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 掌握密度的概念。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4.会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学习要点1、在物理学中,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对其定义采用了 定义法,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 。2、密度的单位为 或 ,通常读作 或 ,分别记作 或 ,它们之间换算关系为 。3、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可以变形为 和 。学习过程一、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探究实验1.回顾书上质量、体积的测量结果(1)质量与体积比值:水________铁块_______铜块______铝块________。(2)你还有哪些发现?2.已知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相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思考下列问题:(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2)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3)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否相同?(4)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否相同?结论: 。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由此引入“密度” 概念。(二)定义物理方法点拨:“密度”的定义采用“ ”,与“速度”的定义方法一样,故本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从定义方法到计算公式的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等),与“速度”部分的学习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同学们要注意体会。单位体积:1m3,1dm3,1cm3等(三)公式: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直接得出密度的计算方法(故称为“定义式”)。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求其比值即可得到“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即密度。关于公式,要弄清: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物理量的单位、公式的物理意义等。利用密度定义式及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质的密度ρ(鉴别物质),质量m、体积V。请同学们写出变形公式。m =_______;V =_______。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思考以下问题:对于同一种物质,能否得出结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在什么条件下,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什么条件下,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四)单位及换算从公式可知,对应一组质量和体积的单位,就会有一个密度的相应单位。但是,我们一般采用两个单位:一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kg/m3;另一个是常用单位—g/cm3。请同学们进行单位换算(写出过程):1g/cm3= ___________ = ________kg/m3。自我检测1.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话的科学含义应是 (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C.拿起铁比拿起棉花费力D.棉花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2.下列关于密度的概念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越大的物体越重B.从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C. 不论温度如何变化,物质的密度都不变D.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3.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取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往量筒内倒人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4. 一个瓶子正好能装下 1kg 的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 )A.花生油B.酱油C.白酒D.色拉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