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2、判定是否是自然资源的方法:(1)是否天然存在,即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不是人类劳动产品。(2)对人类活动有价值,即为人类带来福利,为人类所用。3、自然资源分类(1)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举例: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利用方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如果人类利用不当,就会造成可再生资源变成不可再生的。(2)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是非可再生资源举例:矿产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利用方式:珍惜和节约使用4、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5、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途径:(1)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2)开发新材料、新能源。(3)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4)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6、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第二节 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1)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2)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3)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2、我国土地资源特征: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后备耕地不足。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我国耕地资源的优势 我国土地资源的不足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我国耕地少,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4、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干湿地区耕地 旱地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平原 东部的湿润区、 半湿润区水田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平原、丘陵草地 西部地区—高原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林地 主要分布在山区:东北最大天然林区、西南天然林区、东南人工林区 湿润区5、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原因东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北方地区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类型 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 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和降水较少 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南方地区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类型 多丘陵、山地,水热条件优越西北内陆 以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为主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由于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少雨,水源不足。青藏高原 光照充足,但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6、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1)耕地面积减少。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体现人口耕地供需矛盾(2)土地质量下降问题:①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②乱砍滥伐,加剧水土流失。 ③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7、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1)土地资源保护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2)具体措施: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②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④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第三节 水资源1、水资源概念 :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原因空间分布不均 南丰北缺 (以长江北界为界) 东多西少 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南方地区降水多; 北方地区降水少,除此自然原因以外,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更加剧了缺水状况,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时间分布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受季风影响: 河流丰水期,水资源丰富;河流枯水期,水资源相对不足。年际变化大 降水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年际变化也大3、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并不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西北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降水少,沙漠广布,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但西北地区耕地少,人口少,工农业不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少,其缺水问题不是最突出的。而华北地区人多、地多、水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1)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2)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3)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5、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措施(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如:黄河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的三峡水利枢纽就起到了防洪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把水资源较为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如:南水北调工程、引黄入晋、引栾入津6、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1)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2)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西北地区—(3)西线工程: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偿西北地区的水资源。7、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1)人均不足 (2)水污染严重 (3)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8、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农业: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管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家庭: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9、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10、右图是节水标志(绿色的标志,不是黑色):3月22日世界水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