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复习目标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物质的组成(1)(2)2.物质的分类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在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每次用一个标准对物质进行再分类。物质(2)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氧化物分类)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2.Cu、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3.Na2O2、Na2O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6.SO2、SiO2、CO均为两性氧化物( )7.酸一定能电离出H+,但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 )答案 1.× 2.× 3.× 4.√ 5.× 6.× 7.√一、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1.现有下列物质:①冰水共存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CuSO4·5H2O 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 分子式为C5H10的烃 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_______。答案 ①⑧⑨⑩ ②③④⑤⑥⑦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 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二、依据“标准”对常见无机物分类2.对下列物质分类,并完善表格内容①HCl ②HNO3 ③H2SO4 ④H2S ⑤H3PO4 ⑥HF ⑦BaSO4 ⑧NaHCO3 ⑨Cu2(OH)2CO3 ⑩FeSO4物质 分类依据 物质类型 实例酸 根据酸根离子是否含有氧元素 含氧酸 ②③⑤无氧酸 ①④⑥根据一定条件下能电离出H+的数目 一元酸 ①②⑥二元酸 ③④三元酸 ⑤根据电离程度 强酸 ①②③弱酸 ④⑤⑥根据沸点高低 高沸点酸 ③⑤低沸点酸 ①②④⑥盐 根据生成盐时酸、碱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正盐 ⑦⑩酸式盐 ⑧碱式盐 ⑨根据生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 强酸强碱盐 ⑦强酸弱碱盐 ⑩弱酸强碱盐 ⑧根据溶解性 易溶性盐 ⑧⑩难溶性盐 ⑦⑨3.已知 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属于二元酸B.H3PO2属于三元酸C.NaH2PO2属于酸式盐D.NaH2PO2属于正盐答案 D解析 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故A、B错误;由于H3PO2为一元酸,故NaH2PO2属于正盐,故C错误、D正确。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宏观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微观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2.不同类别的无机物之间转化的一般规律(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如:NaNa2ONaOHNa2SO4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如:SSO2H2SO3Na2SO3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3.常见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1.NaCl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改变( )2.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3.Na2CO3·10H2O的风化是物理变化( )4.CCOCO2Na2CO3依次为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5.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故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答案 1.× 2.× 3.× 4.× 5.×一、生产、生活中的物质变化1.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发生了化学变化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答案 C解析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2.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粮食酿酒B.烧结黏土制陶瓷C.用赤铁矿石炼铁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 D解析 粮食中主要成分为淀粉,经水解、发酵得到乙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烧结黏土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B不符合题意;用赤铁矿石炼铁,化合态的铁元素变为游离态,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中只是改变磁石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D符合题意。二、同类物质性质预测3.分析下列氧化物的类别,判断下列转化能否实现。(1)SiO2H2SiO3,酸性氧化物,否。(2)Li2OLiOH,碱性氧化物,能。(3),两性氧化物,能。(4)NO2NaNO3,不成盐氧化物,能。4.已知Be(OH)2与Al(OH)3都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写出Be(OH)2分别溶于NaOH溶液、盐酸的化学方程式:(1)Be(OH)2+2NaOH===Na2BeO2+2H2O。(2)Be(OH)2+2HCl===BeCl2+2H2O。三、对置换反应再分类5.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单质的类别,可对置换反应再分类,请列举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实例。(1)金属置换金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①Fe+CuSO4===FeSO4+Cu②2Al+Fe2O32Fe+Al2O3③Cu+2AgNO3===Cu(NO3)2+2Ag(2)金属置换非金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①Zn+2HCl===ZnCl2+H2↑②2Mg+CO22MgO+C③Fe+2HCl===FeCl2+H2↑(3)非金属置换金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①H2+CuOCu+H2O②3C+2Fe2O34Fe+3CO2↑(4)非金属置换非金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①2C+SiO2Si+2CO↑②Cl2+2NaBr===2NaCl+Br2③Br2+2KI===2KBr+I2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1.分散系(1)概念: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物。(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图直观地表示。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3.胶体的分类依据分散剂的状态将胶体细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1.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2.