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空气第1课时感受空气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学生已经对空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也知道空气和石头、水两种物质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它们的相同特征的认知还是学情分析比较缺乏的。本课时将用各种简单材料开展研究,并用气泡图梳理前概念,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特征,从而为本单元后续的内容作铺垫。科学观念*认识到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科学思维火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尝试运用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核心素养探究实践目标*借助身边的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了解空气,认识空气的特征。*通过传递游戏,明确空气的特征以及和其他物质作对比的相同点。大以讨论、文字、图画、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态度责任*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减少空气污染。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和一般物休相比有哪些相同特征。教学重难点用与空气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证实观絮难点结果。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教学准备用来画气泡图的白纸、透明的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气球、学生活动手学生准备册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1.请同学上来体验摸黑盒(什么也不放)游戏,让学生说一说感受。(预设:什么也没有)2.教师指出:黑盒里确实存在一种东西。让我们用一个谜语来认以摸黑盒游戏和有关空一、聚焦识它:“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在你身边常围绕。说气的谜语导入,迅速激起(3分钟)它宝贵,它又到处有;说它普通,你又离不了。”同学们,你知道学生的兴趣,聚焦问题。它是什么吗?(空气)3.引导学生根据谜语和生活经验将空气的气泡图补充完整。(不必急于指出错误,可后面再进行纠正和补充)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活动一:传递游戏。1,教师:为了更好地感受空气,认识空气的特征,让我们通过一个传递游戏来进行实际的探究吧!2.讲解游戏规则并探讨选择哪种容器比较合适。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3.让学生以一竖排为小组,用刚才讨论出的容器分别传递石头、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水和空气,看哪一组传递得更快、传递效果更好。认知,从而在游戏中了4.小组汇报在活动中的发现。教师提示:可以用“我用(解、验证空气的特征。二、探索传递石头(水、空气),发现石头(水、空气)具有()的特2.通过实际体验后,再回(23分钟)征”这样的句式。到气泡图的归纳整理活动二:感受空气。上,纠正学生原先的一1.引导学生吹哨子、吹气球,用透明塑料袋装空气,感受空气能流些错误认知,这个气泡动、占据空间。图中的关键词,将是接2.引导学生摸一摸刚才的透明塑料袋、气球,然后颠一颠,挤一下来探索的重点。挤,在玩中体验空气占据空间、具有质量(很轻)。3.再次展示刚才的气泡图,学生修正和补充之前关于空气的认识。1.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本环节既是对空气特征三、研讨2.小结:的研讨及总结,也是对观(7分钟)(1)空气和水的共同特征: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等。察方法的总结。(2)空气和石头的共同特征: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空间等。四、拓展引导学生养成科学阅读展示一些图文资料,介绍固体、气体和液体。(3分钟)的好习惯。感受空气无味(很轻)、无色摸不着(人呼吸需要空气板书设计特征空气作用燃烧需要空气很软(无固定形状生物离不开空气【教学反思】本节深是空气单元的第1课,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研究,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说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这一特征,有个别小组还能说出空气也有质量等特征。通过活动,学生们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基本特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没能抓住学生们说出“可以闻空气”这一方法,来给学生们补充:观察事物的方法除了看、摸以外,有一些物品还可以通过闻气味、捏软硬等方法观察。还有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组织得不够箭练简洁,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