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3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3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14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了1.25万美元大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进一步增加,生活也更加殷实,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0年,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2 走 向 共 同 富 裕
①什么是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③★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
注意:

改革进行时
1.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内涵、总目标)
2.我国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3.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共享发展成果
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5.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预习教材P9-13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第12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①改革的内涵: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如何正确认识改革?P9
合作探究
提示:围绕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来谈。
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政治
稳步推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辉煌成就
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社会
人民由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标迈进
文化
中国“软实力”
受全球关注
经济
经济总量
稳居世界第二
①实践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
……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矛 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
不充分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3.如何深化改革?
对策:①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挑战1:主要矛盾
P10探究 与分享:请你从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的角度等方面谈一谈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从社会责任看,环境保护是每一个企业都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能够降低成本增加社会美誉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年 份 中国GDP年度增速
2021年 8.1%
2020年 2.3%
2019年 6.1%
2018年 6.6%
2017年 6.9%
2016年 6.7%
2015年 6.9%
2014年 7.3%
2013年 7.76%
2012年 7.86%
2011年 9.54%
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能源消耗
技术短板
环境污染
③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策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挑战2:新常态
2.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补充:
(1)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为什么要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供给侧结构改革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挑战3:
现实新挑战
2.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城镇化水平不高
对策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作用、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日益呈现新面貌。
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与分享”;
(1)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①我国农民人均收人明显提升。
②生活条件有根本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交通发达;
③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④农村生态环境良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服务性产业发展迅速;
⑤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程度提高等。
★ 思考: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解决“三农” 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机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束缚中国发展的因素进行体制根本性变革。皆大欢喜的改革多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但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是不能背叛的历史使命,也是不能改变的前行方向。
——请阅读以下这段话,总结当代中国鲜明的特色?
问题永远都有 改革没有终点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对策: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1)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2)重要性:①只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②补: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区别: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必要性)P9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
①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2.为什么我国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举措)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共享发展成果
什么是共享发展?
P12探究与分享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的主体
全民共享
共享的内容
全面共享
渐进共享
共享的途径
全民共建
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共享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二字以86次高频响彻中华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属性,再一次向世界宣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
思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说明改革发展要依靠谁?为了谁?
全国疫情防控财政投入已达1169亿元 ,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兜底保障。
2、为什么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的地位)。
③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出自刘安的《淮南子》
含义: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方略,就是以对人民有利为根本。
对策: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p11
走向共同富裕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弱有所扶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P12
对策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提高就业质量
提高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出自李世民《晋宣帝总论》
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P13
对策③: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措施)
改革进行时
1.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内涵、总目标)
2.我国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3.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共享发展成果
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5.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课堂小结
走向共同富裕
课堂演练
1.我国“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近年来,我国每年减贫超千万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材料体现了我国
  ①促进协调发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②坚持共享理念,全面实现了现代化
  ③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尊重人权,保障公民发展权的实现
  A. ①④  B. ①②   C.②③  D.③④
A
3
2、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新的光荣使命。为了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共同富裕,浙江省需要不懈努力的是( )
①深入推进协调发展、共享发展
②把提升发展速度放在首要位置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④抓紧落实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神州大地上的奋进强音,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改革开放“双引擎”动力更加澎湃。誓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只要改革开放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