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4.10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4.10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必修3)

资源简介

第三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考点展示]
1.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核心考点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
(1)是什么——主要内容
核心 为人民服务
原则 集体主义
重点 增强诚信意识
基本要求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着力点 “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四个基本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
两个树立 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为什么
①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②必要性:一方面,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③重要性: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培育文明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3)怎么样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③必须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误区
误区 剖析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 集体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因此,坚持集体主义并非对个人利益的否定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回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发展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措施归纳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4)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要积极创新。
(6)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2安徽高考·39(3)2011安徽高考·72010福建高考·322010新课标全国卷·19 结合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成功事例或存在的道德冲突等问题,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原因或措施。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命题点1 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典例1 (2010·福建高考)下图的寓意启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必须 (  )
A.重视家庭美德建设
B.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C.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两幅漫画的比较可以看出,该漫画反映的是重视家庭卫生环境的营造而不注意公共场合卫生,忽视了社会公德,所以A、C项不符合漫画寓意,B项正确。社会公德属于思想道德建设,而非科学文化建设,故排除D项。
命题点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与措施
典例2 (2012·安徽高考)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答案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
解析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要回应“网友心声”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要回应“网友心声”就必须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道德之问”是过去一年热得发烫的“网络热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增强诚信意识 D.培育“四有”公民
答案 B
2.从“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一系列“最美”草根人物的涌现让全社会感动,他们不求名利,救人于危难,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我们传递着真善美。这些“最美”草根人物的涌现让全社会感动表明 (  )
①时代需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②全体社会成员都自觉选择最高价值取向 ③应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 ④应努力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②说法太绝对;材料体现的是思想道德建设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④与题意不符。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二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为什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3)特点
①它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
②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提示 基本道德规范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之间的关系: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对公民特殊场合的道德要求。前者与后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体系与基本道德规范关系
类别 内涵 作用 地位
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由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标志 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保证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 引领社会风尚,是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标准,具有先进的导向性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思想道德体系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实施以德治国的要求,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 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
联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应有之意和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证了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展现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促进了道德体系的建立和道德规范的形成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2江苏高考·242012浙江高考·40(1) 结合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实践材料,采取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地位、作用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并且常常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命题点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典例3 (2012·江苏高考)201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  )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一件“诚信”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这体现了诚信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C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了文化的传承性,与题意无关;B项与题目主旨无关;D项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命题点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和作用
典例4 (2012·浙江高考)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
答案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与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村开展的“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村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取向。(3)“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具有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特点,自荐自评、互荐互评方式促进了村民自省自律,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解析 本题以W村开展的文化创建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解答时要指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然后指出该村的文化创建活动围绕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核心,包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等内容。
3.莫以善小而不为,在我国“微志愿”的概念逐渐被关注和推广。微志愿提倡人人都是志愿者,不论何时何地,哪怕只有微少的时间,我们都能为志愿服务作贡献。微志愿有利于(  )
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弘扬中华美德,指引前进方向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4.没有人守摊,全由买菜的人自己拿菜、付钱、找零,这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卖菜方式,在广西横县百合镇罗凤村里已经流传了近100年。罗凤村的“卖菜方式”所蕴含的精神(  )
A.为社会成员的道德选择提供最基本的准则
B.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C.展示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D.推动了当地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答案 A
核心考点三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1.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比较 科学文化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区别 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方式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自省、自律
