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前置作业
——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
作业名称: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
作业目标: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2.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发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内容/设计:
活动时间:学习《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之前
活动地点:家里
活动方法:操作法+记录法+文献法
人员分工:学生负责调查和记录,家长负责推荐看点,不可以讲解知识点。
活动步骤:
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设计意图:这一操作活动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积累对5的倍数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观察、比较、分析与归纳提供素材;二是借助5的倍数在百数表中的排列规律,启发学生自主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即“5的倍数末尾不是0就是5”。】
你能向同伴解释一下你的发现吗?
我的思考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验证上一个问题中发现的5的倍数的特征是否正确。提供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验证的思路:一是通过对含有乘数5的积的计算,举例验证;二是通过对含有乘数5的一组算式的积的特征进行归纳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即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从上表中找出2的倍数,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我的发现
【设计意图:
利用百数表圈出2的倍数,尝试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即“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
查阅资料认一认奇数和偶数。
我的发现 像2,4,6,8,…这样的数,是2的倍数,也叫偶数; 像1,3,5,7,…这样的数,不是2的倍数,也叫奇数。
【设计意图:结合2的倍数的特征简要说明偶数和奇数的含义,认识奇数和偶数。】
四、认识作业验收/展示方式:
学生根据记录法、操作法、文献法完成实践作业。
操作的过程可以录制小视频。
五、作业指导:
器材准备:相关信息条、记录单。
操作步骤:
(一)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二)你能向同伴解释一下你的发现吗?
(三)从上表中找出2的倍数,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四)查阅资料认一认奇数和偶数。
记录内容及形式的建议: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图形符号表示。
注意事项:在查阅过程中不能及时用笔记录可以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为了更好的课上交流,记录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查阅文献要到新华书店、图书馆或正规出版的电子书籍当中查阅,网络数据可参考,不可全信。
六、活动过程:描述+活动记录表
学生经历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向同伴解释一下你的发现吗;从上表中找出2的倍数,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查阅资料认一认奇数和偶数的活动过程,并完成相应的记录表和任务单,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发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果展示:
学生用文字、图画或操作的方式填写学习记录单。
学生用小视频的方式展示操作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