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2.1 感受我们的呼吸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2.1 感受我们的呼吸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第1课时感受我们的呼吸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生对于呼吸有许多经验性的感性认识,他们能感受到鼻子、咽、喉在参与呼吸,知道呼
吸需要空气,甚至有部分学生知道呼吸是为了得到氧气。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呼
学情分析
吸”“呼吸时人体外部和内部是怎样变化的”“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等问题是模糊的。在
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描述、
交流活动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
科学观念
火知道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协同参与呼吸活动。
*认识到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空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思维
*运用比较的方法,感受呼气、吸气时身体内外部的变化。
核心素养
*建立模型,通过人休呼吸模拟器的变化解释呼吸的过程。
目标
探究实践
*体验呼吸过程,感受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大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时是协同合作的。
态度责任
*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
重点
体验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推测呼吸时有哪些器官参与以及它们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人体各个呼吸器官间的协同合作。
教师准备
呼吸系统结构图、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学生活动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1.用课件展示憋气、游泳的图片。提问:你能说说这名同学在做
什么吗?(憋气、游泳)你有在水里游泳时憋气的经历吗?说一
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在水中停止呼吸几秒钟都会让人很难受,自己憋一会儿
谈话引入,以学生熟悉的
一、聚焦
气就要拾头露出水面呼吸,不然会溺水…
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5分钟)2.提问:能再说一说你对呼吸的了解吗?你知道人体有哪些器官
习兴趣。
参与呼吸吗?(板书课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讨论回答。
3.聚焦疑问:拿出你们的手感受一下,空气是吸入到了胸部还是
腹部?(学生进行猜测)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活动一:感受呼吸过程。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吸气和呼气过程,并按照他说的方式试
一试。强调:一呼一吸才算一次呼吸。
2.交流: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与你原来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跟大
家一起说说吧。
3.用课件展示人体轮廓图并指导学生认识相关结构。
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
(1)认识气管和肺。
吸过程,理解呼吸包括
(2)推测气体进出身体的路线
“一呼一吸”,同时发现呼
吸气:鼻腔(口腔)一气管—肺。
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
呼气:肺一气管一鼻腔(口腔)。
二、探索
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
(3)师生共同小结人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
(20分钟)
生可能会发现上述两部
参与呼吸的器官主要是鼻腔、口腔、气管和肺。
分分别在“呼”和“吸”时
活动二:模拟人体呼吸。
产生的变化与自己的精
1.介绍模拟实验以及本课所用的实验装置。
测不太符合,从而引发学
提问:如何用这个装置去模拟人体的呼吸呢?
生的认知冲突。
(预设:学生往往会说用嘴吹上面的吸管,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
思考是外力因素促使人体呼吸还是人体自主呼吸)
教师:应该用手拉下面的气球皮来模拟人体的呼吸。
2.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膈肌和胸腔的变化。
3,师生共同小结: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
腹部放松。
引导学生梳理体验活动
1.人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信
三、研讨
学生充分表达,互相补充,教师稍作引导。
息,形成对参与呼吸的器
(10分钟)2.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
官及其作用的认识,在此
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记录在班级记录表里,以待后续探究学习。
基础上期望学生对呼吸
产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感受我们的呼吸
板书设计
口腔
气常
吸气:胸腔扩张,腹部收缩,膈肌向下

呼气:胸腔收缩,腹部放松,膈肌向上
膈肌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容易潜意识地混淆呼吸时胸腔和腹部的变化。误以为吸气时胸腔会收缩,这
其实是学生误把腹部收缩的变化默认为是吸气导致的。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吸入了空气,胸腔内的
空气增加,胸腔肯定会扩张,而扩张的胸腔会将膈肌往下压,因此,吸气时膈肌向下,呼气时膈肌向上,以上
都需要学生理解性记忆,而不是机械背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