联系 ①二者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②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改造主观世界)
(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注重实践)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2福建高考·39(4)2011江苏高考·232011江苏高考·37(3)2009安徽高考·8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属于高考的高频考点,应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认真研究理论,提升综合应试能力和水平。
命题点1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典例5 (2009·安徽高考)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 (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主要强调的是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涉及科学文化修养;③则强调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需要有质疑精神,不涉及思想道德修养。②④体现了二者的统一性,B项正确。
关系型选择题解法
方法1 求同法,找出概念及现象间的共同点,可以是本质、特点等。
方法2 排异法,找出概念及现象间的区别,可以是本质、特点等。
方法3 排孤法,设问如果要求回答概念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某些题肢若仅孤立地从某一概念或现象来谈,不涉及概念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则不选。
方法4 外延、内涵判断法,一般题干涉及的概念及理论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只有符合该内涵和外延的题肢才可以入选,否则就不选。
方法5 否定排除法,就是在题肢中,找一个或两个错误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命题点2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典例6 (2012·福建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答案 (1)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2)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解析 要抓住“从文化生活角度”“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发出倡议”等“题眼”,明确结合文化生活知识为实现社会文明发展发出倡议,注意括号中的要求。
5.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
A.理想的实现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B.将来当工人、农民才是科学的崇高理想
C.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理想的确立要以个人需要为前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漫画说明某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与漫画寓意不符;B曲解了漫画的意思;D错误,理想的确立离不开社会的需要。
6.客家人重视楹联,这些楹联作为客家土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意境悠远,韵味深长。其中振成楼的“振纲立纪,成德达材”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德达材”表明 (  )
A.思想道德修养决定科学文化修养
B.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C.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才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知识为社会造福
答案 D
解析 “成德达材”强调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非谁决定谁的关系,更没有先后之分,故A、B、C错误。
易错点1 不能正确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提醒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矫正训练1 (2010·新课标全国卷)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之所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①③分别论证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入选。②中“决定”夸大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④思想道德建设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
易错点2 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提醒 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二者等同。
矫正训练2 为了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加深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青岛市文明办、青岛晚报特别创作推出一组主题漫画,以促进广大市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行动,把青岛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上新水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
①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③是衡量一切行为对错的最主要标准 ④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是衡量一切行为对错的最主要标准,故③错误;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④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易错点3 不能准确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提醒 把握二者关系,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只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才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②不能认为二者谁更重要一些或谁决定谁;③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同步的,也不能相互替代。
矫正训练3 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步而在道德上没有进步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  )
A.科学文化比道德更重要
B.加强科学文化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科学文化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D.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通过引言的方式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理解夸美纽斯的话的含义,它是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即告诉我们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缺一不可。B与题意无关;A、D说法错误。
反思“中国式文明”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命题猜想]“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存在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一热点可能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命题预测]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一则网友关于国人过马路的调侃,引发网络热议。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①但许多人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在自觉不自觉中“随大流”。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更是留下了太多“难忘”的镜头。人们体验家人团聚、亲近自然、品尝美食的同时,也遭遇垃圾遍地、乱写乱画、拥堵滞留、“华山抡刀”、天价米饭、地铁打骂等各种“囧”况,种种苦忧夹杂的出游遭遇和尴尬表情引发无数感慨和议论。面对2012年黄金周暴露出的种种不文明现象,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有赖于国民素质的大大提高!开展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主题教育活动,普及文明旅游知识,促进游客旅游素质提升刻不容缓。②[考点对接]信息点①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公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信息点②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以及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开展旅游文明素质主题教育活动等,有利于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文明现象,告诫我们应该 (  )①开展文明教育活动,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倡导文明出游和文明出行 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A2.网友们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将其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舆论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生态的缩影,它折射出国民欠缺法治精神、社会法则失范、城市建设不健全等深层次课题。面对这种现象,中学生应该(  )A.树立正确是非观,传递正能量B.制定法律法规,推进法治化进程C.严格执法,遏制违反交通法规行为D.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答案 A解析 注意设问要求是中学生怎么做,B、C、D都是从国家角度讲的,故只有A正确。3.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各大景区可谓“人海车溪”:华山、普陀山大量游客滞留,大梅沙海滩人多得看不到沙子,三亚海滩成“垃圾场”,西湖见人不见桥,故宫人山人海,长城不分内外……“黄金周”俨然已成“黄金粥”,这说明 (  )①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答案 B
A组 基础强化
1.为纪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每年的9月20日被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的确定 (  )
①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是因为先进文化和思想道德对社会进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③说明国家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2.“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1年,它所评选出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一评选活动的开展 (  )
