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滨城高中联盟 2021-2022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②:半殖民地社会强调民族矛盾,要求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②错误。
④:半封建社会涉及阶级矛盾,需要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④错误。
①③:涉及的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正确。
故本题选 B。
2.【答案】B
【解析】
①③:中国共产党能够领领中国人民不断夺取胜利,这是基于党勇于自我革命,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力量源泉,①③正确。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能履行管理人民的权
力,②排除。
④:该选项不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夺取胜利的原因,④排除。
故本题选 B。
3.【答案】C
【解析】
①:从严治党与“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无关,①排除。
②④:从严治党旨在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②
④正确。
③:说法正确,但在探讨党建举措,与题意无关,③排除。
故本题选 C。
4.【答案】B
【解析】
A:“人民民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说法正确,但不是我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
的根本原因,A排除。
B:我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第 1 页 共 7 页
主义国家,B正确。
C:全民民主说法错误,在我国,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间接行使,C
错误。
D:“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是社会会主义民主真实性的体现,不
是我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的根本原因,D错误。
故本题选 B。
5.【答案】A
【解析】
①: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是指最广泛的民主,①不符合主题,符合题意。
②: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
主,②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③:民主的真实性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③符
合主题,不合题意。
④:从政治保证上看,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实
现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④符合主题,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6.【答案】C
【解析】
②:中国边防部队的自卫措施属对外职能,不是对国内敌对分子实行专政,①不
选。
③: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③不选。
①④:中国边防部队的自卫措施是国家实行对外职能,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
安全,进而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国际环境,故①④正确。
故本题选 C。
7.【答案】A
【解析】
A:材料反映了国务院与全国人大的关系、人大与人民的关系,说明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A正确切题。
B:“行政机关必须对人大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仅仅反映了行政机关与人大的关系,
第 2 页 共 7 页
以偏概全,B排除。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人大没有表决权,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
C错误。
D: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D错误。
故本题选 A。
8.【答案】D
【解析】
A:依法执政对应的行为主体是党,A错误。
B: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人民代表大会,B错误。
C: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产生,人大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国家机
关的工作,C错误。
D:之所以会出现对人大代表的指责,是因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
大代表应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
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权为民所用。
故本题选 D。
9.【答案】C
【解析】
①:人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是根本政治制度,①错误。
②③:是对人大制度的正确表述,②③正确。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由国体决定,④错误。
故本题选 C。
10.【答案】B
【解析】
①④: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就“养老”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政
协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助力政府决策"实行协商民主制度可以凝聚社会发展合力",
①④符合题意。
②:政协组织区别于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发挥参政权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
③:人民政协参政议政,但不是国家机关,不管理国家事务,③不选。
故本题选 B。
第 3 页 共 7 页
11.【答案】A
【解析】
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领导一切,其坚持民主执政,因此第一步是,中央
文件起草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形成“建议草案”。
故④排第一位。
②: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提出规划建议,体现政治领导,即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
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故②排第二位。
①:中国政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履行经济职能,即国家发改委起草《“十
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故①排第三位。
③: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故③排第四位。
故本题选 A。
12.【答案】B
【解析】
②:说法错误,居民自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不选。
①③:某社区搭建民生倾听桥梁,及时了解民事民情,解决合理诉求召开居民大
会进行议事,让大家集中讨论解决事关民生利益、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积极推
进治理民主化该社区的这种做法激发了基层自治的互利,有力彰显了民主管理的
价值,也体现了社区自治功能,有利于进一步维护社区的公共利益,①③正确。
④:说法错误,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④不选。
故本题选 B。
13.【答案】C
【解析】
①: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①不选。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依法享有自治权,而不是高度自治权。③不选。
②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
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 C。
14.【答案】C
【解析】
第 4 页 共 7 页
A:材料未涉及妥善处理民族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A
与题意无关。
B: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的说法错误。
C: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宗教信仰得到充分保障,由此可见我国切实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D:“支持和鼓励”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5.【答案】C
【解析】
①: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①不选。
②④:“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
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说明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
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强调法律神圣性”说明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任何
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②④正确。
③:“法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说法正确,但材
料未涉及,③不选。
故本题选 C。
16.【答案】B
【解析】
A: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材料未涉及,A不符合题意。
B: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
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启示我们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要求和重要保障,B 正确。
C:说法正确,但本题不涉及法律的实施。C不符合题意。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二、非选择题
17.(1)此观点是片面的。(1分)
第 5 页 共 7 页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
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2 分)共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先进
性的具体体现。(1 分)所以在人民生命健康遭遇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共产
党党员会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冲锋在前是没有讨价还价的,这是共产党
员应该做的。(1分)
②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
的特殊利益,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尊重党员干部的正当合法性利益,所以此观点
是片面的。(2分)
③共产党员既要冲锋在前,其正当合法利益也要受到保护,当党员个人利益与国
家集体利益冲突时,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1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
量,在中国办好事情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为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辽宁省委
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3分)。
②辽宁省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制定
共同富裕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3分)
③辽宁省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
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力求在新阶段开好局、起好步。(2分)
④辽宁省委坚持政治、思想领导,科学、民主执政。制定共富纲领保证我们的事
业的正确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民凝魂聚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加强民生基础工程探索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依靠人民发挥人才优势,力求新
阶段开好局、起好步。(4分)(每个点结合材料必须占 1分)
18.①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其最高立法权、监督权、
决定权,(2分)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政治制度安排。(1分)
②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分)依托村(居)民委员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
组织,(1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
管理,有力保障基层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坚持中国共产党集
中统一领导是首要前提根本保证;(1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通力合作、民
第 6 页 共 7 页
主党派发挥参政权致力于民族地区脱贫事业;(1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积极
履职,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推动难点问题的解决。(1分)
19.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分)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一切,领导人大等国
家机关工作,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分)(作答党
的地位及与人大的关系即可。)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
(2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1分)有利于实现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反映民
意,集中民智,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1分)
(如果作答人大制度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
安排也可给 2分,不重复得分,总分 8分)
20.(1)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
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2分)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2分)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
法律有效实施。(2分)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
德的教化作用。(2分)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
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2分)
(本题只要答出要点,解释合理即可得满分)
(2)(每条 1分总分 2分,)
答案示例:①与民法典同行共创美好生活。
