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考点展示]1.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2.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5.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核心考点一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2)要求: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引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提示 “先进文化”是一个静态概念,既有相对性,又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其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形态或某一层次、某一阶段的文化,而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规律。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 怎么样建设 为什么建设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建设的必要性:①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②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③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的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不同的,不能将二者混淆。(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提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不矛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11安徽高考·72010安徽高考·82008宁夏高考·20 结合我国文化建设中的热点事件,考查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知识,题目有较强的综合性,有一定难度。命题点1 发展先进文化典例1 (2011·安徽高考)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③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②夸大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命题点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例2 (2008·宁夏高考)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通过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解答该题可用排除法。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并没有否定其中的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排除③;④说法错误。本题应选A。1.为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山东省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 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③必须创新发展方式促进文化的发展 ④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 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文化创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2.2012年11月1日,教育部向全国大中小学学生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学习读本》,旨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中的宣传、教育和普及。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答案 B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不选;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③不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④不选。②⑤正确。3.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胡锦涛表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什么作用?(2)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方向?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素质。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2)要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解析 第(1)问首先需要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个人的作用这一角度思考,其次要把握文化的性质,最后要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加以分析。第(2)问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结合教材中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关知识回答即可。核心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什么 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②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怎么样 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③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2.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1)为什么从文化的作用看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的地位看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从文化建设的目的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看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提升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2)怎么样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②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④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 先进文化是相对于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或者是一般大众文化而言的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而言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联系 就其内容来说,三者是一致的。都是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作为其科学内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因此,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12江苏高考·242012北京高考·39(2)2012山东高考·31(2)2011山东高考·212011天津高考·13 本知识点是高考的常考点,主要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为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考查时,常依托一定的“情景”进行设题,“情景”主要是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和谐文化有关的现象。命题点1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典例3 (2012·北京高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试举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答案 实例(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解析 本题是以文化惠民工程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方面的相关知识。本题第一小问文化惠民工程举实例,如:城乡文化一体化工程、“新市民”文化温暖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第二小问从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说明。说明题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来回答。本题从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两个方面来回答。命题点2 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典例4 (2012·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答案 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解析 本题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把要点限制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范围内,用“有利于……”形式回答,根据材料涉及的信息,从道德模范榜样、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谐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等角度回答,角度要广,点到为止,没有必要展开分析。4.2013年10月,由山东省17市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筹办艺术节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民参与、文化共享”。“全民参与、文化共享” ( )①能够使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是现代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5.2012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教师名单。徐德光、邓丽、宋玉刚等10位教师和以林子闳为代表的农村教育志愿者团体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最美乡村教师”称号。中央电视台这一公益活动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获得好评。这表明了 ( )①文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②宣传优秀健康的文化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文化有健康与落后之分,①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②说法错误。③④正确。易错点1 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醒 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除了体现大众文化的要求外,还要体现民族性、科学性的要求。两者的范围及要求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矫正训练1 (2010·安徽高考)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D解析 《建国大业》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红色影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明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④正确。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可能是先进文化,也可能是庸俗文化;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创新,但不只是形式的创新,①③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D。易错点2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会影响文化多样性提醒 二者并不矛盾。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在社会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文化发展才不会失去方向,文化领域才不会混乱。矫正训练2 有人认为:“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必要。”这种观点 ( )A.没看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的客观事实B.承认了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C.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D.没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答案 D解析 该观点看到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却否认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故A、B、C与题目观点相反。D符合题意。易错点3 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提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它是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体现,它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矫正训练3 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B.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C.它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D.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答案 D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A、B、C正确,不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D错误,入选。易错点4 混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醒 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矫正训练4 2012年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读者可以无障碍、零门槛进入。这是一件惠及广大民众、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单位 ( )①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 D解析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故排除①。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单位,属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不是文化产业发展,故排除④。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强国”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背景扫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①。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③。[考点对接]信息点①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信息点②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信息点③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必须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命题猜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该热点常考查文化的作用、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知识。[命题预测]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动力是改革创新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决抵制外国的文化答案 D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因为 ( )①文化发展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精神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④文化发展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C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人认为:“只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答案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多种文化并存的意识形态领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A组 基础强化1.时下美国大片风靡世界,在获得巨额回报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 ( )A.要促进文化交流,实现中美文化融合B.要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C.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D.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答案 D2.中国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 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 ④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的 ⑤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 B解析 ④观点错误,排除。①②③⑤均是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3.影视呼唤精品,江苏不负众望。近两年江苏出品了一批弘扬主旋律的影视剧佳作:反映普通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老大的幸福》,塑造诸多独特红色特工形象的《决战南京》,讴歌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革命情操和光辉精神的《秋之白华》等,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文化盛宴。这启示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A.要不断增加影视剧的数量B.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必须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D.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艺创作答案 D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D.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答案 D5.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答案 A解析 要抓住考向“旗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6.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能够在业余时间得到技能培训;希望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等。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上述文化需求,需要 ( )①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③积极支持各种电视娱乐性综艺节目 ④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D7.某市为推进垃圾分类,实施了小手拉大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一二三工程”,即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影响三代人,普及全社会。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教育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 ④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 B解析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重要手段,①错误;③说法明显错误。②④正确。8.近年来,云南省各地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地新增了一批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级文化站和村文化室,为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全省有85%的农户参加了“评星”活动,五爱星、法纪星等一颗颗的跃起。广大农户积极参加“评星”活动表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活动 ②对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积极影响 ③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④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 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回答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本质、作用与要求。B组 能力提升9.《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如果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历史与现实总有一些相似之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获得了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了。下一阶段我们应该 ( )①保护传统习俗,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发展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突出位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①“保护传统习俗”说法欠妥,传统习俗有好有坏,好的才应保护;③本身没问题,但与材料不对应,不选。故选D。10.宁波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继承发扬甬城儿女的优良传统,大力培养“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新时期宁波精神。如果请你写一份“培育新时期宁波精神,塑造新时期宁波人”的倡议书,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引进外来文化 ④立足人民群众实践,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批判地借鉴外来文化,③观点错误。①②④都符合“培育新时期宁波精神,塑造新时期宁波人”这一要求。11.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包含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表明 ( )A.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比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C.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D.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答案 C解析 题干中强调的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与国家竞争力,C项是正确的。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更重要”、D项中“决定性因素”等表述都是错误的。12.2012年春节期间,山东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这说明 ( )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基层首要的工作 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及其地位,可见②③符合题意。①④错误,基层首要工作应是发展经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则保证文化前进的方向。13.瘦弱的她,冲入滚滚车流救下受伤女子。2012年3月1日,山东烟台女孩刁娜出现在济南泉城广场学雷锋活动上,虽然还只能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路,但她的倩影却让所有看到的人忍不住赞美一句“中国最美女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家华曾表示,“人需要‘义利观’,义在利之上。而且社会观点会更加丰富、多元,不过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除了经济价值,还有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请你谈谈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今天,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答案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面对意识形态领域中多种文化并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的特征,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4.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某校高三学生热议党的报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表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12年12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十一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讲话指出,我们要加强团结、互信、互助,在涉及地区安全、稳定的重大问题上密切沟通协调,共同防范和抵御外来干涉,坚定支持彼此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努力,切实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中方愿同各方携手合作,共同为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福祉不断提高作出不懈努力。(1)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上合组织各方携手合作的可能性。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2)假如你参加了本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求以“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你我他共同参与”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列出要点。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上合组织各方存在共同的利益,使合作成为可能。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上合组织各方在各领域合作的长足发展,体现了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②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③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出贡献。④我们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活动。(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