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1.2《 宪法是根本法》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上册1.2《 宪法是根本法》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6年级2.1《 宪法是根本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紧扣课程标准针对本课时简单分析教材内容)
本课将法律和生活场景相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宪法的地位。用一棵树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网,体现了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现状、存在的学习问题)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要想捋清宪法和众多法律法规的关系,并非易事,一是难以理解宪法的最高地位,二是难以理解宪法地根本法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遵守宪法。
2、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正确认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守宪法。
3、行为与习惯:能够正确区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4、过程与方法:通过树状图梳理法律家族之间的关第,明确宪法至上。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区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
五、教学方式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环境设计与准备、教学资源选用与准备、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微课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活动(课前引导学生准备和探究的内容)
查找有关宪法的资料
(二)课堂导入活动
1、播放视频《我和宪法的故事》
2、毛泽东语录: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3、导入语:为什么说宪法是母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呢?
活动一:(活动名称)思考与探究
1、活动园:请你观察这张图片,说说你从中都有什么样的发现?(课本第17页)
2、回答总结:树根给树叶输送营养,树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所以,宪法是母法,也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3、思考与探究:请你认真思考、与小组进行讨论,说一说以下宪法条文会在哪一部相应的法律当中作具体规定?
如:
【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其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做具体规定
观察与发现:请你说一说,从上述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中,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观察,知道宪法是母法、是根本大法。
活动二:(活动名称)法律家族聚会
5、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帮助宪法在家族聚会中进行自我介绍。
6、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7、合作与探究: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
思考: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
8、活动园(课本第18页):以上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一规定反映了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
9、总结: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0、提示:提示:普通法律法规的内容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行为判断,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活动三:(活动名称)思维导图归纳
12、思维导图归纳: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13、总结: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14、试一试,连一连(课本第19页):下面列出了宪法的部分条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15、思考与感悟:
(1)从上述连线中,你有何发现?
(2)对于宪法,无论国家还是公民个人都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懂得我们要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将会被追究违法责任。
(三)课堂总结活动(包括作业布置)
师生总结: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宪法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遵守宪法。否则,一旦我们违反了宪法的规定和要求,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板书设计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3、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