______(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___在物质间转移.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____电子;若把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____________了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_________C,________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C。 现有A、B两个相同的物体,若A物体带0.2C的正电荷,B物体带0.2C的负电荷,则将这两个物体接触后再分开,则A物体___________(带/不带)电。 现有A、B两个相同的物体,若A物体带0.2C的正电荷,B物体带0.3C的负电荷,则将这两个物体接触后再分开,则A物体带________C的________电。 带电体能吸引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部分纸屑与带电体接触后带同种电荷很快弹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出租车时,小华的手刚接触车门就被“电”了一下,这常常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____________而带电,与小华发生了放电现象.有拖地铁链的汽车,不易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利用铁的____________性好,把产生的电导入地下. 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这是因为毛衣相互摩擦后____________;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穿上刻有花纹的天然橡胶做的鞋底的鞋可以____________摩擦. 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风扇上会粘很多灰尘,这是因为扇页在转动时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轻小物体的缘故.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 ) 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一定带负电 2、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 3、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B排斥A,B吸引C,则把A和C靠近时,将( ) A.互相吸引 B.互相排斥 C.没有作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在研究静电现象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 A.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D.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5、一个物体带负电的原因是 ( ) A.该物体中只有电子 B.该物体没有质子 C.该物体得到了电子 D.该物体得到了质子 6、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电子 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消失了 7、用手拿一铜棒和丝绸摩擦,则铜棒上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正电或带负电不能确定 D.不带电 8、当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地时,金属箔就闭合,这是因为 ( ) A.金属箔中电子转移到大地 B.金属箔中质子转移到大地 C.大地上的原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D.大地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9、下列四组物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 A.人、大地、油 B.金属、电木、橡胶 C.石墨、大地、盐水 D.玻璃、纯水、陶瓷 10、导体容易导电是由 ( ) A.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离子 C.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 D.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