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1、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的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3、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 运速 运价 运量 适合的运输
航空运输 飞机 最快 最高 最少 贵重、急需、量少等货物运输(受天气影响大)
公路运输 汽车 较慢 较高 较少 短途运输,鲜活、易变质货物,灵活方便,门对门服务
铁路运输 火车 较快 较低 较大 远程量大货物运输(起止点均不是港口城市,即无水路)
水路运输 船 最慢 最低 最大 远程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起止点均是港口城市,即有水路)
4、管道运输主要运输液体和气体,如石油、天然气等。
5、大宗笨重货物在选择时,有水路则选水路运输,无水路则选铁路运输。
6、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7、我国东部铁路网密集,西部铁路网稀疏。
(1)东部铁路网密集原因:①地形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利于经济建设,农业发展等 ②人口稠密 ③经济水平高
(2)西部铁路网稀疏原因:①西部多山地、高原,地形崎岖。 ②人口稀疏 ③经济欠发达
8、主要铁路线的分布
方向 铁路干线名称 起止点及途经城市
南北 干线 京沪线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京九线 北京—南昌—深圳—九龙(香港)
京哈线 北京—天津—秦皇岛—沈阳—长春—哈尔滨
京广线 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广州
太焦—焦柳线 太原—焦作—宜昌—柳州
宝成—成昆线 宝鸡—成都—昆明
东西 干线 京包—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 (第二亚欧大陆桥东段) 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 兰州—吐鲁番—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
滨洲-滨绥线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
9、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西宁—拉萨。
10、主要铁路枢纽
①京包线 ②京九线 ①兰新线 ①京广线 ①京沪线
③京广线 ④京沪线 ②京包线 ②陇海线 ②沪杭线
⑤京哈线 ③陇海线
第二节 农业
1、农业及其地位:
(1)农业: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农业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部门。
(2)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主要部门
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
林业: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木以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
畜牧业: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
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
3、农业现状: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4、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表现
地区 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区
东部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天然林区(最大)、西南天然林区、东南人工林区
渔业 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西部 畜牧业 四大牧区: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天然草场广布)
种植业 因降水少,主要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注:西部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夏季光照强烈,水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2)南北部差异表现(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南北差异明显)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粮食 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其他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平原 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 春小麦 大豆 甜菜 玉米、
华北平原 两年三熟 冬小麦 花生 玉米、棉花
分界线 1月份0°C等温线 /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田为主 一年两到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棉花
5、中国三大棉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新疆
6、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影响农业的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湖
①气候干旱,地形较平坦,草原广阔 ——畜牧业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种植业
③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渔业 ④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量、国家政策、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
如:很多城市郊区农民,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积极发展蔬菜、肉、蛋、奶等的生产。
7、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第三节 工业
1、工业概念: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2、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3)目前我国工业部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钢铁、汽车、化肥、水泥、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
(4)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特点 工业中心 有利条件
① 辽中南 重工业基地 沈阳 大连 鞍山 1.丰富的资源(煤、铁、石油) 2.便利的水陆交通
② 京津唐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北京 天津 唐山 1.科技力量雄厚 2.交通发达
③ 长江三角洲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 南京 杭州 1.科技力量强大 2.水陆交通便利
④ 珠江三角洲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广州 深圳 珠海 1.临近港澳、东南亚,多侨乡,有利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2.交通方便 3.政策优势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1)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2)三大聚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3)中国“光谷”—湖北武汉东湖 (4)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8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