①发挥了先进人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②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抵制和依法取缔落后腐朽文化
③在社会上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④有利于全面传承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发挥先进人物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①③切合题意。坚决取缔的是腐朽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态度是努力改造和剔除,依法取缔落后腐朽文化是对政府的要求,②排除;对待传统文化是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④排除。故答案选C。
3.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时候,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
A.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B.集体主义原则
C.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的原则
D.诚实守信和大公无私的原则
答案 B
解析 站在思想道德角度,处理各种关系的原则就是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是核心、诚信是重点,故A、D项排除;C项观点显然不能用来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4.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要求“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引起社会热议。这是因为 (  )
A.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之一
B.孝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核心
C.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答案 A
5.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团省委、少工委和齐鲁晚报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眼中的“十美十丑”行为征集评选活动启动,活动将帮助未成年人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 (  )
①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要求和特征 ②为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④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同于思想道德建设,观点错误,含④的选项均应排除,故选A。
6.下表是某同学对周边不同学段学生“看到公共场所垃圾时的反应”进行调查得到的百分比统计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
选项年级   没在意 看到全拣,扔到垃圾箱 不是我扔的我不管 讨厌这种行为,但感觉太脏了不拣
小学 7.7 72.1 8.7 11.5
初中 10.7 54.9 13.4 20.5
高中 14.0 42.3 16.0 27.0
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没有必然的联系
B.中小学以社会公德为中心的思想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C.当前中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
D.要着力强化未成年人的道德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答案 D
7.高尔基说:“智慧是珠宝,如果用谦虚谨慎镶边,就会更加绚烂夺目。”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角度看,下列正确的是 (  )
A.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C.只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一定能够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D.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与科学文化修养无关
答案 B
解析 “智慧”属于科学文化修养,“谦虚谨慎”属于思想道德修养,材料体现了“谦虚谨慎”对“智慧”的积极作用,B符合题意。A表述的是科学文化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与题意不符;C说法过于绝对;D本身说法错误。
8.在道德观念遭遇冲击和洗礼的时代,人们愈发渴望“善”的能量。2012年,每一位平凡小人物因善举而被推上舆论前台时,公众常报以“最美”的赞誉。平凡小人物的善举对我们青年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启示是 (  )
①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精神文明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只讲奉献,不谈索取 ④自觉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是从国家角度讲的,不符合题目要求;③说法错误。②④是对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启示。
B组 能力提升
9.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7月20日揭晓,中国网民通过数十万张选票,选出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草根英雄”。他们感动中国:“当代愚公”陆良八老;“独臂村医”马云飞;“最坚强高考女孩”肖丽;“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先进人物 (  )
①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③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先进人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10.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折射出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引发人们呼唤中国诚信传统的回归。今天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意识 (  )
①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是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 ④必定会推动人们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③是正确的。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增强诚信意识、加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但二者不是必然的关系,①④错误。
11.作为文化大家的余秋雨,首先不忘对年少者的耳提面命。他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答案 C
解析 余秋雨的话反映出科学文化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促进作用,选C。A、B、D不符合题意。
12.《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这表明 (  )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B.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C.只有在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才会有所成就
D.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答案 C
解析 引文内容是讲要成大事,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修养即正其心,所以选C项。A、B、D项表述片面。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1)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依据。
材料二 2012年3月2日,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作出决定,授予鞍钢工人郭明义“当代雷锋”荣誉称号。决定称,郭明义参加工作30多年来,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宣传道德模范。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由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具体表现。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①宣传道德模范,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的具体体现。②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宣传道德模范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③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的作用,是培育“四有”公民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4.2012年8月23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学雷锋在行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南濮阳市举行。部分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好人与千余名现场观众共同感受温暖人心的道德力量。据了解,自2008年5月以来,中央文明办在全国广泛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四年来,各地群众推荐出了大量事迹感人的“身边好人”,在全社会营造了“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截至2012年7月底,已有4 388位“身边好人”上榜,其中河南有353人荣登榜单,位居全国前列。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为什么要主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2)上述活动的开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道德启示?
(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要身体力行。请你为同学们策划一个行动方案。
答案 (1)①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是一项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②在全社会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是培养“四有”公民的需要。它有利于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①青少年在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①举办道德建设论坛。举办一次以“学习道德模范”为主题的道德建设论坛,通过多种形式探讨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等,讲述身边的道德故事,寻找身边的道德缺失。②开展道德体验活动。例如,“一帮一”助成长活动,中小学生寒假社区服务行动,中小学生“孝心献父母”活动(假期每天做一件关心体贴父母的实事)等。
解析 第(1)问较简单,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即可。解答第(2)问,要紧扣“有何道德启示”这一设问指向,联系自身实际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方面回答。第(3)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设计的活动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