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3.1 让小车运动起来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3.1 让小车运动起来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第1课时让小车运动起来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学生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有一定的了解。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他们认识过“力”,初步知道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但是他们对运动
学情分析
与力的关系是不太清楚的。因此,可以以此为契机,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
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作为单元教学的起点。
科学观念
知道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认识力的基本作用,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科学思维
*用观察、比较、归纳、演绎的方法,初步感知力与运动的关系。
探究实践
核心素养
*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动力系统。
目标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体验它的运动,并猜测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设计实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并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态度责任
火在实验探究中,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兴趣。
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的重要性。
火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动力类型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
重点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雅点
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用实验数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不同动力类型车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小车、细绳、垫圈、挂垫圈的小钩、秒表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1.用课件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交通工
以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
具吗?
为着手点引入新课,然后
2.引导学生试着按照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一排,并说一说这
一、聚焦
让学生思考这些交通工
样排的理由以及它们是靠什么动起来的。(板书课题)
(5分钟)
具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
3.教师指导:以畜力为动力的马车、以人力为动力的推车、自行
的学习兴趣,体会到社会
车,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以化学燃料为动力的小汽车,以及
发展带来的便利。
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玩具小车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活动一:让小车运动起来。
1.教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各种类型的车及动力,接下来我们试
试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课题)
1.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播放利用垫圈和绳子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微视频。提问:怎样利
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
用垫圈、绳子让小车运动起来?启动小车的拉力是怎么产
小车。
生的?
2.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学
3.小结:将绳子安装在小车上,用垫圈带动小车,使它运动起来。
二、探索
会思考,培养其解决问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关于重力的资料,了解重力。
(20分钟)
题的能力。
活动二:探究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
3.培养学生用实验数据
1.用课件展示实验装置图,并讲解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
证明自己的推测的意
2.各小组分别预测结论,并分享自己的预测结果。
识,养成认真、严谨的
3.在实验开始前让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科学态度。
(1)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
(2)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呢?
4.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活动手册中,算出平均值。
1.小组交流得出结论:是垫圈的重力拉动了小车。
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让
2.教师询问:挂几个垫圈时,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再增加垫圈,
学生在进行实验后,能用
三、研讨
小车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数据作为论据来证明自
(10分钟)3.小组汇报、分享实验结论。
己的观点,而不是光有
4.师生交流总结:当垫圈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小车才会启动,再增
结论。
加垫圈,小车运动得更快。
1.用脚踢静止的足球,可以使足球运动起来。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
四、拓展
2.用脚踩住运动的足球,可以使足球停下来。
的内容,对生活中的现象
(3分钟)
3.脚施加给足球的力越大,足球运动得越快。
进行解释说明。
让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板书设计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动力
阻力
【教学反思】
本课设置了两个主要活动:一是研究不同类型的车运动的动力是什么,二是用垫圈作动力,研究拉力
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包括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用不同大小的力感受小车速度的变化。第一个
活动较为简单,所以我把重心主要放在了第二个活动上。这节课学生们的兴趣是比较高的,每一次实验都
能把数据记录下来,研究结果也显而易见。由于学校条件受限,只能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桌子比较短,小车
行驶的路程不够长,会导致计时误差过大。最好准备一个稍微长点的赛道,实验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