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 学 设 计
题 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课时 第1课时
学 校 教 者 年 级 九 学 科 化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题内容一共分为两个部分,需要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为以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具体气体物质的制法,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根据理解能力的不同,学生学完本课题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接受程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过程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难点 熟练规范地制取气体
课前准备 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 学 流 程
环 节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3min活动探究制取装置5min引导探索操作步骤15课堂小结5min实验探究6min归纳总结交流提高1min随堂练习4min布置作业1min 1.氧气的性质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你要解决哪些问题?(1)实验原理 三种(2)实验装置(3)操作步骤(4)收集方法【设问】实验室用到哪些仪器制取氧气?【设问】:如果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应该选取哪些仪器进行装置 1.【展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2.氧气的收集方法。【提问】收集气体可以采用什么装置?引导学生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收集方法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指导阅读)课本第37页。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3.定-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5.收-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离-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熄灭酒精灯【演示实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顺序(1)检验气密性(2)装药(3)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连续气泡收集(6)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小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 ,点, 收,离(利)熄(息)4.【投影展示】讨论实验注意事项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5.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在小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滴入几滴过氧化氢溶液,要得到并收集氧气需增加什么仪器?可以用哪些容器替代试管作反应的容器?【展示】锥形瓶、广口瓶、烧瓶【讨论】若要持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应增加什么仪器?若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用什么仪器,长颈漏斗还是分液漏斗?【展示】三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 (2) (3)引导学生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实验探究】下面让我们进行探究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作用。实验前指导【课件展示】实验内容:注意事项: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讨论】问题(1)(2)(3)6.【设问】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反应物吗?如何证明你的结论?讲解催化剂的作用7.制取氧气的三个实验原理之间有哪些异同点?讲解分解反应的特点。介绍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将空气在低温的条件下加压,变成液态空气,再蒸发,氮气沸点低先蒸发,剩余液体主要是液态氧气。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巩固练习找出下图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的错误有哪些? 回答思考,回答学生回答选择实验仪器学生思考回答:(1)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用排法收集。(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一名学生复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观察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倾听,理解,记忆完成探究实验1(小组合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填写导学案表格,总结问题小组讨论,整理小组讨论,总结回答讨论回答:需增加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可以用锥形瓶、广口瓶、烧瓶替代试管。回答:若要持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应增加长颈漏斗或者分液漏斗;若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用分液漏斗。讨论分析装置的优缺点固体+液体-不加热完成教材P38页探究性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根据板书内容的提示,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 讨论回答,阅读教材有关催化剂的内容(39页)思考回答思考回答阅读教材有关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40页)小结:知道如何选择和组装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掌握连接仪器,制取及收集气体的方法。试管口高于试管底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导气管伸入试管内过长试管口没有放置棉花没有对准药品加热先自主完成导学的习题,不会的题可以组内讨论。 △通过复习巩固旧知识自然引入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用谐音记忆法归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实验步骤。△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印象更深刻了。△通过装置的对比加深对发生装置的认识,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归纳总结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以后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将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运用,融会贯通○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物质,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在实验中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并能按照操作规定制取氧气。结合前面的学习验证氧气的性质都有明显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题3 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实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验室 制取 氧气
板书设计
二氧化锰
加热
二氧化锰
实验原理
加热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密度、在水中溶解性。
实验装置
操作步骤 :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