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3.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因吸附离子往往带有电荷( )4.向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5.将1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若FeCl3完全水解,则可制得Fe(OH)3胶体粒子少于0.001NA个( )6.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 )答案 1.× 2.× 3.√ 4.× 5.√ 6.√Fe(OH)3胶体的制备(1)制备方法: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2)制备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问题讨论①可以利用____________证明Fe(OH)3胶体已经制成。②可以利用________方法来提纯Fe(OH)3胶体。证明Fe(OH)3胶体与Cl-已完全分离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某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出现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FeCl3饱和溶液 红褐色 (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①丁达尔效应 ②渗析 将半透膜袋再浸入另一份蒸馏水中,片刻后取出半透膜袋,向蒸馏水中滴入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证明Fe(OH)3胶体与Cl-已完全分离 ③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1.(2020·浙江7月选考,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B.熟石灰:CaSO4·2H2OC.胆矾:CuSO4·5H2OD.小苏打:NaHCO3答案 B2.(2021·广东,2)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答案 D解析 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错误。3.(2018·全国卷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 A解析 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液体能导电,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项错误;疫苗是生物制品,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使疫苗效果降低或失去作用,B项正确;水性漆与传统的油性漆相比,水性漆具有低甲醛和低芳香类化合物等优点,属于环保产品,C项正确;装有镁棒的电热水器,是一个以镁棒为负极(阳极)、内胆为正极(阴极)的原电池,D项正确。4.(2019·天津,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答案 D解析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乙醇的过程中,秸秆中的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乙醇,A项不符合题意;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的过程中,发生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课时精练1.(2019·海南,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答案 C解析 MgO不属于两性氧化物,A项错误;悬浊液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B项错误;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Fe元素化合价为+2、+3价,Pb3O4可表示为2PbO·PbO2,Pb元素化合价为+2、+4价,因此二者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C项正确;葡萄糖分子是小分子,葡萄糖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所以葡萄糖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错误。2.(2021·浙江7月选考,2)下列物质的化学成分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Ca(OH)2B.重晶石:BaSO4C.尿素:CO(NH2)2D.草酸:HOOC—COOH答案 A解析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故A错误。3.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P2O5、SO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A.CaO B.SiO2 C.CO D.H2O答案 B解析 CO2、P2O5、SO2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且属于酸性氧化物。CaO属于金属氧化物且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一氧化碳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D错误。4.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食盐B.盐酸、生石灰、醋酸钠C.醋酸、烧碱、硫酸铜D.磷酸、石灰石、苛性钠答案 C5.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A 盐酸 NaOH溶液 石墨 食盐B 生理盐水 KNO3晶体 O3 纯碱C 氢氧化铁胶体 澄清石灰水 铁 石灰石D CuSO4·5H2O CaCl2 水银 CaO答案 B解析 NaOH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澄清石灰水为混合物,C错误;CuSO4·5H2O为化合物,CaO属于氧化物,D错误。6.下列关于酸、碱、盐元素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一定含有氢,盐一定不含氢B.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C.碱、盐可能含氧,酸一定含氧D.盐、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金属元素答案 B解析 不管是无氧酸还是含氧酸,一定含氢元素;除一水合氨外,碱都含氢氧根,碱中一定含氢元素,铵盐中含氢元素,A错误;酸(无氧酸、非金属含氧酸)、碱(一水合氨)、盐(铵盐),都不含金属元素,B正确;碱中一定含氧,含氧酸中含氧,但无氧酸中不含氧,C错误;碱(一水合氨)、盐(铵盐)中不含有金属元素,酸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D错误。7.由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CaOCl2 B.(NH4)2Fe(SO4)2C.BiONO3 D.K3[Fe(CN)6]答案 A解析 CaOCl2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a(ClO)Cl,所以该物质是由一种金属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因此属于混盐,故A正确;(NH4)2Fe(SO4)2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B错误;BiONO3中没有两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C错误;K3[Fe(CN)6]是含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不是混盐,故D错误。8.