②学好用好民法典做知法守法公民。
③推动民法典实施更好保障人民权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第 7 页 共 7 页滨城高中联盟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40年鸦片战争轰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列关于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②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地主统治
③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
④半封建→民族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
448.8万名党员,再到2021年的9500多万名党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超高的民众支持率,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领导中
国人民不断夺取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党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法行使管理人民的权力
③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力量源泉
④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直击积弊、扶正祛邪, 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彰显我党以“零容忍”立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党旨在( )
①消除腐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②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③党建向纵深发展,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
害在治。
④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4.2021年我国政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量,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上调,总体涨幅5%,多省份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 低标准,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中央调剂比例提高到4%。我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的根本原因是( )
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我国是人民民专主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全民民主,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以下事例中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这一主题的是( )
①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②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③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
6.2020年6月,印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中国边防部队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正是因为这些戍边英雄的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我国才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边防部队的自卫措施( )
①是履行防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能
②有利于对国内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③体现了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④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房地产税法草案由全国人大预工委牵头抓紧起草,财政部配合立法。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介绍,草案经过人大审议通过后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果意见较多,将再进行二审和三审。按之前的立法惯例,一般的立法草案审议三次后就可表决通过。房地产税法列入立法规划不单单是个法律事件,更是一场汇聚民意、民智,凝聚民心、民情的政治活动。材料表明(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行政机关必须对人大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和表决权
全国人大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
8.时下,选民对人大代表“不作为”现象指责颇多,不参加代表活动,开会“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自己选出的代表从未谋其面、闻其声,欲通过人大代表反映问题、解决问题那是很难的事。之所以会出现对人大代表的指责是因为( )
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有助于人大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人大代表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高一政治 第 2 页,共 7 页
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人大代表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下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③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决定了我国的国国家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委员杨文龙建议,应成立国家级养老行政管理机构,统筹全国养老事业管理,推动养老服务从“生存保障型养老”向“高品质养老”发展,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实现“医检药保”互联 互通等。除了对养老质量提升的追求,有政协委员提出了产业、事业两手抓。 材料表明了( )
①人民政协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助力政府决策
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推动养老事业发展
③人民政协聚焦社会发展难题管理国家事务
④实行协商民主制度可以凝聚社会发展合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202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指导原 则。这次规划建议起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下列关于《“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正确的程序是( )
①国家发改委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②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
③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
④中央文件起草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形成
“建议草案”
A. ④—②—①—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12.某市在社区治理中通过民意汇聚搭建民生倾听桥梁,及时了解民事民情,解决合理诉求。通过召开居民大会进行议事,让大家集中讨论解决事关民生
利益、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积极推进治理民主化。该社区的做法( )
①激发了基层自治的活力,彰显了民主管理的价值
②便于居民意见的表达,扩大了居民自治权利
③规范了基层政府行为,提高了决策的执行力
④体现了社区自治功能,有利于维护社区的公共利益
高一政治 第 3 页,共 7 页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自治权
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除了享有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依法享有
高度自治权
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换了人间”。今天的西藏,人民享有
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宗教信仰得到充分保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靠。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
人民团结奋进,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
进!由此可见,我国( )
妥善处理民族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努力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15.马克思早期从理性法、自由法观念出发,论证了自由与法的关系......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因为法律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马克思的这一命题还有强调法律神圣性的意思......这说明了( )
①法是全体公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②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
行为
③法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
④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启示我们(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疫情肆虐期间,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
任张文宏的“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在网上被刷屏,很多人为之感动和振奋。以身作则冲在前,关键时候豁出去,这就是共产党员的风采。但有人认为“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共产党员就不应该有自身利益”。
材料二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
启历史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建党百年来前所未有的重要关口。为此,辽宁省委省政府,2022年继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计划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发挥本省人才优势投身基础建设......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工作在新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请你对材料一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分析辽宁省委是如何担 当开好局、起好步的重任?(12分)
18.某校同学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为主题,搜集整理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部分案例素材,如下所示。
素材一: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分
别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央预算,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决定,通过了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通过了关于香港、
高一政治 第 5 页,共 7 页
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素材二 :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健全基层选举、议事、 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这一制度大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效性。
素材三:近年来,在中国共产的的领导下,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政协
致力于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增进群众福祉。各民主党派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深入地区考察调研,研究深层次矛盾问题,做好政策和项目论证;政协委员对对民族地区脱贫问题开展协商调研,提出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应急救助机制等重要建议。民族地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结合林料中的三组素材,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12分)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近年来,某市人大以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契机, 以立法征询探索民意最大公约数,以联督联促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以代表之约践行“两在两同”,民意“直通车”在城乡穿梭、群众为政府工作实绩“打分”、人大代表全方位参与社会治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人大践行“全过程民主”的依据。(8分)?
高一政治 第 6 页,共 7 页
20.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成就辉煌。纵观一百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发展 历程,从党领导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建设之路,到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党领导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到党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从制定出台专项法律制度,到系统构建、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艰辛探索、砥砺奋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已经进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阶段,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在改革中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巩固深化,在中国法治建设史、世界法治文明发展史上书写出新的亮丽篇章。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坚持的原则。(10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某学校准备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2分)
高一政治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