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二 公民的道德生活一、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1.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社会公德的作用(1)社会公德是人类在公共生活领域中长期积累的道德经验的总结,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2)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因而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一个人是否养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着这个人的文明素养;社会成员能不能普遍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3.如何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理解如下表:规 范 现实和理论依据文明礼貌 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助人为乐 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爱护公物 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保护环境 是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 是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4.社会公德有何特点社会公德是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遍的行为准则,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即社会公德具有简单性、共同性的特点。5.如何树立公德观念(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二、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2.职业道德的作用(1)职业道德能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2)职业道德能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3)职业道德对保证各类生产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①爱岗敬业。②诚实守信。③办事公道。④服务群众。⑤奉献社会。4.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什么特点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特点和要求,适用于各行各业。5.培养职业精神的意义在职业活动中,职业道德风貌是从业者职业精神的展示。任何职业的从业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职业精神,就不会自觉践行职业道德,更难以在职业岗位上有所建树。职业精神的力量,能够使员工超越只为谋生和追求物质利益而工作的局限,这种力量是凝聚广大员工、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撑;崇尚职业精神,有益于开发每个员工的潜力,发挥每个员工的长处,这是企业文化发展内在的道德要求。6.如何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1)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端正职业态度。(2)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3)还要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培养职业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从业者的行为规范及评价标准,领悟职业精神,理解职业道德,更好地践行之。(4)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最终目的在于提升职业生涯中的人生境界。三、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1.家庭道德与家庭美德的含义家庭道德是指调整家庭关系的道德;家庭美德是指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它体现了我们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如何理解家庭道德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家庭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由于社会性质、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家庭道德,带有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根本的对立。3.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4.家庭文化的含义与培育家庭文化的意义(1)家庭文化的含义。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共同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既体现在家庭装饰、娱乐设施中,也表现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中。(2)培育家庭文化的意义。培育家庭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家庭亲情、塑造家庭美德的过程。培育家庭文化不仅意味着文化设施的添置和更新,更意味着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和追求。5.亲情培育的途径(1)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中,代际沟通尤为重要。(2)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3)塑造融洽的邻里关系。6.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1)互相尊重是维护邻里友情的前提。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是相互尊重的更高境界。(2)加强社区的道德建设,是促进邻里团结的重要环节。四、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1.个人品德对个人发展和社会道德状况有重要影响(1)个人品德影响人际关系。(2)个人品德对个人发展有重要影响。“做事先做人”。不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人就是不会“做人”的人,也就是不会“做事”的人。一个重视自己品德修养的人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各方面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大多数人的个人品德得到提升,社会道德状况就会随之改善。2.道德榜样的作用及其原因作用:(1)道德榜样是实践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典范,具有高尚的个人品德。(2)当今时代道德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代表。(3)道德榜样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树立道德榜样,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好方法。向道德榜样学习,能够丰富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原因:(1)道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并通过对比看到自身的差距,努力向他们学习。(2)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尚品质容易感染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追求更高的目标。3.脚踏实地,提升个人品德的途径学习道德榜样,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找到合适的方法,制定恰当的步骤。(1)重在实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归根结底,要体现在道德行为上。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循序渐进。高尚的道德品质不可能一蹴而就。道德学习和实践,只能按照其固有规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少到多,由浅入深。(3)学会慎独。在道德实践中,要严于自律,始终表里一致。公民道德生活一览表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作用 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 作为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保证各类生产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续表培育和践行途径 (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 (1)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中代际沟通尤为重要。(2)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3)协调邻里关系,维护邻里友情 (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端正职业态度;(2)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3)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培养职业责任意识[2012·山东文综,39(1),4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诚实守信思想,诚信建设要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找出下列道德与其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下面)。道 德 属 性①社会公德 A.调整夫妻、长幼、邻里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②职业道德 B.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的行为准则③家庭美德 C.因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行为准则④个人品德 D.个体内化了的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道德生活的有关知识,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容易。答案 ①—(B) ②—(C) ③—(A) ④—(D)(2012·海南单科,2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为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一位高三学生于2012年4月专程到北京损献造血干细胞。“功课落下可以补,生命只有一次”,他先救人、再补课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人们,网友亲切地称他为最美中学生,称赞他在道德的高考中得了满分。结合材料,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知识说明道德榜样为什么具有巨大的力量。解析 本题考查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部分学习道德榜样的原因的知识。对此知识点,教材一共分两点进行阐述,考查难度较小,但要注意教材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 道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该同学的行为体现了先进道德的要求,深深感动了人们。道德榜样的高尚品质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增强奋发向上的动力。该同学的行为能够使人们在感动之余,自觉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1.2012年3月1日上午10时,烟台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市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春风行动”启动宣传日活动。“春风行动”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营造畅通安全出行环境”为主题,自3月1日开始,至5月31日结束。据悉,今年每月11日和22日为烟台市政府确定的“排队日”和“让座日”。(1)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2)开展“春风行动”、设立“排队日和让座日”是烟台市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请问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有什么意义?解析 本题以烟台市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规范、社会公德的作用和意义。回答本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答案 (1)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的“窗口”。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一个人是否养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着这个人的文明素养;社会成员能不能普遍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2.材料一 David P.Farrington曾对365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其论著《青少年犯罪及其根源》中说:父亲没有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仅占8.4%;父亲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比例高达37%;同时母亲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比例则更高,为46.5%。材料二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有一位专家曾经说过:“犯罪学的研究表明,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总体防线。一旦这条防线崩溃或者出了问题,青少年的成长轨道将岌岌可危。”根据材料,思考分析这一现象体现了什么样的道德问题?对我们有何启示?为防止这一现象应该怎么办?解析 第一问主要强调家庭道德的重要性;第二问主要启示我们要重视家庭道德规范的引导作用;第三问主要涉及的是家庭美德规范的具体内容。答案 (1)体现了家庭道德的重要性,人们想要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必须倡导遵守家庭道德规范。(2)家庭道德规范,作为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尤其起举足轻重的作用。(3)大力倡导家庭美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尊老爱幼;②男女平等;③夫妻和睦;④勤俭持家;⑤邻里团结。3.读漫画,回答问题。(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解析 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某些公民社会公德的缺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公德的建设。要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需要公民不断加强道德修养,需要国家加强教育和管理。答案 (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某些公民社会公德的缺失。(2)①公民要树立公德观念,遵循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②遵守社会公德,人人有责,社会公德的建设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公民要养成遵守公德的习惯,长期坚持,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奉献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③国家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倡导“有公德,讲文明,求和谐”的社会风尚;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适当惩戒不文明的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