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3.9《正确认识广告》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3.9《正确认识广告》教案

资源简介

9 正确认识广告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三课。《信息万花筒》是信息技术主题,本单元涉及的电视、网络、广告都是四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正确认识广告》重点是通过正确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解广告并不都是可信的,学会识别广告,做聪明、理性的消费者。本课共三个话题:“无处不在的广告了”、“广告都可信吗”和“学会识别广告”,本课探究话题二“广告都可信吗”,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了解广澳无处不在,但广告内容不一定都可信,存在虚假广告。以及虚高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教学目标】
1. 认识到广告内容并不都可信,生活中要警惕虚假广告。
2.了解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知道制作虚假广告既违反道德,又是违法行为,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并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3.学会区分虚假广告和真实广告,能为商品设计简单的广告。
【教学重点】
1. 认识到广告内容并不都可信,生活中要警惕虚假广告。
2.了解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知道制作虚假广告既违反道德,又是违法行为,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并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
学会区分虚假广告和真实广告,能为商品设计简单的广告。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导语:通过上节课的探究,我们知道广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奇不有,广告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生活离不开广告,但所有的广告都可信吗?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正确认识广告》。(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活动一:广告内容不一定都可信
(一)记者调查在行动
1.导语:你在广告的宣传下买过东西吗?你对广告的感受是什么?课前,我派出记者团进行采访调查,一起来看看记者们调查的结果
2.小组汇报展示
3.通过调查,你觉得广告对你有什么影响?你买的东西和广告宣传有差距吗?与大家分享你的经历。
4.同学们分享【预设】本来不想买的东西,看了广告后就买了、
【预设】我觉得没有差距,【预设】我觉得差距可大了,看着广告里说的那么好,可是买回来,发现一点都不好
5. 小结:对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广告花样繁多,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苦恼。
【设计意图】通过采访调查人们对广告的感受,了解人们对广告的态度。以小组调查并汇报形式展示,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买卖大不同
1.过渡:马上又要“双十一”了,不管是商场还是网上,好像各种商品都在搞活动,网上京东、天猫、淘宝为了吸引顾客,精心策划各种商品的降价广告。商场也不甘示弱,即墨利群搞“夜宴”,大润发为了答谢新老客户搞促销活动,琳琅满目的降价商品让人眼花缭乱。(课件)我相信这样火爆的场面你一定见过,你和家人也去抢购了吗?抢购回来的商品真的实用吗?一起来看看卖家秀和买家秀。
2.看了这些对比图,谈谈你的想法,广告内容都可信吗?【预设】网上卖得和我们买回来的不一样。
3小结:是的,买的不如卖的精,为了让人购买,很多广告都把商品夸的十全十美,好像你不买就吃亏了。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广告内容都可信吗?小结:可见“广告内容不一定都可信。”
【设计意图】通过搞笑视频买家秀和卖家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广告有劝说购买的功能,广告内容不一定都可信。
活动二:小明烦心求帮忙
过渡语:还有一种广告叫“虚假广告”(板书),就更不可信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烦恼,一起来听听小明的烦心事。
1.情景表演:小明和小刚是好朋友,天天一起上学,放学后还一起玩耍和写作业,可最近呀,小明每天无精打采、唉声叹气,小刚看了很着急,就问他:“小明,你最近怎么了?”小明愁眉苦脸地说:“妈妈听广告里说,我学习不好是由于记忆力不好,所以要使用增强记忆力的学习枕,就给我买了一个,她听说大明星王源和几个高考状元学习那么好,因为每天都用学习枕,让我也每天枕着,还说我用了学习枕后,准能考个好成绩。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我的压力好大呀!”小刚一时不知该怎么安慰小明了......同学们你认为呢?
2.小组讨论3.谁起来汇报一下?【预设】我最喜欢王源了。广告里王源都用。所以我相信管用。我让爸爸妈妈买来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效果,不就行啦。我看到高考状元都用,听说 3班的王芳也买了一个,她学习那么好,所以我觉得应该能管用!这个广告是假的,不能信4.小结:其实科学家们早有结论:大脑记忆与大脑海马结构、大脑内部的化学成分变化有关,学习枕没有必然联系,至于提高学习成绩可不能完全依赖记忆力,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这则广告夸大了学习枕的作用,诱导小明妈妈去购买,是一则虚假广告,不可信。凡是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内容或者服务,与实际商品质量不符,影响顾客判断,诱导顾客去购买,这样的广告就是虚假广告。
5.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哪些虚假广告?
6.追问:商家为什么要做虚假广告?【预设】骗钱、卖货
7.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商家发布虚假广告要么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直接骗取消费者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剧表演,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虚假广告,商家发布虚假广告的目的,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活动三:虚假广告危害大过渡语:虚假广告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这里有两则案例,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一) 对消费者
1.案例一播放视频:郭德纲减肥茶2.看了这个视频,谁来说说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有哪些危害?生汇报
3.小结:虚假广告让消费者花了钱,伤了心,有的还会伤了身,那么虚假广告对商家有没有影响呢?咱们再来看一则新闻:
(二)对商家
1.案例二播放视频 (佳洁士牙膏被罚款)2.虚假广告对商家的影响是什么?3.汇报交流
4.小结:虚假广告,不仅破坏了商家自身的形象和信誉,还会受到法律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诱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出示课件)
(三)如果受到了虚假广告的危害,你会怎么做?【预设】拨打 12315投诉电话 直接到工商部门投诉小结:希望我们能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捍卫我们合法权益不受伤害。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虚假广告对消费者的危害和对商家的影响,通过了解广告法,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四:我为广告来代言
(一)诚信广告最可信
1.过度:是不是所有的广告都不可信?商业广告是商家正常的销售手段,我们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一味地否定,如果我们来为一件商品做广告,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广告?【预设】诚信真实好看
2.小结:要做诚信、创意的广告。
(二)我为商品来代言
1..导语:今天,老师要推销手中的 5种商品,大家能不能帮助老师分别给他们设计一条广告,小组合作,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广告最有创意。
2.小组合作要求:(1)每一个小组只选择一种商品。设计一句或者两句话的广告词。(2)设计完毕,请把商品放入收纳盒,用坐姿示意。音乐停,请坐好。(3)每组有 30秒展示时间,可以一人或者多人共同完成。(4)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展示你要设计的广告产品,比如唱歌、舞蹈、画画、顺口溜、谜语等形式。
3. 温馨提示 2020年新广告法规定的禁用词语。
4. 评选最佳创意奖(1)导语:看了同学们精彩展示,老师很难评出哪个组最好,我觉得每个组都很有创意。我把决定权交给“大众评审团”,每个组出一个评委来投票。我负责记录。(2)投票(3)宣布评选结果
5.现场颁奖【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简单的广告,为商品代言展示,让学生知道广告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培养学生申辩性思维,能辩证地看待问题。
活动五:谈收获:(1—2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预设】广告内容真假难辨,我们要学会擦亮眼睛我们抵制虚假广告,也是对社会作贡献
2.小结:那英有一首歌曲叫《雾里看花》,其中有一句歌词就是“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正如同学们所说,不是所有的广告都可信,我们在购买商品时,不能一味相信广告,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其实广告里面藏着许多秘密武器,怎样识破这些秘密武器,不上当受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