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坚持改革开放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坚持改革开放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厉害了,我的国
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777人,东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在第3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取得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回望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正式开幕。开幕式上迎来了最少的代表团—中国代表团(共六人,教练员宋君复、留美学生代表刘雪松、体育主任托平、协进会总理事长沈嗣良、旅美教授申国权,以及唯一的运动员刘长春。
中国奥运军团人数的不断发展壮大,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中国踏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强国之路呢?
第一框 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知识目标:
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必要性)?
01
02
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
04
改革开放的地位?
03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腾飞的表现?
01
寻“因”
02
探 索
03
收 果
01
寻“因“
(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
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但在近代却遭受:
中国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中法战争
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1949年10月1日
1978年
1956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完成
社会主义革命
进行
改革开放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站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强国富民之路的?
1、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历史背景:(笔记整理:P3)
①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②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饱经困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③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02
探 索
(改革开放如何促进发展?)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小岗村18位农民
包干到户凭据
1978年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着风险,秘密签订了分田到户的决定,立下了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公粮的承诺,并在协议书上郑重地按下了一个个红手印。这在人民公社体制下,无疑是石破天惊的事。然而,正是他们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小岗村因此获得“中国改革第一村”的赞誉。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安徽凤阳小岗村
改革开放的标志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长江三角洲
浦东
厦漳泉开放区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试点到推广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城市的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探索改革开放的内容、进程
改革开放
(基本国策)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探究与分享,(阅读课本第4页,先独立思考完成书本问题,再小组讨论完善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请查找资料,列举实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
实例
优势
所有制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中国模式抗击疫情跟外国疫情蔓延对比。全民免费核算检测、免费打新冠疫苗等。国外抗击疫情效果较差
分配制度的优势:多劳多得,兼顾公平,提高人民劳动积极性,鼓励勤劳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一位华为员工,28岁,工作6年,销售总监,年薪超过百万。
2021年2月25日,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7月1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2020年上半年口罩等防疫物资由国家统一调配,价格也相对稳定。楼市调控、双减政策出台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 发明专利让我体验到 个人价值。
我是一名快递员,靠 劳动奔小康。
我是一名证券投资 者,靠投资获利, 为企业发展助力。
我是一名企业 管理者,科学 管理提高了企 业的生产效率。
他们通过什么方式创造财富吗?
“四个尊重”(分配方式变化)
专利
快递
投资
管理者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三个极大、三个显著)
2、Δ改革开放如何促进发展(笔记整理 P3-P5)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②改革开放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③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03
收 果
(改革开放的成就)
分小组讨论,专家组做好点评
第一组:国内强国组
第二组:国内富民组
第三组:国际外联组
第四组:专家点评组
强国组
改革后的小岗村
4个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
第一大国制造国
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第一大外资流入国
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2个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
第二大商品消费国
第二大经济体
专家点评: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衣 食 住 行
改革前
改革后
扩大就业
提高收入
完善社保
精准扶贫
富民组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专家点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民生)
2020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一带一路”发展新蓝图
外交部:中国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位居世界第一
外联组
专家点评:改革开放深刻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国际地位提升)
3、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笔记整理P6-7)
①强国方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得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②民生方面: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国际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Δ
4、改革开放的地位\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笔记整理P8)
带你穿越40年, 展现祖国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观看视频,想一想: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
4、改革开放的地位\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笔记整理P8)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17年10月18日贯彻十九大精神
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
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本课小结
改革开放促发展
中国腾飞谱新篇
坚持改革开放
强国方面 ——增强了综合国力
富民方面——改善了民生,过上了幸福生活
国际影响力——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腾飞表现
改革开放如何促发展
改革了基本经济制度
四个尊重,提高积极性
课堂测试
1、右图中的变化体现了( )
①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④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中国的腾飞证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
A.改革开放
B.科技创新
C.共同富裕
D.人才强国
A
3.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这说明了我国在当今社会 ( )
A.只尊重科技人员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C.种地的农民得不到尊重
D.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都会作出杰出贡献得到表彰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