(2020·全国卷Ⅱ,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 A解析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A错误;湿法冶铜,即“胆铜法”,利用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B正确;“熬之则成胆矾”就是加热浓缩、溶质结晶析出的过程,C正确;“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铁置换出铜:Fe+CuSO4===Cu+FeSO4,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D正确。9.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碱性氧化物:Na2O2、MgO、Al2O3②常温下Cu、Fe、Al均不能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③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④分别以熔融的NaCl、MgCl2、Al2O3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取金属Na、Mg、Al⑤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A.①④⑤ B.③④⑤C.②③④ D.②④⑤答案 B解析 Na2O2为过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故①说法不正确;常温下Fe、Al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②说法不正确;二氧化碳通入CaCO3悬浊液中发生化合反应:CO2+H2O+CaCO3===Ca(HCO3)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化合反应:4Fe(OH)2+2H2O+O2===4Fe(OH)3;铁与氯化铁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故③说法正确;金属Na、Mg、Al的冶炼原理分别为2NaCl(熔融)2Na+Cl2↑;MgCl2(熔融)Mg+Cl2↑;2Al2O3(熔融)4Al+3O2↑,故④说法正确;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碘的酒精溶液,而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故⑤说法正确。10.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②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物理变化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⑤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A.③⑤⑥ B.①②C.③⑤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①同位素之间的转化不是化学变化,错误;②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化学变化,错误;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等,错误;⑥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油脂均不是高分子,错误。11.(2022·衡水二中一模)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③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④往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⑤医院里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⑥FeCl3溶液和氨水混合会产生红褐色沉淀⑦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A.②④⑥⑦ B.②⑥C.①②④⑦ D.①③④⑤⑦答案 B解析 ①烟尘属于胶体,直流电除尘是利用胶体的电泳性质;②植物油倒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不是胶体;③蛋白质的溶液属于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④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沉淀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⑤血液属于胶体,透析是胶体的渗析;⑥氯化铁和NH3·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性质无关;⑦墨水属于胶体,不同牌子的墨水中胶体粒子可能带有不同的电荷而聚沉。12.(2022·佛山模拟)国画《牧牛图》的颜料有“石色”“水色”,“石色”从矿物中提取,如石绿[Cu(OH)2·CuCO3],“水色”从植物中提取,如花青(C15H11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OH)2·CuCO3属于纯净物B.“石色”耐酸、耐碱C.从蓝草中提取花青,可用有机溶剂萃取D.保存不善的国画,“水色”容易变色答案 B解析 Cu(OH)2·CuCO3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A正确;石绿[Cu(OH)2·CuCO3]能够与酸发生反应,B错误;花青属于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花青可用有机溶剂从植物中萃取出来,C正确;若国画保存不当,其中颜料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物质颜色发生改变,D正确。13.分类可以简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1)下列四种物质:H2SO4、CH3COOH、NaOH、HCl。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有明显的不同,写出两种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及分类的依据。①这种物质是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种物质是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四个反应:a.Na2O+H2O b.Na+H2Oc.Cl2+ H2O d.NO2+ H2O①其中参加反应的水与其他三个有本质不同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②从反应类型角度上看,有一种与其他三个有本质上不同的是________。答案 (1)①NaOH 物质的酸碱性 ②CH3COOH 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或能否全部电离(或HCl 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答案合理即可) (2)①b ②a解析 (1)①H2SO4、NaOH、HCl、CH3COOH四种物质中,NaOH为碱,其他的为酸,所以根据物质的酸碱性分类。②H2SO4、NaOH、HCl、CH3COOH四种物质中,HCl不含氧元素,其他都含有氧元素;或者H2SO4、NaOH、HCl都是无机物,而CH3COOH是有机物;或者H2SO4、NaOH、HCl在水中都完全电离,而CH3COOH在水中部分电离。(2)①a、c、d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而b中水作氧化剂,因此参加反应的水与其他三个有本质不同的是b。②从反应类型角度上看a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c、d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4.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ACu(OH)2B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答案 (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3)Cu(OH)2CuO+H2O CuO+H2Cu+H2O(4)① ②③ 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