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 (共36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 (共36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了解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过程。知道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民主政治氛围和联系生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重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及实现形式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20-2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时间:5分钟)
探究点一:民主的足音
1.如何理解民主价值?
2.我国民主探索及发展的历程。
探究点二:新型的民主
1.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特点。
3.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4.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民主的足音
PART 01
活动一 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视频,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认识“民主”的?
新知讲解
1.如何理解民主价值?
(1)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政得其民。 ——《孟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民主价值的要求:
民主价值的实现:
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本国的具体国情
决 定
1.如何理解民主价值?
(2)一般来说,
2018年
2.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①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2018年
追寻民主之光
②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不懈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从江西瑞金的“红色苏维埃”到沿岸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治实现形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④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
中国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新中国成立(1949)
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
三大改造(1956)
社会主义民主得以真正确立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
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
现在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不懈探索
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新知讲解
2.我国民主探索及发展的历程
中国民主进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
确立社会主义民主
继续探索新型社会主义民主
知识点归纳:
Your text
Your text
探究与分享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1954年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经过曲折发展,1982年我国制定了现行宪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现行宪法经过五次修正,把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新知讲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于当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并前后经历5次修改。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也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根据材料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活动三:独立思考
3.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
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
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PART 02
新型的民主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温情暖意。
202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十四五”规划、提升发展质量、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环境保护、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结合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活动一:思考讨论
探究点二:新型的民主
新知讲解
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探究与分享P33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政协委员须履行“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⑤在我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等。
3.2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新”在哪儿?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目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1)新型民主的本质及特征
4.如何理解新型的民主(新在何处)?
我国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开会期间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来各行各业集聚北京共商国是。
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总计2956名。各阶层的代表名额和比例为: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9名;连任代表769名,占代表总数的25.81%。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部法律强化对人格权的全面保护,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破解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矛盾冲突,强化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维护小区业主合法权益,明确禁止高利放贷……
最真实
最广泛
最管用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新型民主的特征
结合视频内容,谈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活动二:新闻观察
新知讲解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上海市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并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到2020年底前,全国46个城市率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说一说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种形式?
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二、新型的民主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我国通过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选举民主: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少数服从多数)
协商民主: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充分听取各方面、各群体、各层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尽可能一致)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人民民主的真谛
新知讲解
二、新型的民主
思考:怎样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能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方面发挥了作用。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
(4)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根本政治制度、根本途径
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
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新知讲解
——基本政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
新知讲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是一种新型民主?
(1)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
(2)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特点)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民主形式)
(4)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制度保障。)
新知讲解
知识点归纳:
1.民主的内涵
2.我国民主发展的历程
3. 法治保障民主
新型的民主
民主的足音




1.从本质特征上看
2.从民主特点上看
3.从民主真谛、形式上看
4.从制度保障上看
5.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2021·郑州】在我国,冠以“人民”称号的建筑、单位随处可见。比如: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银行,我国的军队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党中央机关报是《人民日报》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由_____决定的。(  )
A.国家的根本任务
B.国家的指导思想
C.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宪法的崇高地位
【答案与解析】 C 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人民的地位,说明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C说法正确;ABD不合题意。
【2021·贵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因为(  )
①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最优越的制度,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可以推行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与解析】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分析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优越的制度之一,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可以推行是行不通的。
3.【2021·广州】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此,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民族区域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发展选举民主的重要形式
【答案与解析】 A 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各项民主制度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A观点正确;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B观点错误;C不符合题意;D 错误,“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2021·广州】每年春节前后,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在北京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欢聚中南海怀仁堂共商国是,并勉励各民主党派继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这表明(  )
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各阶层民主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
②我国许多重大决策都需要听取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③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是我国的执政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与解析】 A 题文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各阶层民主参与的重要渠道,我国许多重大决策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通过美国黑人事件,你有哪些体会?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