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4.3 心脏和血液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4.3 心脏和血液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简介

第3课时心脏和血液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心跳是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命现象。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知道心脏的位置及心脏在
不停地跳动,但是他们不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及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关系。本节课以心
跳为出发点,通过感觉心跳来了解心脏所在的位置;通过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来
学情分析
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探究心跳的意义,理解心脏、血管的功能;通过测量运动一分钟后
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问,并与经常运动的同学进行比较,使学生感悟到经常参加休育锻炼
有益健康,进而激发学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科学观念
*知道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
大知道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了解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通过构建模型和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推测出心脏的“工作”方式,以及其跳动对于
目标
生命活动的意义。
探究实践
火通过对心脏跳动的初步观察,感知心脏的工作情况。

能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呈现出心脏的工作方式和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
态度责任
*学会保护心脏健康的方法。
重点
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难点
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教师准备
关于心脏和血液的相关多媒体资料、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雅备
水槽、水、吸耳球、塑料管。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1.展示课本第64页背景图,引导学生猜测:血液在人体这个系统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探
中,有什么作用。
究兴趣,引出本节课探究
一、聚焦
2.讲解血液的运输作用,了解血液循环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
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初步
(3分钟)
3.引导学生思考:血液流动与心跳有关系吗?从而聚焦问题:心
感知血液循环是一个完
跳的意义。
整的系统。
活动一:认识心跳,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大小。
二、探索1.通过体育活动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感知心跳。
(20分钟)2.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和认知基础,展示图片:讲授心脏的位置
以及大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活动二:模拟心跳实验。
1.利用模拟实验观察现
1.出示实验材料:水槽、吸耳球、塑料管、水。学生猜测实验材料
象,推测心脏的收缩与
分别模拟什么。(吸耳球模拟心脏,手的力量模拟心肌收缩产
舒张,心脏内的血液会
生的力量,塑料管模拟血管,水模拟血液)
发生怎样的现象,理解
2.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
3.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之间的关系。
4.交流、汇报,分析实验现象:挤压吸耳球时,水的流动规律是怎
样的?放松吸耳球时,水又是怎样流动的?
5.提出疑问: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会发生怎样的后果?
2.引导学生了解心跳的
6.播放视频: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意义。明白心脏的跳
二、探索
活动三:测量并比较心率。
动对维持生命的重
1,通过心脏总是在跳动引导学生认识心率。
要性。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2.思考:怎样测量心率呢?
3,教师讲授测量方法并提出问题:每个人的心率都一样吗?平时
3.通过测量比校活动和
爱运动的同学和不爱运动的同学,两个人的心率有什么不同?
阅读资料帮助学生进
4.学生测量并比较。
一步了解心脏的工作
5.分析记录的数据,认识到经常运动有益于心脏健康。
机制,以及如何更好地
6.阅读资料,理解心脏也需要休息,合理休息与睡眠对心脏健康
保护心脏。
同等重要。
1.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说一说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是什么力
三、研讨
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
(8分钟)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有哪些保护心脏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发现每分钟心
四、拓展
测量心跳和脉搏,从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
(5分钟)
同的。
心脏和血液
血液
板书设计
血管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教学反思】
心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命现象。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探究心跳的意义为线索,通过实验模拟心脏
跳动和血液流动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心脏、血管及其功能。通过测量并比较平时经常运动和不经常运动
的同学跳动1分钟后恢复心跳所需要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适度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健康的认识。教学
流程的设计整体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