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2.6 我们来做“热气球”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2.6 我们来做“热气球”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简介

第6课时我们来做“热气球”
课型
制作探究课
课时
1
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
学情分析
验的经历,对“热气球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这一前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热气球
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这一问题不能给出具体的解释,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
科学观念
火知道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
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火
能基于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合理分析并解释“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原
目标
理,及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探究实践
大学会用提供的材料制作简易的“热气球”。
态度责任
*了解孔明灯的上升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危害性。
重点
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教学重难点
用与空气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以证实观
雅点
察结果。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一套、孔明灯、班级记录表、热气球升空视频、教学课件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塑料袋、硬纸板、纸简、蜡烛、火柴、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1.引人:播放一段关于热气球的视频。
2.提问:仔细观察,人们做了什么使热气球升了上去?(预设:加
热里面的空气)
帮助学生将空气的冷热
一、聚焦
3.谈话:其实,人们在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加热热气球本身,而是加
与热气球的升降建立起
(3分钟)
热了里面的空气。那么加热后空气发生了哪些变化?热气球
直接的逻辑关系。
又是怎么升上去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一个“热气
球”,通过制作的“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活动:制作一个“热气球”。
1.材料淮备:塑料袋、硬纸板、火柴、纸简、蜡烛。
二、探索
2.实验指导:
(20分钟)
(1)明确实验的任务和要求。
(2)观看演示视频,初步了解实验的操作步躁。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3)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因为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火,
所以必须强调用火安全以及必要的快速灭火的知识。
(4)出示一个大的塑料袋,提问: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它飞起来
通过制作、放飞“热气球”
呢?(用蜡烛加热)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袋子被蜡烛烧掉?(适
的过程,让学生达成共
时出示纸筒,引导学生思考)
识:塑料袋中原来的冷空
二、探索3.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形成“热气球”的设计图,然后依据
气通过加热会变成热空
设计图来进行制作。
气,热空气上升使塑料袋
4.依据本小组的设计图,合作完成“热气球”的制作。
上升到空中。为后面学
5.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的“热气球”上升得最高。
习“风的成图”作销垫。
6.放飞“热气球”的过程中,观察袋子内的变化。
7.重复几次放飞过程,把观察结果以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1.回顾活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成功让热气球升空的技巧,
并对升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2.学生讨论:加热前袋子里的空气是冷的,而且袋子不能上升;加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
热后,袋子里的空气是热的,膨胀后变大变轻,袋子容易升空。
点,分享自己成功的技巧
三、研讨
3.追问:为什么有些袋子上升得高,有些上升得不高呢?
以及对失败的原因进行
(10分钟)
学生1:可能是袋子里的空气加热得不够。
分析,从而改送自己的
学生2:可能是袋子里面的空气不够多。
设计。
4.教师解析: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袋子不漏气,加热的时
间足够长,纸简留的小孔能有充足的空气流人,这样才能给实
验的成功提供足够的保障。
孔明灯的秘密: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呢?
四、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释:孔明灯下面悬挂着燃料,能不断给空气加热,保证孔明灯
(5分钟)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内始终有热空气。
我们来做“热气球”
加热空气,热气球体积膨胀,慢慢上升
板书设计
停止加热,热气球体积缩小,慢慢下降
注意用火安全
【教学反思】
本节误学生们使用的材料是比较薄的塑料袋,很容易被火苗烧毁。考虑到这一点,我对材料稍微进行
了处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准备了已经剪好空气进出小洞口的硬纸简,这样可以方便学生们进行实验操
作,还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制作真正的热气球,材斜
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成功让塑料袋飞起来,但也有小部分学生的实验失败
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有总结
经验、不断改进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