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
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
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
孝子。公元前180年即位,他以
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伺奉母亲
从不懈怠。母亲患病卧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用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刘恒在位期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农业发展,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新知导入
西汉
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都城:长安(今西安)
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东汉
时间:公元25年—220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
汉朝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核心素养:
一、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观点来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二、时空观: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三、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视频,掌握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的内容
四、历史解释:根据史料分析,要重点掌握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
五、国家情怀:以史为镜,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关注民生,勤政爱民,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汉高祖刘邦
一、西汉的建立
新知讲解
材料: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ǐn]。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而天子不能具醇[chún]驷[sì](颜色相同的马),将相或乘牛车。”。
1.西汉建立之初,是一种怎样的社会景象?
①残破荒凉
②田地荒芜
③人民不得温饱
④人口锐减
⑤马匹不足
3.汉初的统治者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2.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①秦的暴政
②连年战争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生的王朝。
4、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治国政策?
休养生息
5、秦朝的统治思想沿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哪家思想?
6、汉初使用的又是哪家思想?
法家:依法治国
道家:无为而治
秦末战争:
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人口锐减
土地荒芜
秦的暴政
汉高祖刘邦
形势很严峻啊!怎么办好呢?
面对当时的情形,你觉得可以从什么方面着手解决?
促生产
(促农业生产)
材料1: “秦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我之所以得天下何?” ——刘邦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材料2: “兵皆罢归家”。诏曰:“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各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书》
②士兵还乡,释奴为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休养生息】——措施
材料3:“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伍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③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让士兵还乡务农。
③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⑤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休养生息政策作用(意义、积极影响)
①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②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秦末战争:
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人口锐减
土地荒芜
秦的暴政
“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二、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刘邦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
汉高祖
(前256-前195)
汉文帝
(前202-前157)
汉景帝
(前188-前141)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死,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葬于阳陵。
什么是“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的措施: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chéng ),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
农,天下之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 ——《汉书·景帝纪》
①说明文帝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关心农桑
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汉景帝把男子服役的年龄由十七岁改为二十岁。
为发展农业生产,汉景帝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汉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刑改为髡kūn钳qián城旦舂chōng,把劓yì改为笞chī三百(打三百板子),把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把斩右趾改为弃市。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à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xù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汉景帝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缇萦救父
汉文帝霸陵
秦始皇陵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②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文帝景帝的统治的措施:
文景之治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钱粮充盈。
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
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1、成由俭,败由奢
2、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关注民生,勤政爱民
3、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课堂小结
西汉初建,民生凋敝,政权不稳
高祖吸取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为汉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
1、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C
课堂练习
2、“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A
3、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
政策,下列哪一项措施与之无关( )
A、实行郡县制 B、下令“兵皆罢归家”
C、释放奴婢为平民 D、减免赋税
A
4、“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如今,
国家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更是赋予了这句古训新的内涵。
下列皇帝中,以节俭著称的是( )
A、汉高祖 B、秦始皇 C、汉文帝 D、汉武帝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