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时空气有质量吗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在数学学科中,学生已经学会利用天平的倾斜来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但对具体怎么用天平测量质量还不够清楚。而且根据他们的经验,空气的质量是感觉不出来的,很容易让他学情分析们产生“空气没有质量”这一错误认知。本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确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具有物质的一些本质属性,比如质量。科学观念大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而且空气的质量是可以被称量的。科学思维大通过比较皮球前后两次的质量变化,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探究实践核心素养*将称量空气的质量活动贯穿在预测、实验、论证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用称量的方式来测目标量空气的质量。*了解到在称量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态度责任火认识到不同的测量方法会影响物体质量的准确程度。火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并形成寻找有力证据证明自己猜想的科学态度。重点学生思考并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难点测量空气质量,并根据实验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教师准备简易天平、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1.出示简易天平,引导学生回顾天平的用途。(比较物体的轻重)2.出示一·些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习题,学生回答。通过学生熟知的工具,唤3.教师小结:天平可以用来比较物体的轻重(天平倾斜的时候),一、聚焦起学生的前概念,点明本也可以用回形针的数量来表示不同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的(5分钟)课的内容与物体的质量时候),有关。4.聚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借助这个天平来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板书课题)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活动:思考探究方法,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1.大家都对天平比较熟悉了,这个单元我们一直在研究空气,那么空气有没有质量呢?2.请几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3.教师:不管你认为空气是有质量的还是没有质量的,这只是你会用符合逻辑的解释去的猜想,科学家们一开始也在这样猜想,后来他们去寻找方法二、探索描述实验李实(如用小圆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我们也来想一想,用讲台上放着的这个实(20分钟)圈表示空气微粒),让学验装置怎样去证明我们的猜想?生关注“空气作为一种物4.学生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出示打气简)质,是有质量的”的特征。5.观看视颜,学习实验的操作过程,并讲解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6.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查看学生实验进度,然后在班级记录表上记下绿豆数量。1.请全班交流讨论:(1)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不一致,你同意现在的结果吗?对实验中的发现进行探(2)根据你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三、研讨讨,让学生体验分析的过2.展示各组的实验结论,并分析数据不一样的原因。(10分钟)程,总结出空气也具有预设:绿豆大小没有完全一样、打人每简空气的量不一样、记录质量。绿豆数量的时候数错了等。3.小结:质量是所有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空气作为一种物质,是有质量的。(划去课题的“吗”字)四、拓展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天平会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验证(5分钟)怎样?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有质量阅000板书设计0°。o0000go88,8000000088初始状态加入10筒空气后再加入10筒空气后【教学反思】“空气有质量吗?”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同学都没能答对。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很多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据此,我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质量,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通过实验,大家一致认可了空气具有质量这一概念,纠正了原先的错误认知,这样反而印象更为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